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四川日报在第五版“权威访谈·全会精神看落实”专栏,刊发了对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余孝其的专访,一起来看↓↓↓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4项重点任务。如何认识理解这些改革和部署?全省教育系统将如何抓好全会精神落实?近日,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余孝其接受了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
余孝其
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有三个重大意义
记者:全会指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怎么认识这项改革的必要性和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重大意义?
余孝其: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都对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出战略部署,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再强调、再安排、再落实,为我们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指明了方向。
从教育的政治属性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国家前途命运。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好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和四川特色育人资源,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
从教育的人民属性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是顺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美好期盼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在推进教育机会公平、资源配置公平、政策制度公平等方面持续发力,“有学上”的问题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需求日益凸显,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教育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从教育的战略属性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是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的重要支撑。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教育越来越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因素。四川必须发挥教育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塑造创新发展的引领新态势和竞争新优势。我们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紧紧锚定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有效推动有组织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夯实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的基础底盘,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坚定不移服务四川现代化建设。
9月27日,在雅安市雨城区第十五幼儿园,余孝其了解办园特色和安全工作开展情况。
提升教育综合改革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记者:全会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4项重点任务,全省教育系统将如何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余孝其: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着眼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主要布置了4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二是推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三是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四是健全科教协同育人机制。这些改革事项切入点准、落脚点实,全省教育系统将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提升改革的系统性。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相结合,与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支撑相统筹,按照省委责任分工方案,强化部门间的配合和改革事项间的协同,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二是提升改革的针对性。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卡点堵点痛点问题。积极应对人口变化挑战,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深化义务教育学区制治理改革,推动集团化办学。积极应对经济发展挑战,推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优化,动态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资源结构布局,支持大院大所名企名校参与共建特色学院,打造产教融合新型载体,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积极应对科技革命挑战,健全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育机制,构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
三是提升改革的实效性。锚定2029年前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的目标,以解决问题和提升群众获得感为检验标准,鼓足干劲、压茬推进,不断提升改革质效。改革中把准战略重点和优先方向,合理安排改革举措的先后顺序、节奏时机,不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回答好教育“四问”,全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记者:如何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委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在新的起点上高质量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余孝其:全国教育大会赋予了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就是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建设教育强省提供了实践路径。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改革是“关键一招”。我们将回答好教育“四问”,全力推进教育强省建设。
一是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统领新时代四川教育工作,回答好“教育强省、根本何在”。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论教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切实增强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二是精准对接国家规划纲要,回答好“教育强国、四川何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的各项重点任务突破性创新性强,我们将主动加强对上汇报衔接,研究政策导向,掌握工作动向,跳出四川看教育、站位全局谋发展。比如:高等教育方面,探索建立成渝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先行先试试验区;职业教育方面,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础教育方面,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科技创新方面,发挥高校作用,瞄准堵点、软肋、短板等“卡脖子”“卡脑子”的问题全力出击;人才培养方面,聚焦优势学科适度扩大“双一流”建设范围,推进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等等。
三是准确把握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回答好“强省建设、教育何为”。我们将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要求,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认真落实“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健全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加快实施高等教育“登峰计划”;认真落实“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的重要要求,持续调整优化基础教育布局结构,深入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加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认真落实“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要求,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认真落实“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要求,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打造“留学中国·学在天府”品牌。
四是系统谋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重大平台,回答好“教育强省、支撑何在”。重大政策方面,构建起“1+N”的政策体系:“1”就是编制好《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N”就是聚焦思政工作及思政课建设、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于人口变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出台务实管用的配套政策文件。重大项目方面,紧扣基础教育硬件改造提升、民族地区“控辍保学”、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高职院校“新双高”建设、“双一流”建设、硕博士授权单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谋划生成项目。重大改革方面,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聚焦重点改革事项持续发力。重大平台方面,紧扣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发展需求,加强高等研究院等重大平台的建设布局;强化高等教育“登峰计划”激励导向作用,支持和引导高校培育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创新平台。
来源|《 四川日报》 2024年11月15日五版要闻 (本文图片由教育厅提供)
责编|雨洁编辑|波戈
觉得好看,请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