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体性意识的萌发,开始于写作。
印象中,我从三年级有写作文的课业开始,“你写得不错”的评价从未停止。但我一点也不喜欢考试要求的命题作文,有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且话题总是那些,没什么新意。
我喜欢漫无目的地写作,总觉得那才是真正的交流与触发,是属于我个人的印记。从这个意义上,我对于“自我”的认知早已开始。为什么同样是写作,在框架内的写作才是正经事,框架外的就是无病呻吟?且这种期待,是我无法抑制的冲动。
从日记到公开写作,我并不是没有遇到挫折。我曾不理解,我只是把我的心里话表达出来,为何在他人看来,我是在制造矛盾,指摘他人?当我用新传的视角观测,我才恍然,当人内传播向外蔓延,意味着互动反馈机制已经触发。很多事情你怎么想或许没那么重要,但你把想法放在他人的眼睛下,会被认为在试图表达什么。
因为你主观意图是不可知的,但行动是可见的。当你的行动产生了一定的连贯反应时,被问责也是情理之中。而我的不理解,只是因为我对自我的在乎,远远大于外界的关注。
当我开始反思,我的结论便是,我的自我意识太强烈了。当外界声音不足以说服我,抑或是无法在声量上压过我的自我意识,就很容易滑入我的主体性范畴。这种生活方式之所以能够存在,当然有支撑,而“导演请发问”的这起播客,提供了启发:
01 自我的另一面,是极致主体性的建构
00后为何偏爱“纯粹的个人表达”?因为长期被压抑在宏大叙事与集体观念里,一旦反噬来临,这种对纯粹自我的渴望便喷涌而来。
这背后,有一个重要的环境构建,那便是:00后这一代,普遍是物质丰盈下成长的一代人。有道是,饱暖思淫欲。当一个人坚信自己无论如何都能活下去,不会饿死,更大的困难就只有思想上的虚无感。
有一句俗语描述这种状态,或许不恰当,但很贴切,“吃饱了闲的”。年轻人的自我,来源于家庭的底气,“大不了回家多双筷子”,总不至于饿死。
正因如此,“躺平”这个新词,才会在今天流行起来。
这固然有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社会转型阵痛不止的社会经济因素,但更重要的是,00后的父母可以支撑且部分家庭是愿意的,且00后的成长环境令其对于“服从性测试”并不感冒。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湖南人性格的四句谐语,“不怕死、耐得烦、吃得苦、霸得蛮”。“霸得蛮”的另一面,是只要能活下来,什么都能干。正因如此,有一句戏言,湖南土匪多。
这当然是环境下的产物。湖南多山地丘陵,再矮的山,不去跋涉征服,也无法跨越;守着片寸土地,能活着,却也不见得能多富足。在起伏不定的丘陵地带,“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总会时不时冒出来。
丘陵(hills),为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岩石圈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 ,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类组成的坡面组合体 ,起伏不大,坡度较缓,地面崎岖不平,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每次回家,站在家门口看着对面山上的树木,我都有一种恍惚:我不是大山里的人,因为交通还算便利,想要走出去并不是什么难事;可我又与山如此之近,近到“鸟语花香”的幻境一次次打破,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被共居打扰的复杂情绪。
这种纠结的情绪,在我个人的认知上同样如此:我关注乡村,不仅仅是因为我从这里而来,更重要的是,我在爷爷奶奶的身上,看到了另一种完全不同于学校教育提供的精英样本。
虽然他们一生没赚多少钱,也没啥社会荣誉,可他们努力耕耘的状态,常常令我思考:为什么只有走进城市、坐在办公室的人,才算是有出息?而依靠自己的劳动,自给自足,获得生活幸福感的生活,为何不被推崇?
我希望他们的生活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劳动报酬,但我又的确不懂乡村(哪怕我生长在这里18年),所以我对乡村有一种想要融入、却又有些不适应的拉扯感。
这些矛盾,并不大,却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直到有一天遇见了湿润的土壤,逐渐生根发芽,成了我停留的一个个触角。
从这个意义上,我的确是幸运的。那些拉扯,都成为了书写另一个故事的养分,滋养着我一步步向前,勇敢而大胆地去解锁更多的可能性。
而这一切的起点,是自我被激活,是主体性的建构。可当个人意识与环境发展产生激烈碰撞后,人又开始何去何从呢?
02 拧巴的直观体现:离职博主的愿与难
离职博主,无疑是碰撞后的一种实践模式。
人会在不同程度上高估自己的能力,总觉得离了这地,还有别处等待自己绽放光彩。可商业化的路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换而言之,“早九晚五”的坐班是被验证的常态化路径,而离职博主的所谓自由背后,意味着自负盈亏的“小型创业”之路。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别人主人的人,却比别人更是奴隶。”当每个人都只看自己的局限,关注另一种生活样态的优势,也不自觉地陷入了另一种自傲中。
唯有自我无法复制,其他的都可以有替代。正因如此,人们对于生活的小确幸才越发关注,对于情绪价值的满足才越发期许。因为欲望总是难以满足,唯有自我的价值落点够稳、咬住了青山,“任尔东西南北风”。
离职博主回归职场,曾一度成为平台的热点。离开时,轰轰烈烈;回归时,亦是喧嚣。你方唱罢我登场,唯一的赢家就是流量机制本身。对于博主如此,对于个人而言,亦是。
服从于资本的逻辑,是因为你只能在其中找到生机;跳出资本的游戏,是因为你难以在其中寻到自己的希望。而你,才是最关键的那部分。即,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期待什么样的生活?
也许,人就是需要反复被标记,被关照以及被期许,一个环境里呆久了,就是想去另一个地方看看。
正因如此,“旅游兴、百业旺”综合带动效应才如此强烈。“你眼中的苟且,是他人心中的诗和远方”,矛盾却又那么地合理。
话说回来,我觉得生活真的很奇妙。我就像在丘陵上种树的农人,总觉得自己种完这片可能就这样了,待要结束时,又看到另一片等待耕耘。
这种起伏不定的状态,一定令我困扰,正因如此,我也时常反思,情绪太多是不是也意味着背囊更重,无法真正意义地轻装上阵?
或许,这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叹息所在,能让你有武器去对抗,却也拖慢了你的脚步。
03 被看见的渴望,在00后群体中格外明显
00后群体为何有如此强烈的“被看见的渴望”,固然是温饱后的精神世界渴望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网络给予的“麦克风”温养了他们的表达意识。
这世界很大,限制也无法不在,正因为同好的抱团取暖,才令我们感受到所谓的“不正常”也是可以被尊重、被看见以及被理解的。而这种不被理解的常态,才加速了“被看见的渴望”。
换而言之,在经济快速发展中,文化需求与民众意识常常被忽视。我们用几十年走过了其他国家百年的腾飞之路,代价便是观念繁杂丛生。
当00后走入社会,面对的是完全不同于父母辈的生活方式,然集体意识又要求我们像父母辈一样生活,成了巨大的割裂。
在这场拉锯战下,互联网年轻人的显性声音,与线下生活里父母辈的显性声音,经由一次又一次的观念交锋,由此将“被看见的渴望”逐渐落实到个人的自我期许、理想生活愿景。
这当然是时代的产物,却也不是“代沟”二字可以简单厘清的议题。而我的输出,也不过是基于个人经历延展的片面之言。毕竟,一个标签的撕下,往往是另一个标签的显现。我们每个人,都逃不开标签的标记,只能通过标签印证与反印证。共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化橙Cena”(ID:xuannuan-weiguang),作者:化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