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郝茕
电影《好东西》作为《爱情神话》的平行篇,延续了上一部的轻快风格和犀利表达,自11月9日点映以来,已经收获超高口碑。本周末电影再次点映,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说:朋友们,这部真的可以冲!
邵艺辉作为青年导演,第二部长片变得更加娴熟与自由。犀利的笔触描绘出当代都市女性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选择,跳出千篇一律的爱情电影套路范式,为观众提供了新的自定义关系可能。
宋佳饰演的单亲妈妈王铁梅和钟楚曦饰演的邻居女孩小叶一刚一柔,在面对旧创伤和新挑战时,彼此温暖互相慰藉。相比于过往女性故事里,那些从蒙昧到觉醒的过程,她们从一开始就是“醒着”的。她们从不无力,即便依然要面对自身的牢笼。
在媒体变革浪潮和育儿责任的双重压力下,王铁梅放弃了自己心之所向的记者职业。她又当爹又当妈,虽然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刻,但从未因母职失去自我。
而顶着“恋爱脑”的小叶也绝不是传统恋爱故事里的傻白甜,即便对喜欢的男生“委曲求全”,小叶在爱情状态中积极主动地“倒贴”,更多的是取悦和疏解自己的途径。一边假装洒脱,一边勇敢承担自己的选择。
铁梅的女儿茉莉是电影中同样重要的一股子“女性力量”,一个真正“年轻”的、有望在未来改变游戏规则的女性。
孩子这个角色在过往的单亲妈妈叙事中,大多承担的功能性是两极的——要么是给妈妈带来无限烦恼的“拖油瓶”,要么是提供情绪慰藉的“小天使”,还得成为妈妈和新伴侣感情路上的绊脚石或黏合剂。而片中的茉莉,站在和大人们一样的高度,甚至比大人看得更远,“正直勇敢有阅读量”,在认知这个世界的路上,也更清晰地完成着自我。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鲜活,不仅女性角色各具特色,男性塑造也脱离了刻板印象。因不堪“家庭煮夫”重压离婚、之后又心有不甘学习过性别议题的前夫,和不被亲情绑架、喜欢姐姐的“工具人”小马激情“雄竞”;不甘于被固定关系所捆绑,但关键时刻“勇于负责”,还能尊重包容多元的“渣”男友。当然“女权表演艺术家”颇有些夸张成分,但作为喜剧笑料,在为故事增添趣味方面显然已经足够有新意。
如果说,《爱情神话》的沪语是提纯了电影的精髓,还是阻隔了电影走向更多观众的门槛尚存争议,这一次的《好东西》没有了方言的加持,也一样讲了一个很“上海”的故事。生活在上海的外乡人,占据的城市空间一点不比土著们少,而他们的生活也成为当代海派风情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都市生活烟火气煽风点火。
生活流的情节里没有那么完整起承转合的大情节,但小情小调里的抓马小事此起彼伏,加之电影保持了邵艺辉导演在文本上密集台词的特点、快节奏地推进,和演员风风火火的演绎,强力到让人应接不暇的观点以金句的形式输出,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目不暇接”爽完一番又一番。一边好笑,一边思考。
影片中,茉莉在上台表演前怯场,王铁梅说了这么一段话鼓励茉莉。“如果我们不出声,我们就不会挨骂。但我们还要在社会上生活这么久,我们总会暴露的。”这哪里是一个妈妈对女儿的话,这分明就是导演作为创作者的自白。
想当年,《爱情神话》热映,伴随电影“三观不正”的争议也见诸网络,还有评论将当下的生育率、结婚率低一股脑地归结到这样的电影“教坏年轻人”上。听到那句台词的时候,我在想,这次在电影里更加肆无忌惮地“暴露”,是不是邵艺辉的一次狠狠“回击”。
《好东西》和《爱情神话》都一样,讲述的是一群在传统性别规训和刻板印象下并不那么符合“主流审美”的女性。她们一直真实、鲜活而真诚地存在着,现在,她们决定暴露自己。
她们不被传统的贤良淑德观念所束缚,以自己为先,追求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她们不被道德和母职所绑架,在照顾家庭的同时,也不忘追逐自己的野心。
她们摒弃荡妇羞耻,正视自己的需求和欲望,为自己的身体做主。
她们也有自己的误区,有自己的软肋和创伤,矫枉过正的时候,王铁梅要强得像个“直男”,小叶也因缺爱而卑微。好在最终她们都真诚地拥抱自己的不完满,但不苛责自己。
近期的文艺作品中,女性处境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像不久前《出走的决心》引发的热议,《山花烂漫时》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以及几档喜剧综艺上女性演员的表现和引发的话题,都为观众呈现了更加鲜明多样的女性观点。
《好东西》令人欣喜的地方是,其女性视角更加的轻盈灵动,女性议题不必被置于极端的苦难之下,也可以以一种自由松弛的方式信手拈来。就像电影里王铁梅写的那篇公众号文章《单亲妈妈必须过得很苦吗?》。
这个社会不断给人制造焦虑,年龄焦虑、容貌身材焦虑、经济焦虑、养老焦虑、自我实现焦虑……而电影简直建立了一个女性生活的理想蓝图,和闺蜜一起养个女儿多么幸福。
其实每一个妈妈都甘苦自知,提出这个问题并不是要给出“单亲妈妈也可以很快乐”这样的鸡汤答案。而是如果有一个很酷的妈妈,她的“不苦”冲撞了那些社会一贯对女性、对母亲的规训和期待,冒犯到了那些希望女性遵守社会角色设定的既得利益者,点拨了那些麻木墨守成规、自我设限甚至自我感动的被驯化同伴,那这样的她,请暴露得更猛烈些。
声明:我们是澎湃新闻文化娱乐部的微信公众号,栏目官方微博为“澎湃有戏”,唯一的APP叫“澎湃新闻”。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有戏”栏目,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转发朋友圈请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