1989年,我从县里的卫校毕业,回到村里开了一家小小的诊所。这还是我父亲是当地多年的赤脚医生的缘故,开这家小诊所也费尽了我们全家所有的积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年代的偏远农村,缺医少药的状态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我父亲那一代的赤脚医生的不懈努力下,乡亲们好歹也开始有了个看病的去处。

但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提高了.于是,像我这样的“科班生”能够真的回到基层农村,对乡亲们来说,都是非常欢迎的。

如果换到现在,一个中专文凭的卫校生,谁敢把性命之事寄托在你的身上?

正是因为乡亲们对我的那份赤忱的信任,再加上我父亲多年赤脚医生的口碑,我的诊所很快就在附近几个村子打开了局面。

乡亲们有什么有头疼脑热的,第一时间就会想起我,要不就是自己来诊所,要不就是让人来请我出诊。

虽然诊所的收入未必太高,但受学校老师们“大医精诚”医德思想的熏陶,说句老实话,刚从学校走出来的我,对于诊所能赚多少钱并不是特别在意,反倒因为乡亲们随口而来的依一好评而大受鼓舞。

于是,我每天都忙碌打理着诊所,既要接待前来就诊的人,还要打理诊所里林林总总的药物。遇到有人上门请我出诊,还得二话不说背着药箱就出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服务态度良好,再加上初出茅庐不怕虎的我,只要自认为诊断准确了,就能按照理论指导下药,根本不会顾及什么其他乱七八糟的事。很短的时间里,就赢得了乡亲们的好评,都说我医术高明还收费便宜。

因为这份好评,我心里就更有一种不能辜负大家的想法。

我也知道,农村的很多疾病,其实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或者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便想去帮助大家改善一下身体素质,降低发病率。我便抓紧一切可能的机会,为大家普及一些卫生知识。

如果是在我的诊所里,那就可以稍微详细地讲解一番,有必要的话还会引经据典翻出自己的教科书给大家看。

即使是在出诊时,只要有机会,我也会尽量帮别人指出那些我认为不正确的做法。

渐渐地,这几乎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甚至也成了我身上的一张名片。乡亲们一见到我,就会远远地和我打招呼问道:小关医生,您看我还有哪些做得不好的?

虽然这些问题多半都带着点戏谑调侃的味道,但我还是乐此不疲,并不在意那些无关痛痒的细节。对那时的我来说,尽量让乡亲们少生病,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日子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过了一两年。时间来到92年夏天,这个时候的我,已经不是两年前初出茅庐的我了,在我们附近好几个村子里,甚至在我们全乡,都有一个相当不错的评价。

不说其他,因为当时的乡村医生还要负责农村卫生防疫,也就是给小孩子们打疫苗发糖丸之类。每年也会有好几次机会去乡卫生院开会。每次开会,卫生院的领导都会对我不吝赞美之词。

正是因为这不错的口碑风评,再加上我也已经21岁了,在农村这个年龄的男青年,基本都是成双入对的,于是便有不少热心人给我介绍对象。只是我的红鸾星似乎还没有动静,前后见了三四个女孩,却都没什么进展。

那天上午,有个西梅村的人来请我去看病。因为西梅村离我的诊所有七八里山路,而且还是那种崎岖不平的山路,病人年纪大行走有点不方便,也就只能请我出诊了。

我骑着单车出发,一路要经过三个村子,去的路上无心耽搁,倒也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给病人检查一番,打了针给了药,叮嘱他如果到明天早上还不见明显的好转就来抓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病家一定要留我吃过午饭再走,刚好又是午饭时候,在农村也算是很普通的做法,我就爽快地留下来吃了顿饭。大概在两点多的时候,骑着单车背着药箱出发回家。

往回走就不是来的时候那么急了,有时候也会看看路旁的风景,有时候还会和熟人闲聊几句。

走到一个叫姚家塅的村子,离家里只有两里多路,我就更不急了。因为中午吃了腊肉,觉得有点口干了,看到路旁有户口人家开着门,就停下单车进去讨口水喝。

还没进屋,在门口就闻到一股很浓的中药味道。凭我的经验,我甚至闻出来是艾叶的气味。再结合我们地方的习俗,心理便基本确定,这户人家有女人在用艾叶煮鸡蛋吃。

敞开的厨房里没有人,藕煤炉子上一个瓦罐在冒着热气,艾叶的气味就是从里面冒出来的。

我大声喊了句:有人在家吗,能不能讨口水喝?

里屋随即就有个女子声音在回答:灶上的茶缸里有冷茶,你随便喝就行了。

我顺手拿起灶上的一个茶碗,解开茶缸舀了一大碗冷茶就喝,喝了一口又提醒里屋的人说:灶上煮的艾叶水差不多了,要不要帮你拿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我再次说话,里面的人急匆匆地回答说:天啦,我差点忘了。

话刚说完,里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女人从屋里冲出来。

我抬眼一看,瞬间就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因为出来的是个年纪不大的女人,而且还是个年纪不大的漂亮女子,身上还穿着睡衣,睡眼朦胧头发也有点蓬松,但脸上一片苍白。

她一走到厨房就连声感谢我提醒,说自己煮好之后觉得有点困就进屋休息一下,没想到真的睡着了忘了时间,要不是你提醒,只怕就烧干了。

女子一边说话,一边朝灶上的瓦罐走去,可没走几步,或许是刚起床走的急了,竟然摇摇晃晃有点站不稳打趔趄。

我见她不对劲,赶紧走过去扶住她不至摔到,还把她扶到靠墙的竹椅凳上坐下,这才转身把瓦罐移开,最后问她说:你这是不是在用艾叶水煮鸡蛋?

女子感谢了我几句,点头示意我没有说错。我伴劝她说:瞧你的脸色这么白,不大适合吃艾叶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子坐下去后恢复过来,很诧异地问我说:长辈们都说女儿家每个月吃个艾叶煮鸡蛋对身体很好,难道老人们都说错了吗?

这问题刚好又惹起了我“好为人师”的性子,干脆在她身旁坐下,耐心地解释起来:艾叶是种温热的草药,对于女人来说,如果是宫寒、或者寒性的痛经,吃个艾叶蛋确实有点好处。

但瞧你这模样,脸色那么白,多半是血虚啊,再吃温热的艾叶,那就很可能虚上加虚。

我一边说一边仔细看着女人的面色,其实也就是中医的“望闻问切”之一嘛,但同时也让我心里一紧——眼前的女子虽然病恹恹的,可一点也不能掩盖她姣好美丽的容貌,甚至因为那种患病的气息,反倒给她增添了一种格外的妩媚。

我在心里综合了用自己所得的信息,最后对她说:你这样子应该调补一下身子,吃点补益气血方面的药食,更应该多休息,你的家人不在家吗?

女人一边感谢我的提醒,最后却叹着气对我说:我没有家人,去年年底嫁过来,今年年初丈夫就走了……

我心里顿时有种“红颜命薄”的惋惜,瞧着她一个女人过日子实在可怜,就主动帮她诊了脉,开了张处方让她吃点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坐在一起聊了那么久,女子倒也落落大方,告诉我自己叫明君,去年从邻县嫁到我们这里,可惜红颜命薄,丈夫在今年初出了意外。

因为丈夫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也早年去世,丈夫一走,自己就一个人过日子,又拉不下脸回娘家去。这心事重重的身上就有点病,不知不觉就拖了一两个月了。

明君应该还也猜出来我是枫树湾的那个医生,就对我说:你看我这样子,要是走去你的药店抓药不知道要走多久。不如就麻烦你,有时间路过的时候帮我带过来吧。反正我这也不是什么急病,早一天慢一天吃药问题不大。

我也认可这个道理,于是就安慰了她几句,也交代她一些日常的自我调理以及饮食上的问题才离开。

回到家后,处理完店里的事,我就抓紧时间给明君抓好了药,可等到第二天也没有合适的人要路过姚家塅,直等到下午五点多,我便骑着单车给她送了过去。

明君见到我很惊讶,得知我是特意给她送药来的,表现得非常感动,一定要留我吃饭表示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