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难得君
1889年,山东人潘守廉,在漫步穿过一条狭窄的小巷时,偶然间瞥见了一位售卖煎饼的妇人。不知为何,这位妇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她身着朴素,甚至有些寒酸,但她的衣物整洁干净,头发也被精心梳理得一丝不苟。在那个时代,街头巷尾摆摊的人们大多衣衫不整,面容憔悴,对个人的形象几乎不加留意。
潘守廉细细打量之下,发现这位妇人确实与众不同。她动作敏捷,待人接物又极为和善。就在这时,一个念头悄然在他的脑海中浮现。这个念头,不仅将改变两个家庭的命运轨迹,更在日后深刻影响了民国的历史进程,这是当时任何人都未曾预料到的。
潘守廉出生于山东的一个显赫家族,光绪十五年进士及第,曾任河南南阳知县、邓州知府。当时正值年关将近,潘家正缺人手,于是潘守廉萌生了邀请这位妇人到家中帮忙的念头。他走上前去,向妇人表达了自己的意愿。经过一番交谈,潘守廉对这位妇人的好感愈发加深。
原来,这个妇人姓邱,是个寡妇。几个月前,丈夫因病去世,留下七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她被迫带着孩子们逃难到山东,依靠在街头卖煎饼勉强维持生计。最大的孩子不过十二岁,最小的还在襁褓之中。一家八口,全靠她卖煎饼维持生计。尽管生活艰难,邱氏依然竭尽所能供她的儿子读书,并让大儿子教导其他孩子。在交谈中,潘守廉发现,尽管邱氏命运多舛,但她的眼中闪烁着光芒,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深受触动的潘守廉,随即向邱氏提出了邀请,希望她能到自己家中帮忙做饭,并承诺工资是卖煎饼的两倍,还允许她带着孩子们一同前来,负责他们的食宿。
邱氏听后,稍作思索,便回答道:“既然贵人愿意照顾我们一家老小的生活,我就不能再收您的钱了。只希望您能让我的两个儿子进入您家的私塾读书。”
于是,邱氏携带着她的七个孩子踏入了潘家的大门。在潘家,邱氏几乎承揽了所有的家务活,从清晨到夜晚,她的身影在潘家的每一个角落忙碌着。她每天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她的孩子们终于不再忍饥挨饿,而且还拥有了学习的机会。
然而,这份宁静的生活仅仅维持了三年。时值晚清末年,土匪横行,潘家因其庞大的家业而成为了土匪的目标。一日,趁潘家男丁外出办事之际,土匪闯入了潘府,四处搜寻却一无所获。气急败坏的土匪随即改变了策略,决定绑架潘守廉的儿子以索取赎金。
当时,潘守廉的儿子正与邱氏的孩子们在后院嬉戏,土匪们无法分辨谁才是目标,于是将刀架在了邱氏的脖子上逼问。邱氏毫不犹豫地推出了自己的大儿子靳云鹏。土匪们兴高采烈地押着靳云鹏回了山寨,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在轮番盘问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绑错了人。土匪们不解地问靳云鹏为何愿意顶包,靳云鹏勇敢地回答:“我娘说,东家对我们有恩,如果东家有难,我们就该以命相报,我自愿为东家的儿子抵命。”
盗亦有道,土匪们被邱氏母子的舍己为人所感动,当场决定释放靳云鹏。此事过后,潘家对邱氏母子更加感激,将他们视为自家人。
生活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潘守廉秘密购置了一处房产,并将自己年幼的儿子潘付托付给邱氏照顾。潘守廉深知,邱氏虽然文化不高,但她为人正直、勤劳善良、通情达理,尤其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总能运用身边的事例启发孩子们,让他们从心底热爱学习。将孩子交给邱氏抚养,即使将来不能成为大才,也绝不会沦为庸才或蠢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出身贫寒、目不识丁的女人,竟然创造了一个近百年来罕见的奇迹。
5年之后的1894年,邱氏的大儿子靳云鹏与弟弟靳云鹗投奔袁世凯,隶属于段祺瑞部下。
后来,靳云鹏与徐树铮、吴光新和傅良佐并称为皖系四大金刚,拜上将军衔,他也拥有丰富的实业和资产,是民国年间政界、商界的一名风云人物。在北洋时期,他两次出任总理。1951年病逝于天津。
邱氏的二儿子靳云鄂也担任过陕西督军,担任吴佩孚手下14师的师长。
而潘守廉托付给邱氏抚养的儿子潘馥,也因为能力超凡,历任全国河道督办、财政部总长、交通部总长,1927年担任北洋的最后一任国务总理。
好女人可以福泽三代,积善之家必有余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