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奥巴马时期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博卡斯,前驻美大使崔天凯,还有在美国国务院担任过所谓“中国屋”负责人的前助理国务卿沃特斯,这几人齐聚一场智库论坛,讨论未来4年的中美关系。
其间博卡斯大胆作出预测,说哪怕是中美之间最重要、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也不排除特朗普打算与中国“做交易”的可能性。
虽然博卡斯没有与特朗普共事的经历,而且考虑到他的政治立场,更不可能与对方的“美国优先”有多少共同语言,不过博卡斯似乎很笃定,特朗普在政治上的商业思维,能让他在处理中美关系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对此,在布林肯手下工作过的沃特斯同样表示赞同。同时他根据自己过去的工作经验总结说,现在中美进入了“结构性竞争”的状态,不仅在安全、经济等问题上的对抗态势越演越烈,虽然有限度地释放了“和平共处”的意愿,但却没有一个具体的执行计划。
所以沃特斯总结说,所以即便中美最后达成了协议,在落实阶段也面临不小的困难,还要经过长期的“试探和较量”。
他可能想表达的是,即便特朗普准备在台湾问题上和中国进行“交易”,这种想法不会在一朝一夕内实现。
当然,博卡斯和沃特斯的表态,都是从美国政治的角度去看待中美关系,但从我们的立场出发,虽然现在断言特朗普上台对中美关系的影响还为时过早,但中国对中美关系的态度始终是不变的,首先就是要对两国关系作出明确定位,竞争与合作究竟哪个是主轴。
特朗普如果能早些阐明立场,显然有助于提高中美在各个渠道的沟通效率。
而且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内政,也是我们的核心利益,并不是大国之间讨价还价的筹码。
虽说特朗普上个任期对中国发起关税战,但也不妨碍他与中国谈成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但经贸争端和台湾问题,却不能简单地混为一谈。中美在经贸问题上确实有得谈,但台海这边,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更何况,哪怕特朗普明确释放了要在台湾问题上和中国讨价还价的信号,但关键不在于他个人怎么想,又或者打算和中国怎么谈,而在于美国两党会不会允许特朗普这么做,毕竟这将直接关系到,美国以后还有没有“台湾牌”可以打,还能不能保持所谓的“战略模糊”。
如今对华强硬是民主共和两党唯一的共识,而且双方还在争着对比哪边更强硬、更激进,试图把中美关系往“新冷战”的方向塑造,既然是“新冷战”,不要说正儿八经的外交沟通了,哪怕是特朗普那种“商人思维”,也是完全容不下的。
面对这种情况,特朗普想要与中国开展实质性的对话,就势必先动用大量的政治资源,克服内部阻力。而且他未必有这个动机。
此外,讨论特朗普与中国“做交易”,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别看特朗普此前一边说,要是解放军收台,他就对中国大陆征收高额关税,一时间让人以为他已经对台湾问题“明码标价”;随后特朗普又转过头威胁台当局,要他们给美国缴纳更多“保护费”。
乍一看特朗普是利用台海局势做文章,想“两头要价”,但表态和实际行动不能简单地划等号。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的打法,和他上一个任期未必就有太多区别。当年特朗普就没少发起对台军售,某种程度上也延续了美国“战略模糊”的传统。
另外,再看看特朗普给自己物色的内阁人选,从国家安全顾问到国防部长,再到国务卿,对中国的鹰派立场一个比一个突出,如果真的打算要与中国做交易,那么这种鹰派色彩极其浓烈的内阁,反而会限制特朗普在中美关系中运用自己的“商业思维”。
又或者我们可以认为,特朗普如今就等着上台以后,在中美关系这里抛开顾忌,放开手脚,把对华强硬立场贯彻到底,而不是去考虑什么“中美共存”,又或者是和中国“讨价还价”。
其实讨论来讨论去,还是那个结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中美关系,不确定性还是太多,因为现在还在过渡时期,特朗普的内阁名单还没有正式确定下来,会有什么变数,谁都说不准。
相反民间交流还是可以预测的,为中美关系保持稳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值得两国投入更多精力去维持民间的互动态势。
而中美民间互动,也囊括了“二轨外交”以及“1.5轨外交”,就比如这次安排在香港的论坛活动,吸引了博卡斯、沃特斯等人参加,这也算是中美大国之间的一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