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说,德国朔尔茨政府的情况非常不乐观。在经济领域内,德国遭遇“滑铁卢”,从以前的经济支柱,变为现在的经济“病夫”。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德国居民掀起大规模抗议,逼迫朔尔茨政府解决问题,要不就下台。事实上,这还不是朔尔茨面临的所有危机。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就像现在的欧盟委员会,也在对朔尔茨政府发难。欧盟高层指出,他们已经在欧洲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德国税收制度存在“歧视性”,已经违反了资本自由流动的规定。不得不说,这样的指控对于朔尔茨政府来说,可能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欧盟内部的批评声音,特别是如果聚焦于德国未能充分履行共同防务责任或是疑欧情绪高涨等议题,会导致德国在国际舞台上失去一部分软实力。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德国以往树立的可靠盟友和欧洲稳定支柱的形象可能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其在全球外交中的地位和谈判筹码。这将使朔尔茨政府在处理与非欧盟国家的关系时遭遇更多阻力。
欧盟内部的对立情绪可能会导致德国企业在欧洲单一市场中的经营条件变差。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的升高,以及潜在的贸易报复措施,都可能阻碍商品和服务流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减缓经济增长速度。对于严重依赖出口的德国经济而言,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
而且,欧盟的批评声浪还可能加剧德国国内的政治分裂。朔尔茨所属的社民党和执政联盟内部,以及反对党之间关于如何回应欧盟指责、如何重塑德国在欧洲的角色等问题上的分歧将进一步放大,导致政党斗争白热化,影响政府的稳定性和决策效能。
同时,也会导致环保政策被挑战。欧盟近年来高度重视环保议题,德国亦承担起绿色转型的重任。然而,如果欧盟对德国在碳排放、可再生能源目标或环保法规执行力度提出质疑,这将对朔尔茨政府的气候政策造成压力,迫使其在短期内迅速调整策略,以满足更为严格的标准,这可能引起德国国内工业界和消费者的不满。
还有,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一直是欧盟关注的焦点。在欧洲寻求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背景下,德国因北溪二号管道项目的立场备受争议。若欧盟对此施加更大压力,要求德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或将影响德国的能源安全和价格稳定性,引发公众焦虑,给朔尔茨政府的能源政策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
此外,外部批评和国内政治风波可能煽动极端主义和民族主义情绪,尤其在移民政策、欧盟财政贡献份额等问题上。右翼政党可能利用此机挑拨民意,挑战主流政党立场,制造社会分化,削弱社会凝聚力,这对于维护稳定的民主体制是一大挑战。
德国长期以来因其相对较低的国防预算而饱受诟病,尤其是在北约框架下未达到承诺的国防支出目标。如果欧盟对德国采取强硬态度,可能迫使朔尔茨政府重新审视并增加国防开支,以示对集体安全承诺的重视,这将对德国的财政政策造成额外压力。
最后,如果德国持续面临欧盟内部的批评,青年人可能会开始怀疑国家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力和效用,这将影响他们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甚至影响未来投票倾向。长期来看,这可能改变德国社会的政治版图,塑造下一代的欧洲观和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