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曾在一次接受能采访中说,她有一次问父亲:这辈子您和谁的关系最好?
邓小平想了想,答道:周恩来,我一直把他看作兄长。当然,还有你李伯伯(李富春)、聂伯伯(聂荣臻)。我们是同志,是战友,亲如兄弟,胜过兄弟。
1
总理对我来说始终是一个兄长
周恩来生于1898年,比邓小平年长六岁。1918年,14岁的邓小平考上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时,周恩来已成长为天津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周恩来和邓小平是在法国认识的。1920年10月,邓小平赴法国勤工俭学,一个多月后,周恩来也乘坐法国邮轮波尔多号离开上海抵达法国马赛港。
1922年6月,一群在法国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由赵世炎任书记,周恩来任宣传委员,发表了《共产主义与中国》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受到勤工俭学学生们的欢迎。
邓小平当时正在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发行的《少年》编辑部勤工俭学,从事刻写印刷工作。他刻的字工整秀丽,印刷清晰,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油印博士。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把两个年轻人从此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1924年,周恩来回到祖国,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洪流之中。邓小平也在这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转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邓小平从莫斯科来到上海,在白色恐怖之下坚持地下斗争。
1928年,周恩来秘密来到上海,领导革命斗争。这是两人在法国分别四年后的重逢。当时革命正处低潮,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惨遭屠杀,党组织也屡遭破坏,形势极为严峻。
周恩来就在这种时候,出任中央军委书记,主持中央工作;邓小平则担任中央秘书长,负责处理中央日常事务。周恩来和邓小平经常去上海云南路447号的“生黎医院楼上开会和办公。
1928年4月,邓小平和张锡瑷结婚后,与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一起租了一栋二层小楼,周恩来、邓颖超住楼上,邓小平夫妇住楼下。
他们也多次遇到危险,但都凭着他们的机智、冷静,多次化险为夷。
1929年,邓小平被党中央派往广西工作,并于1930年初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及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之后,邓小平奉命来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了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周恩来则是在1931年离开上海,进入中央苏区的。他俩都参加了长征,都参加了遵义会议,都在会上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挽救了中国革命。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长期在国统区做统战工作,邓小平则长期担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坚持在抗日战争的第一线。
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来到中央任军委副主席,协助毛泽东指挥解放战争。邓小平则同刘伯承挺进大别山,和刘伯承、陈毅、粟裕等人共同领导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和西南各省。
两人为新中国的诞生,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和邓小平分别担任了国务院总理和副总理,邓小平还经常在周恩来出国时,代周恩来主持国务院工作。他俩配合默契,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一起组织实施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几个五年计划,两人的友谊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1973年3月,周恩来征得毛泽东同意,以中央名义发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3 月 28 日,邓小平在迎接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的宴会上重新亮相,周恩来又把邓小平让到前面,希望邓小平能够早日接替他。
周恩来患上了膀胱癌后,又起草了关于决定邓小平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参加中央和军委领导工作的通知,为邓小平接替自己进行提前安排。
1974年,周恩来接连动了两次大手术,身体十分虚弱,而四届人大又即将召开。周恩来带病直飞长沙,和毛泽东商讨组阁的人选问题,并根据毛泽东说的邓小平人才难得,政治思想强,让邓小平走上了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的岗位。
四届人大之后,周恩来在国务院传达了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语,并说“以后的事情还要副总理们多做,以小平同志为首,将来这样的会请小平同志主持。”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邓小平悲痛欲绝,在致悼词,几次因悲痛而念不下去。当邓小平念到周恩来同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时,他和全场的同志一起痛哭,哭了很长时间。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树立了邓小平在全党全国和全军的地位,从此,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指引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邓小平的心中,周恩来就像是自己的兄长一般,小平曾深情地说:
“周总理是一个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是超过12个小时,有时在16个小时以上,一生如此。我们认识得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人。”
周恩来也非常欣赏小平,他们的友谊是革命的友谊,也是牢不可破的友谊。
2
如果富春看到今天,他该有多高兴啊!
邓小平与李富春、蔡畅的友情始于20世纪 20年代初留法勤工俭学。
1922年,李富春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人一起发起建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同样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邓小平,在192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并于1924年转为中共党员。
邓小平加入旅法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入团宣誓,就是和蔡畅一起进行的。在法国期间,邓小平与李富春、蔡畅走得很近,称比自己大四岁的李富春夫妇为大哥、大姐。李富春、蔡畅在法国相爱并结为终身伴侣,邓小平可以说是他们爱情的见证人。
在巴黎,邓小平和李富春同在周恩来的领导下,在巴黎戈德鲁瓦街17号一个旅馆的小房间里共同编辑《少年》期刊。邓小平负责刻版印刷,李富春负责发行。
他们身居陋室,白天还要做工糊口,只能晚上通宵苦干,有时连蔬菜都吃不上。但两人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仍然焕发着革命者青春的活力,保持着乐观向上的革命热情。
在巴黎期间,邓小平没少吃蔡畅煮的面条。解放后蔡畅回忆说:“那时小平很小,我们都亲切地叫他小弟弟、小胖子。他可爱吃我煮的面条了。
在巴黎的革命岁月中,邓小平和李富春夫妇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年轻革命家,也是亲密无间的战友,更是情浓于血的亲人。
李富春
1925年之后,李富春夫妇和邓小平相继离开法国,并在不久后应国内革命形势的需要相继回国,投身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岗位,他们仍然互相关注、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1933 年,很多人都离邓小平远远的,李富春却一如既往地关心着邓小平。蔡畅经常不顾别人的眼光,给小平送饭吃。
长征时,邓小平一开始并不在长征的名单中,是时任总政治部代主任的李富春坚持把邓小平的名字加了进去。
长征中,我党在遵义召开了事关革命命运的遵义会议,李富春和邓小平都参加了这次重要会议。在会上,两人一起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
在关键时期和危难时刻,李富春和邓小平总能够顾全大局,共同全力支持毛泽东,他们之间的革命情谊也经受了考验。
1954 年 9 月,李富春和邓小平同时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同时搬进了中南海庆云堂,成为了邻居。这个巧合,让两家人的关系更加亲密。邓小平夫妇经常带着孩子们去李富春家做客。
在工作之余,邓小平和李富春偶尔也会约上陶铸、李井泉等人来家里一起打麻将,地点通常都是选在李富春家,因为蔡畅大姐做得一手好菜,几个人名为打麻将,实际上就是来蹭饭的。李富春夫妇也非常好客。
平时他们自己省吃俭用,但邓小平等人来了,蔡畅总要做上特别地道的湖南菜,有时玩得晚了,还会为大家做夜宵。
邓小平和李富春打牌都认真,他们以记分分胜负。有时候一场没打完,过些时候继续打的时候,一定会把上次的分拿出来继续记上。记分这个工作基本上都是李富春担任,邓小平总是喊李富春“账房先生“。
工作上,邓小平和李富春配合默契,对于许多问题,他们有着共同的认识和看法。
1974 年,邓小平回到北京后,他第一时间去探望了重病中的老友李富春。1975 年李富春病逝后,为他致悼词的,正是交往了一辈子的老战友邓小平。
此后,邓小平带着夫人和孩子们去看望蔡畅,蔡畅拉着小平的手说:“如果富春看到今天,他该有多高兴啊!”几个人的手长时间地紧紧握在一起,他们的情义仍如五十年前在法国一样深厚。
3
聂荣臻:按小平同志的思想搞下去
聂荣臻和邓小平都是老乡,也是同一年赴法勤工俭学的热血青年。只不过聂荣臻是在1920年初去的法国,邓小平是10月到达的法国。所以邓小平到达巴黎时,受到了比他早来10个月的四川老乡聂荣臻的不少照顾。
从那天起,他们之间就建立了贯穿一生的深厚情谊 。
三十年代初,聂荣臻与邓小平先后进入中央苏区。当邓小平调到红一军团任宣传部长时,聂荣臻恰好是红一军团的政委 。两人在一起共事了两年多的时间。
“西安事变” 前,邓小平得了重伤寒,连续几天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险 。此时张学良给我军送来两车慰问品,。聂荣臻看到其中有一些罐装的牛奶,马上传下命令:这些牛奶谁也不许用 , 全部送给邓小平。正是这些牛奶救活了邓小平的命。
抗日战争中,聂荣臻担任了八路军115师政委兼副师长。后来,毛泽东派聂荣臻在五台地区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块根据地也被毛泽东称为“抗日模范根据地” 。
时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特地到山西第一行政公署为聂荣臻争取到了一台电台,为聂荣臻与中央的联络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0 年2月,聂荣臻率部穿过正太路,到达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武乡县王家峪。这时彭德怀提出要对正太路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破袭战 。
聂荣臻和邓小平分别作为晋察冀军区的政治委员和一二九师的政委,互相配合,在这场”正太路破袭战“中携手歼敌,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
1952年,邓小平出任政务院副总理,正好住在与聂荣臻家一条胡同之隔的隔壁。邓小平和聂荣臻两家在围墙上开了个小木门,两家就成了一家。每天晚饭后,两人总要相约一起去散步。
聂荣臻夫妇很喜欢小平的孩子们,只要孩子们来了,又是拿糖,又是拿水果。邓榕回忆说,他们兄妹从来都不把聂伯伯家当外人,而是把聂伯伯和张妈妈看成自己的爸爸妈妈一个样儿。
这时的聂荣臻正担任代总参谋长,主持总参谋部的工作,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一天,劳累过度的聂荣臻突然摔倒在办公室里,中央不得不同意他辞去代总长的职务,休息养病。
聂荣臻养病期间,邓小平曾多次前去探望。后来聂荣臻的身体好转后,邓小平代表党中央与聂荣臻谈话,征求他对工作安排的意见。
聂荣臻在回忆录中写道:邓小平是党的总书记和主管国务院常务工作的副总理,他在询问了我的健康情况以后说,告诉我中央对我的工作安排有三个方案,一是接替陈毅分管的科学技术工作;二是接替彭真担任北京市市长;三是主管国防工业。
科技救国是聂荣臻青年时期就藏在心底的夙愿。聂荣臻对邓小平说:“我对科学技术工作我很感兴趣,我们国家也迫切需要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请中央决定。”邓小平当即拍板:“就这样定了!”从此,聂荣臻便成为主管科学技术工作的副总理。
聂荣臻上任后,经过半年多的奋战,拟定了《科学十四条》上报中央。邓小平在政治局会议上第一个对这个文件表示了支持,经毛泽东批准,正式以中央文件下发。《科学十四条》系统 、全面地排除了影响科研工作的“左”的做法 ,邓小平评价是“科学工作的宪法” 。
在组建中国科技大学、以及我国导弹 、卫星的研制工作中,邓小平也给了聂荣臻很大的支持 。
此后,聂荣臻一直保持着和邓小平的良好关系。经常特意驱车看望处于逆境中的老战友。
1973 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后,这也得到了聂荣臻的支持 。他要求“全军要集中统一,总的听毛主席的,具体的听主持军委工作的叶帅、小平同志的指挥 。”
他多次说:邓小平在战争年代是有功的。淮海战役,他指挥第二 、第三野战军,较好地贯彻了毛主席的意图 。进军西南,仗也是打得好的 。
1992 年初,邓小平南巡发表重要谈话,躺在病床上的聂荣臻让秘书先后给他读了3遍 。
当秘书读到“实践证明,我们搞特区的决策是正确的,我们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点,步子要再快一点”时,聂荣臻深有感触地说:“小平同志了不起!按小平同志的思想搞下去,我国的改革开放就会有更大的发展!”
1992 年的一天,聂荣臻让秘书取来录音机,录下了一段话:
”我入党70年,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我相信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坚信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十分正确的。我非常赞同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
我很想多看一看几十年来为之奋斗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喜人形势,也很想多听一听祖国科技事业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去世。噩耗传来,88岁高龄的邓公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
邓小平一生,与这三位挚友同呼吸,共命运,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中国的繁荣富强,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奋斗了一生。有这样的朋友和友谊,真是人生的幸事。
来源: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