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黄河底掘出全国最长供热隧道! “聊热入济”项目建成达产后济南将增加约1亿平方米供热能力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6日讯随着供暖季的到来,暖流如期进入济南的千家万户。其中,“石热入济”今年首次达产,供热面积从去年的400万平方米,增加到2900万平方米,清洁高效的供暖方式让人眼前一亮。眼下,作为“外热入济”的另一个项目——“聊热入济”项目正在建设进行,2025年项目达产后,将解决济南市约1亿平方米的供热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在“聊热入济”穿黄隧道工程主控室里看到,工作人员正实时调整着盾构机的掘进状态。从大屏可以看到,地下盾构掘出的渣土正在通过皮带输送系统运送至地面。黄河天堑之下,聊热入济130公里“供热长龙”横跨三市六区县,正在不断刷新着建设进度条。

济南热力集团和清公司副总经理胡思敬介绍,“聊热入济”项目是指将聊城信发集团的电厂余热引入济南,整个聊热入济项目是分南北两线实施,北线由聊城市茌平区的信源电厂,穿越黄河之后进入济南市历城区,整个管线长度是92.2公里。南线工程是由聊城市茌平区信发集团的郝集电厂穿越黄河后进入济南市长清区,整个管线长度是40.8公里。南、北线工程达产后,将共同解决济南市约1亿平方米的供热需求,可替代燃煤锅炉约6500蒸吨,每年节约标煤125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聊热入济”项目横跨聊城、德州、济南三市,经过6个区、县,涉及多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其中,项目南线穿越黄河的部分约有4.5公里,而北线穿黄部分也有2.1公里。因此聊热入济成为黄河下游首条穿越黄河的供热专用隧道工程,同时,也是全国最长的供热隧道。其中,穿越黄河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性节点性工程,也是最大的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南热力集团和清公司工程处主任鲁越告诉记者:“通过对顶管、定向钻、盾构等施工方式的技术经济及安全性比选,选择了在黄河河底以下30米盾构穿越黄河的方式。针对4.5公里穿黄隧道的关键节点,项目建设者们引入重达600余吨的‘DL507号’盾构机,一次性穿越黄河河道。这样不仅保证黄河大堤的安全,同时在100年的设计寿命周期内,可以便于对供热管道进行检修,确保长输供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引入盾构机穿越黄河河道,采用哪种盾构模式将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和效率。为此,项目团队联合各参建方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制定出适合长距离穿黄隧道的盾构模式。济南热力集团和清公司工程处主任鲁越介绍:“如果采用传统的单一土压盾构过黄河,由于黄河河道沙层水压较大,容易导致透水事故的发生。如果用单一的泥水盾构,工期目标又无法保证。所以考虑到工期和安全,我们采用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机,既可以在黏土层快速掘进,也能够安全地通过黄河河道的沙层,这也是在国内所有穿越黄河的项目中首次采用这种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在掘进过程中,复杂的地质环境再次成为建设方面临的一大考验。在“聊热入济”穿黄隧道工程主控室里,记者看到了在掘进过程中发现的各种地层样本。

中建八局聊热入济穿黄项目总工杨文军向记者介绍:“你看就是这种钙质结核的地层,最大的直径能够达到70公分。这种情况下,对我们盾构机刀具的磨损特别严重。所以我们需要在地下频繁更换刀具。需要人工带压作业,类似于我们人工潜入到水下30米进行作业,并且每次作业时间要控制在45分钟内。所以对我们的身体素质和整个应急的保障系统是很大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越黄河,如同地下“取经”,经过重重考验,目前,聊热入济南线持续掘进,北线的穿黄盾构土方也已开挖见底,正在做主体结构。在济南,两大外援,作为“外援”被引入——“石热入济”和“聊热入济”。这两个长距离、跨区域的供热项目,都是输出地在保证自身需求的情况下,通过电厂余热,为济南送暖。其中,石热入济长距离输送供热项目将在今年供暖季首季达产,聊热入济项目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中,预计到2025年底,汩汩暖流会沿着这条供热管道涌入济南的千家万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济南热力集团和清公司副总经理胡思敬表示:“聊热入济项目建成后,结合石热入济、热电集团2×66万机组、黄台电厂、章丘电厂以及东城智慧热源等大型热源,将全方位满足济南市的供热需求,在2025年底前,完成济南主城区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和全域纳入计划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2026年底前,完成全域供暖燃煤锅炉清洁替代。”

闪电新闻记者 耿欣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