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郑钦文和陈梦获得#微博竞燃之夜# 年度杰出运动员奖,夏天奥运会的澎湃记忆又归来了。
尤其是,如果记得陈梦在女单决赛时的经历,自然会觉得这奖项是个美好的补偿。
但我是个俗人,我还在意别的:这一代的体育明星,变潮流了,变得像明星了。
之前巴黎奥运会提过,盛李豪、黄雨婷、谢瑜、潘展乐、郑钦文、全红婵们,有一派新时代气象。冷静,专业,意气风发。
1990年亚运会,全民开始流行看运动会直播,之后开始第一次申奥;1994年甲A联赛开始,1995年CBA联赛开始,NBA、意甲、英超等联赛开始常驻各大电视台;2001年中国申奥成功。那十年间,中国的体育氛围天翻地覆。2008年奥运会时,各大奥运项目,中国队几乎都领先,或至少与国际接轨了。
现代年轻运动员,比老一辈运动员,少一点持重,多一份轻快,看访谈对答,尤其意气飞扬。在竞燃之夜,也更像是明星。
上一代的运动员也可以是明星,但多少带点苦修者那样的持重,这一代,明快得多。
时代在前进。都说文体不分家,21世纪初皇马弗洛伦蒂诺就认为,现代竞技比赛是大型演出,是戏剧,是电影,甚至可以是游戏。竞技是这个时代最壮丽的真人秀,体育明星可以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明星。
但我是个俗人,我还在意些别的。当年东京奥运会后,我念叨过,很高兴看到当时的老将们——吕小军、巩立姣、苏炳添们——依然持续职业生涯。过往的年代,许多运动员会因各种缘故早早退役,但如今,运动员的职业寿命可以持续得更久:更好的条件让他们保持健康,商业价值获得持久的兑现,他们也乐意延续职业生涯。
商业价值是什么?肉眼可见的、可兑现的数字。
我父母那一代看女排时,描述起来就是口口相传万人空巷。但如何兑现?不知道。
现在想来,21世纪初姚和刘二人的意义在于:他俩让经历过那一代的人切身感受到,伟大运动员的商业价值可以多高,可以多有感染力。
所以竞燃之夜,我们看到了一些很实在的数字:全红婵陈芋汐金牌,43.3万讨论,在榜408分钟;樊振东男单金牌阅读量10.4亿,热搜第一位。这是实实在在、可以体现庞大影响力的商业数据。
我更在意的,是一个已非现役的运动员:今年竞燃之夜,赵丽娜荣获年度跨界影响力运动员奖项。
怎么说呢?
2016年奥运会前的夏天,7月中旬,中国女足和法国女足在巴黎的夏洛蒂球场。那一战我在现场,听场边不少男生大叫“赵丽娜,我爱你!”同去的球迷都乐了。赛后大家退场时,同去的朋友纷纷感叹,说赵丽娜真好,希望她退役之后也能开拓自己的新职业生涯。
作为看比赛的,我知道竞技体育无法靠口号与单纯的热爱坚持。
我很希望伟大运动员都可以成为明星,获得大众的认可,商业的成功;希望每个人或多或少,哪怕不亲身参与,也会觉得竞技很有趣,是种动人的生活方式,然后实现良性循环。
竞燃之夜那些璀璨的,身兼运动员与明星的年轻人,让我觉得:这种良性循环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