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侵华之前,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派出间谍在中国各地搞测绘。对于那些在战场上厮杀的将领来说,能否拥有一张经过科学测绘的地图,将很大程度决定战局的走向。
这些前人做研究时所面临的壁垒,如今却轰然倒塌。人类正处在信息革命的红利期。20多年前PC(个人电脑)和互联网开始走进千家万户;16年前,以乔布斯推出苹果手机和IOS系统为起点,人类社会又革命性地进入移动互联时代。无论是像二十四史这类以前几乎没几个人能得见全貌的史料,还是古人没办法想象的高精地图,在信息时代都变得唾手可得。
当下的人要愁的反倒是如何从海量信息中挑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不被无用的信息所淹没。就像40多年前中国人还在担忧吃不饱肚子,如今愁的却是怎么消耗掉多余的热量一般。
大变革时代下的我们需要新的方法论,也有条件产生新的方法论。记得14年前开始从地缘角度解读历史时,我曾在回答读者提问时说过一句话说:“早10年这件事情做不了;晚10年则会有很多人意识到可以这样做。”
当下相信大家也已经看到,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以地图为载体、地理/地缘为视角解读历史和现实,历史开始变得越来越科学。
这些值得被摆上书架的书,哪怕你暂时无暇看它,若干年后想起,旧的也只是书,而不是书中的内容。希望读完这本《地缘看三国》之后,能让你在看相关历史时更好地理解历史选择背后的深层考量。
地理可以让历史变得更科学
相信大家看古人写的东西,时常会为一些地理因素感到困惑。比如赤壁之战的东风到底是怎么来的?诸葛亮为什么执着于从祁山北伐?坦率地说,传统的中国史书缺乏对地理的尊重。这一方面是因为受环境所限,古人很多时候是真搞不清楚;另一方面,中国人无论写史还是写文,总是抱着点传道的味道。历史记录者所试图传递的“道”,隐藏在那些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中,而在这些书写人物命运的故事中,地理充其量只是一个符号。
如今的人接触信息多了,很多时候希望跳出人文史的束缚,从更科学的角度总结历史。钱学森先生在为现代人类知识体系做归类时,将地理科学归结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桥梁科学,地理或许可以让历史变得更科学。
就拿赤壁之战的风向来说,这牵扯到一个比较冷门的气象概念——湖陆风。在与大湖相邻的地区,由于白天太阳照射和夜间冷却的温差问题,会造成一种现象:白天风从湖面向陆地方向吹,晚上风向湖面方向吹,这被称为“出湖风”和“进湖风”。湖面越大、晴天连续的时间越长(日照时间越长),湖陆风现象就越明显。曹军驻扎的乌林背后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云梦泽”。对岸熟悉南方水文状态的吴军,静待时机时完全有机会,在入夜时等到刮向乌林的东南风。
又比如“祁山”这个三国驰名地标。其实诸葛亮并不是每次北伐都走祁山的,“六出祁山”这个概念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我刚才说的原因,那就是缺乏对地理的尊重。《三国演义》把丞相的北伐大业笼统归为一个线路,既减轻了读者的阅读难度,亦有助于渲染这件事的悲壮色彩。
不过祁山能成为丞相北伐的代名词,必然有其重要之处。当找到地理这把科学的钥匙之后,一切困惑便迎刃而解了。原本祁山在地理上对应的是嘉陵江的西源——西汉水的上游河谷。沿着河谷走可以无限接近渭水的上游,帮助蜀汉进入秦岭之北的陇西之区。拿下这个跳板之后,蜀汉可以再图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
地理视角的科学之处,还在于它的特性非常稳定。人类进入文明史不过数千年,这点时间并不足以改变绝大多数地区的基本地貌。一个在某一个王朝颇为重要的枢纽,在其他王朝不大可能突然消失,最多在一个范围内平移或者更换名称。
仍以祁山为例,往前回溯历史你会发现,它所对应的这一小段隶属于长江流域的河谷,竟然还是当年老秦人的发迹之地。在此发现的礼县“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揭开了秦人祖地的秘密。当年秦人以此为起点向东取代周天子,进驻为关中平原的主人;向南抢在楚国前面,得到了富庶的蜀地。
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黄土地一直是北方的代名词,长江流域则紧紧地跟南方概念捆绑在一起。祁山地区从地貌和土壤性质来看,也是黄土高原的一部分。然而造物主就是那么奇妙,这片位于秦岭北缘的黄土地,在水文上却属于长江 。
于是就那么一小块“黄土高原上的长江水”,让秦人同时具备南北方身份。既可以凭借黄土地的属性在北方争雄,又可以比其他诸侯更早知晓,通往长江上游(蜀地)的通道何在。
倘或没有地理的助力,只在故纸堆里去上下求索,这个秘密可能就永远是秘密了。
事实上,当你具备了地缘思维后,便会发现自己绝不只满足于窥见历史的秘密。我一直在说,地缘视角研究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适应环境,乃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是整个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一直在做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做的(这个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
人一生当中,都会面临几次重大的环境变化。比如高考时选择学校专业,毕业时选择工作的城市和行业,买房时选择地段乃至安家的城市。每一次这样的选择,都可能决定你日后的命运。所谓“选择远大于努力”,当我们已经养成了从了解环境、以及环境与自身适配性入手的习惯后,你做出正确选择的概率必定会比别人大。
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世界便会有所不同。或许这本《地缘看三国》还可以被当成一本思维训练手册,能够让你在面临重大选择时,少一分迷茫的思考。
下单就送【全彩地图集+三国战争年表】
中国人特别喜欢记录历史,浩如烟海的史料在我们展开祖先的生存轨迹时,也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我在以地理视角写完《地缘看三国》(《三国(地理篇)》)后,还用了78万字的篇幅,沿着历史线写完了整个三国时代(《三国(历史篇)》)。后人对英雄人物们选择的疑惑、历史的误读,都在这个科学视角下一一解开。
然而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你有耐心看完这本《地缘看三国》,掌握了“地缘”这把钥匙,我相信日后你再看其他历史类书籍时,一定也能够拥有重新发现历史背后那些隐秘而强大规律的乐趣。
这次《地缘看三国》除了主书和附赠的地图集以外,还准备了不同的赠品:《战事年表》细数影响三国局势的重大战役及部分《三国演义》家喻户晓的故事情节;《地缘解荆州》思维导图,解密为什么关羽大意失荆州会重创蜀汉?赤壁之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只有读懂荆州,才能深刻地认识三国的历史。
《地缘看三国》
温骏轩积淀10 年之作
地缘视角解构三国历史
原价98
限时49
《全彩地图集》
以地理为线索解读三国地缘史
《三国战争年表》
细数影响三国的重大战役
点击购买即可下单
原价98
限时49
下单即赠【附赠全彩地图集+三国战争年表】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