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掌握了大清帝国权力,为何不学武则天称帝呢?

在称帝这一块,慈禧也敢碰瓷则天大圣皇帝?大家是不是觉得在古代,女性只要手握帝国权力就能称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慈禧和武则天

西汉的吕后都临朝称制了,史书上也进了帝王本纪了,小皇帝随意废立,刘家人想弄就弄,最终也没有称帝。

东汉的邓绥也临朝称制了,东汉“六后临朝”中的最贤者,被史学界誉为“皇后之冠”,以“女君”之名亲政,她也没有称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皇后之冠邓绥

北宋的刘娥同样临朝称制了,该还政仁宗时也不还,帝王衮冕也穿上了,太庙祭祀也去过了,还是没有称帝。

其他如东晋的褚太后,北魏的冯太后,辽国的萧太后等等,哪个不是掌握了帝国权力,她们都没有称帝,你慈禧哪来的自信能够称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晋褚太后,北魏冯太后,辽国萧太后

淮下书生之前讲过,法统传承有三种主要形式:

血脉继承型,比如以子继父,兄终弟及,或者其他宗族入继;

篡位禅让型,比如东汉禅让曹魏,曹魏禅让西晋;

暴力推翻型,比如汉朝继承秦朝,明朝继承元朝。

这三种武则天都不属于,她属于老公带飞型的!

武则天能起来,前期得感谢李治的“废王立武”,她能涉足权力,完全是和李治互相成就,各取所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圣临朝

后期则是“二圣临朝”,天皇天后共同处理国家大事。说白了,武则天在李治活着的时候,就已经与李治地位相当了。甚至当李治所患的风眩症愈加严重时,曾一度打算退位,而直接让武则天摄知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高宗差点让位武则天摄知国事

最后因宰相郝处俊和中书侍郎李义琰的劝阻,“传位于天后”的想法才作罢。

也因此,李治死后,武则天实际上已经掌握了大唐的实际控制权。武则天最终称帝,其实也是多年掌握权力的顺势而为,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太多的不适应。中间虽有一些李唐宗室小卡拉米起来反对,也最终被一一剪除。称帝过程,相对平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女皇称帝

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是慈禧所不具备的。

事实上,慈禧在咸丰活着的时候,连个皇后都没有混上。我们上面说的没称帝的六位女强人以及称帝的武则天,哪个不是皇后之身?皇后,皇帝的正妻、嫡妻。

而你慈禧不过是母凭子贵才混上一个太后之位,而且还是西宫太后,你前面还有一个慈安在前面坐着呢,人家才是正儿八经的咸丰皇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宫垂帘

这也是为什么两宫垂帘时,虽然慈安的政治手腕不如慈禧,对权力的渴望也不如慈禧,但“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你连慈安都逾越不过去,你称什么帝?

慈安死后,虽然“政权尽归西宫”,但是慈禧更没有机会称帝了!

大家知道,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咱大清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尤其太平天国运动、捻军等农民起义,对清朝的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天国打击清朝

为了对付太平军,清廷敕令各地兴办团练来对付太平军,地方团练,汉族武装一起来,清朝对地方的掌控力就大不如前了。

外部又有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不断和大清签订各种条约,割地赔款,蚕食大清。社会矛盾日益严重,这就是为什么说满清的统治内忧外患了。

老佛爷不得不在各方势力之间玩平衡,以确保大清不至于马上崩盘。能维持住表面的体面已然不错了,还想称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局图

己亥建储,老佛爷甚至刚流露出废黜光绪的想法,都受到了各方势力的反对,何况废帝还自己称帝呢?老佛爷自己都不敢想。‌

从自身角度来讲,慈禧虽然喜欢权力,但她缺乏武则天那样的决断力和野心,这使得她更倾向于在幕后操控一切,而不是成为名义上的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清签订条约现场

另外,男尊女卑的思想,在清朝进一步强化。事实上,女性的社会地位,在唐朝和清朝可谓天差地别。老佛爷虽然自己掌权,但她死后,也说了“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说明了从她内心里,也无法跨越男尊女卑的鸿沟,更别说女人称帝了。

不够、不想、不能、不敢,这四个不字,才是慈禧不学武则天称帝的根本原因,你们觉得呢?‌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