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律宾的一艘民船给那艘破船上的人员送了吃的,全程由我国海警监管。
送补给之前,菲方提出了申请。包括此前的两次运送,也是经我国同意,在7月达成的一个临时性协议框架下进行的。
随着上周我国公布黄岩岛的领海基线,焦虑的菲律宾意识到,自己即使再寻衅,也达不到想要的结果了,于是便主动选择守规矩。
把那艘破船直接拖走是一种策略,无视其存在,海警部门在整个海域展开常态化的执法巡逻,又是一种策略。
菲律宾知道中国正在采取第二种策略,自己没有能力和中国采取对等的措施。
若升级事态,又没把握让结果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马科斯尤其是菲军方意识到,搁浅的破船在仁爱礁海域已没什么意义,供应完全被切断,船上人员无法在整片海域活动。
随着中国逐步强化整个海域的法律属性,且围绕法律构筑还有完善配套的执法机制,菲方破船上的人吃喝拉撒,都要经我方“法律允许”才能得到补给。
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菲方得到许可,用民用船送补给,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考虑。
超出这个范围外,情况已彻底不一样。以前不管是菲律宾渔民还是别国渔民,都能进入有争议的海域捕捞。
领海基线进一步强调,尤其是海警部门已开启常态化执法巡逻,再去看还有他国渔民敢进入我国海域捕捞吗?菲律宾人知道,中国动“真格”了。
普通人理解的“真格”,无非是航母、舰炮、飞机等军队力量出动,这也确实属于“真力量”。
而在逻辑上,包括黄岩岛在内的整个南海,都是中国领土。军队保障领土和领海安全,这是基础和底线。
日常海上秩序维护,民事领域的执法力量即可,杀鸡不用牛刀,是长远意义上的“真格”。
菲军方不害怕中国动用军事力量,甚至一再寻衅,试图激怒我们动用军事力量,好让美国以此介入。
盘算次次落空,海警船定期穿梭在南海各处,气恼而又无可奈何的菲律宾,看到的是“南海问题”正在失去所谓的“国际争议”。
内政有执法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来处理就足够了,这也是为什么,菲律宾本月也照猫画虎,试图推出所谓的“海域法律”。
搞笑的不是菲制定的法律,而是没有执法力量。
就像此次运送补给,菲方不是已经搞出所谓法律,认定仁爱礁及其海域是他们的嘛,何必还向中国主动“申请”送补给?
菲方应该直接派他们的海警船送,更不用接受中国的“监管”。马科斯和军方内心肯定想,但他们做不到。
维护秩序的背后就是力量的大小,可笑菲律宾明明没有这份力量,却一直幻想着“虎口夺食”。
美国人给了菲律宾底气,也让马科斯政府看到了冒险的机会。
面对属于中国的南海,菲律宾已无牌可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越来越能沉住气不让军事力量介入问题,而菲律宾方面却越发动用军队的缘故。
如果我国也直接动用军事力量,算是欺负菲律宾。好比美国航母此前频频被胡塞武装的“拖鞋军”袭击挑衅,美军也没有去暴揍他们。
想象一下,菲方的民船送补给,在一旁监管的我方船只是军舰,大船稍微整出来的浪头,都要把小船掀翻了。
碰瓷寻衅的菲律宾,面对我国越来越涵盖完善的执法体系,知道自己占不到便宜,于是又开始试图强化两种策略。
第一种,试图把问题再次“国际化”。菲参议院首脑近日声称,应考虑把问题再次提交国际法院进行仲裁。
问题国际化后,复杂性便增加,有利于菲律宾浑水摸鱼。最近几年,菲方的这一企图心一直挂在脸上。
菲律宾还想利用国际介入的可能,营造出一副“弱小良善”被欺压的形象,误导国际社会从而博取同情。
这是一种“以小博大”的策略,菲律宾也就吃准了现在是21世纪新秩序时代,国际上不流行以大欺小了。
时间倒退100年,如果现在是20世纪初,就是借给马科斯一万个胆子,看看他敢来挑衅中国吗?差点忘了,100年前菲律宾还是美国的殖民地呢。
说到美国,也是菲律宾持续强化的第二个策略。
中菲力量不平等,菲律宾一再想借助美国这个“外挂”搞事。
武器购买和人员训练,菲军队犹如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三支力量”。
330亿美元的新军购计划,不断扩充菲军队实力,还引进中导系统,企图进一步增强自身筹码。
近期,菲防长又跑到澳大利亚宣称,未来要和美日澳三国建立所谓的非正式防卫伙伴关系,协调机构就设在马尼拉。
菲律宾不断引外部力量入局,平衡态势就会被打破。但这并不妨碍我国在南海的常态化巡逻执法。
引入外部力量,不等于能完全被菲方所用,相反平衡在被持续破坏的情况下,我国肯定会采取反制措施。
因此,局势的走向或者说那艘破船明年能不能继续接收补给,完全看菲律宾未来的选择。
目前的趋势是马科斯依旧表现的“很不安分”,但菲律宾即将进行选举,未知和不可控因素正处在积累阶段。
对我国来说,菲律宾自身的不可控因素,并不会干扰到现有的政策措施。能破坏局势的,还得看美国的介入程度。
我国一再提“相向而行”,尤其是局势的变化也经常用“管控”一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对菲律宾的提醒都是充满善意的。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菲律宾如果继续“背向而行”,继续“不管控”,到时候,可就不只是破船能否接受补给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