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在北京,三百多万家庭和个人参加摇号求小客车号牌指标而不得,却有3000余个小客车指标年底前到期即将作废。
得不到的求之若渴,拥有的毫不珍惜,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这或许说明一个形势,在北京,汽车已经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香了。
人就是这样,越是不让你轻易得到的,你才会把它当宝贝,若是随便就可以得到,你会发现,这可能就是个累赘。
在人多车多、公共交通发达便利的大城市,要说小汽车是无可替代的刚需,绝对是自以为是的伪命题。
因为拥挤的路况、超长的通勤时间,会让你把大把的时间消耗在路上。
久而久之,热衷于每天驾车跑在路上的车辆,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要知道,北京的道路拥堵,并不只是因为车多。
和香港、东京、新加坡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在北京拥有一台车的成本要低得多,而驾驶体验更是差得多。
限号,只能激发人们获取购车资格的欲望,却不能真正解决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问题,并不能只靠控制总量解决。而这些年,除了摇号限号,北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举措,可谓乏善可陈。
如果经济下行的趋势得不到扭转,那么可以相信,未来弃号的车主也会更多。毕竟,车买到手里每一天都在赔钱,不但车辆折旧费要算,停车费、保险费、维修保养费,燃油充电费,样样都花钱。
近些年大力推广的电动汽车,其实更惨,它就是个电动大玩具,买到手里,不管你使用频率高低,要不了几年,都和卖废品一样不值钱。
现在大家都蜂拥往里冲,那是没想明白。也只有真金白银地砸进去以后,才能看明白,要不是家里闲钱多、扔了也无所谓,那还是会感到肉疼的吧。
今天在小区里转了一圈,发现小区里的汽车,堆满枯枝败叶的又多了起来。我注意到路侧临时停车位上的几台车,至少一个月没挪窝了。
买了车不开,只为占着号牌,为着可能用车的时候有车可用,你说悲哀不悲哀?
所以,现如今执行的摇号限牌政策呢,是既维护了有车人的尊严和没买车者的体面。毕竟,号牌一旦到手,不管你是否真实有高频开车的需求,都得往里砸钱。如果放弃指标的人越来越多,量变引发质变,势必冲击摇号政策。
当然呢,很多人摇号并不是为了开车,而是为了把号牌租出去生财,这样干的人确实非常非常多。
所以我就说,北京要是在维持现有摇号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开放政府出租车牌业务,一个车牌一年两万块钱使用费(随行就市,逐年不断加价)。
这样如果有一万人租,一年就是两个小目标的租车牌收入;十万人租,一年就是二十个小目标的租车牌收入;一百万人租,一年就是两百个小目标的租车牌收入。
这样既能解决人民群众近乎饥渴的车牌需求,又能大幅增加财政收入,拿这些钱发展公共交通,更能检测一下车主的成色,岂不是一举多得!你觉得可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