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6日至2025年02月16日,昆明当代美术馆将举办厉槟源个展“夜火蓝山”,展览将呈现厉槟源在云南进行驻地创作的全新作品,以及过往30余件与“自然、地域、能量”相关的影像作品。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行为艺术家之一,厉槟源通过身体作为艺术媒介表达个人的情感故事,以独特的视觉话语,构建了情感、经验与自然的对话。“夜火蓝山”取自厉槟源作品中的两种元素,“蓝山”既是厉槟源的故乡,也是厉槟源返乡后创作转折点的意象性描绘,亦是弥漫整场展览之中的精神意象。此次展览是厉槟源在昆明的首次个展,为呈现艺术在地性实践,昆明当代美术馆(CGK)亦特邀厉槟源来到云南进行驻地创作,以探索与当地文化的情感链接,用全新的作品,点亮这片古老自然中的“夜火”。
展览“夜火蓝山”是厉槟源个人经历中的温暖和爱,所呈现的和诗意的自然相连接中一系列核心脉络篇章,借此邀请观者探索我们和自然的关系,同时,厉槟源即兴和自由灵感,也持续地映射出自然所蕴含的能量与人类身体和精神形态之间的关系。
厉槟源
1985年生于中国湖南永州,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工作生活于永州和柏林。厉槟源通过行动、录像和行为艺术表演深入日常社会的不同领域,探索身体、观念认知和社会价值。他的艺术实践的动机是通过身体互动来了解自己所处的生活空间和物质环境,并反思和超越社会所赋予环境的规范与意识形态。正如他所言:身体不仅与周围环境不可分离,也是“事情发生的第一舞台”。他的作品曾在美国、欧洲和亚洲各地展出,并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永久收藏。
“夜火蓝山”取自厉槟源作品中的两种元素,亦是弥漫整场展览之中的精神意象。
和大多数艺术家不同,厉槟源的许多作品都在夜晚实施,那些微弱的焰火成为照亮不同地方的圣光,也造就了他作品中独特而又浪漫的诗人气质。蓝山谐音于“阑珊”,它既是狭义层面艺术家的故乡: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也是广义层面的远方幽蓝山峦的象征,以呼应艺术家特有的在家乡与远方的游历式的生活。
2015年,厉槟源开始寻找一种更为游牧式的生活,直到近几年开始在故乡蓝山定居。也是从这时起,厉槟源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社会性描绘回到了他真正的个人时刻:他的故乡蓝山,他的母亲和已故的父亲,童年时的河流、竹林,或是清风,开始频繁地出现在作品之中。
展览以此为线索,选择了厉槟源与夜火、蓝山的河流、云南的游历有关的作品。某些方面,这些作品又带有“自传性质”,有着只属于他个人的酸甜苦辣:父亲留下的土地,艺术给予的想象;河流上的桥梁,漂泊的异地生活;童年长眠的秘密,生命中深埋的欢喜与故乡的不解之缘。这些故事和厉槟源人生的起伏形成了一个映衬,厉槟源的作品洋溢着记忆中的爱,曾经的“现实”也罕见地以温暖人心的方式托付于我们。
地点、环境与自然的转变,一直以来是厉槟源创作动因中最为重要的灵感,它决定了一个“行为”或是某个“事件”最初的情动。当然,我们可以换成另外一些更细腻和感受性的词汇:风、雪、雨、波动的涟漪,这些气候或是细微的变化,都像是水中的一面棱镜一般,映射出厉槟源情感世界的变化。也因此厉槟源的作品有一种超越时代的超然与深情,一种自然主义独有的时间感。
“力量”是厉槟源作品中的另一个中心,有时它是自然中的重力、地心的引力、水流的冲击力与奔腾,风的摇摆与熄灭之力。但它们总是以“被抗争”或是“被珍视”的方式显现,例如厉槟源守护一株圣火,在风中上山。例如在家乡的同一条河流中,用画板试图阻断水流,用身体反复的逆流而上,在瀑布上用身体作为横跨的桥梁,以阻隔击下的水流。这些人为之力,既是对抗,又是悬殊后的浪漫,我们亦能从中看到艺术家的信念之力、决然之力。当然支撑这些的,并非是厉槟源的与自然相比的渺小身体,而是艺术赋予厉槟源的生活的想象与可能性。
但与个人的故事相反,厉槟源通过他个人的情感故事,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时代的“共时”与“共情”:在过去的二十年间,城市化的扩张,千篇一律的现代性塑造,加剧了我们和自然、土地的紧张关系。20多年间,我们的身体与自然的关系早已改变,例如在厉槟源MoMA PS1的展览文章中写道:“寄托精神于山水,或是在熟悉又陌生的土地里找回自己的过去。未到达的和已失去的,希望融入和所留恋的,但始终一致的是,身体渴望与土地建立生命中的联系。这是中国人情感中特有的眷恋。”
策展人:崔灿灿
展览基本信息
展览名称:“夜火蓝山”
艺术家:厉槟源
策展人:崔灿灿
展期:2024年11月16日-2025年02月16日
开幕:2024年11月16日
展览地点:昆明当代美术馆
昆明滇池国家度假区 前卫西路 公园 1903 凯旋门 8楼
2024年11月16日至2025年02月16日,昆明当代美术馆(CGK)将举办曾孝濂个展“雨林来信”。“雨林来信”将展出曾孝濂近年最新的以生态水墨为媒介的二十余幅雨林系列作品,以及三十余幅植物博物画作品,和三本1967-1972年间编绘的军医民用的热区植物图谱文献。
1967年,28岁的曾孝濂作为“523”特殊国家任务的随队植物画师,他们要在广袤雨林中寻找治疗疟疾的中草药并绘编成图谱,供军民寻采食物和治疗疟疾时使用。此后的五年里,他穿行在中越、中缅、中老之间广阔的雨林之中。正是这次“偶然”的任务,让他在那场席卷所有人的动荡不安的时代运动中,得以逃离现实,获得短暂的“宁静”与“专注”。57年前的那片“雨林”,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并让他找到了毕生的艺术志业,亦是这个展览的缘起。它既是早已埋下的“种子”,又是一封迟到的“信件”。昆明当代美术馆(CGK)此次很荣幸能为曾孝濂展出他的雨林系列作品,探讨它与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或相似或迥异的价值观、世界观与美学,以及与云南的植物、生态、自然相关的在地性表达。
作为第三代植物博物画家,曾孝濂雨林中的万物,既保留着“植物博物画”的严谨客观,也从传统客观的艺术表达,转向对生态、秩序和自然启示的探寻,同时不断尝试在其中加入艺术的思考。我们能从曾孝濂的画作中感受到在绘画史上少有出现的另一种“自然”,和这些画作中独特的“美感”:一种哲学上不可及的迷思与惊叹,从而照见自己所处的世界。从这个意义上,曾孝濂的画作为艺术提供了一种认识与世界观。作为一种经验,来面对今天我们所处的动荡不安的世界。
曾孝濂
1939年生于云南,1958年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现生活于云南昆明。从1959年起,作为编纂工作的其中一员参与《中国植物志》的编纂工作,从此之后,曾孝濂以艺术家的表达、以科学家的眼光观察,一笔一划认真描绘。1990年代起,曾孝濂在为科学研究的同时,又一直坚持个人艺术风格的思考和创作,每天犹如修行一般的绘画,早已超越了所谓工作与艺术的边界,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并发表了2000余幅动植物图谱,设计了10余套邮票。曾孝濂的艺术显现了一种独特的连接作用,这种科学与艺术连接,既有艺术学的意义,也有社会学的意义。让我们思考今天的艺术如何在跨学科的复合范畴中继续发展。
1967年,即将而立之年的曾孝濂,在昆明植物研究所停止工作一年后,接到了一份特殊的任务:继续作为特别工作小组的植物画师,参加“523”研究考察特别行动,担任植物绘图工作。彼时,美国正入侵越南,恶性疟疾在云南不远处的战区流行。这个由国家牵头成立的“523”攻关工作队的任务,便是在云南边境线的广袤雨林中寻找治疗疟疾的中草药。
此后五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曾孝濂都在与越南、老挝、缅甸边境林区中度过。他需要将工作队前期考察、分类、实验后的植物名单,进行实地的写生。之后,交付画稿,最终图稿文字编印成册,交给部队试用验证。同时下达的还有编绘《热区野草图谱》和《热区骡马代用饲料图谱》两项任务,它和《疟疾防治中草药选》的故事,成为这个展览的开篇。
523任务,成为曾孝濂真正进入和体验大自然的初始。然而,它对曾孝濂有着更为深层意义的情感,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旧事”。或许,正是这次“偶然”的任务,让他在那场席卷所有人的大风大浪的时代运动中,得以从“出身”带来的灾难,身边师长的困境与迷茫中,逃脱现实,获得短暂的“宁静”与“专注”。
亦如他在50多年后的回忆录中写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我福祸皆至,两喜一忧。一喜是入选532任务,没有中断绘图工作,还领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二喜是天赐良缘,与同事张赞英终成眷属;忧的是逞一时口舌之快惹火烧身,自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还殃及家人。”
57年前的那片“雨林”,成了曾孝濂的某种意义上的“避世”,也成为这个展览的缘起,这批画作出现的前提。它既是早已埋下的“种子”,又是一封迟到的“信件”。
策展人:崔灿灿
展览基本信息
展览名称:“雨林来信”
艺术家:曾孝濂
策展人:崔灿灿
展期:2024年11月16日-2025年02月16日
开幕:2024年11月16日
展览地点:昆明当代美术馆
昆明滇池国家度假区 前卫西路 公园 1903 凯旋门 9楼
编辑:李莹娜
编审:李菁
终审:毕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