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炸锅,不是没有道理。一个高中生在艺术节的舞台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戳学校的痛点:你有钱搞“安娜草堂”,怎么就没钱改善我们宿舍条件?十个人挤一间宿舍,你还想要学生满意?结果,话还没说完,话筒被切断,人也被老师“带走”。这画面太生动,让人想忽视都难。
有些人觉得他“太冲动”,公开场合指责学校就是“以下犯上”。还有人替他捏把汗,毕竟惹了学校,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但更多的人为他点赞,觉得这是一种久违的担当和勇气。学生敢发声,敢站在聚光灯下把心里话抖落出来,这不就是教育该培养的素质吗?要知道,很多时候,大家遇到不公和问题,第一反应是忍,第二反应是忍到毕业。而他选择了“公开质问”,不管方式是不是温和,这种行动力已经比那些抱怨完就继续凑合的人强了几个段位。
校方第一时间否认:“没有超员现象,宿舍条件没有问题。”这话听起来有点耳熟。很多地方一出事,反应总是“矢口否认”。而且,这回应跟现场学生描述的“十人一间宿舍”差距有点大。如果学生是在撒谎,那为什么引发那么多共鸣?为什么视频下面还有其他学生讲自己的苦日子?这不是打脸,是自打耳光。
至于那个“安娜草堂”,名字文艺,作用模糊。据说是个鱼塘,还说是供学生读书的地方。这说法不禁让人怀疑:学生吃不上热饭、洗不上澡、住不上宽敞宿舍,你搞个鱼塘,期待他们边捞鱼边看书?哪来的优雅心情?这就好比家里漏雨了,却花钱买大吊灯,美其名曰“提升氛围”,摆明了不靠谱。
其实,这事不光是一个学校的事,它背后藏着很多地方教育里的顽疾:预算分配不透明,优先级迷之混乱,学生的实际需求经常被无视。有些学校喜欢搞“面子工程”,建造高大上的场馆,宣传“独特亮点”,但对学生生活条件能省就省,甚至一拖再拖。因为前者可以拍照上网,后者没人来关心。学校的本职工作,变成了“包装自己”。
这件事的关注度越高,教育局越不敢糊弄。派调查组只是第一步,能不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结果,还得看动作。舆论也得持续发力,逼着校方解释清楚:安娜草堂到底是个啥,宿舍条件能不能改善。大家盯着呢。
很多人担心,这个学生的“出头”会成为他的“劣迹”。虽然明面上不会承认,但可能会给他“穿小鞋”。这种担忧不是空穴来风,毕竟,教育行业里,权威和服从的观念根深蒂固。不过,这次舆论的广泛关注,也是他的保护伞。学校真要搞小动作,反而更容易暴露。
行文至此笔者想问:花钱搞个“安娜草堂”真的比改善学生宿舍重要?如果不是,校方为何遮遮掩掩,避重就轻?这份对学生意见的“不耐烦”,难道就是教育的初心?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