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云县位于山东省西北部,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北靠京津,南依济南,毗邻天津、黄骅、滨州三大海港,面积501平方公里。人口34.6万。辖5镇、3乡、1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德州市乃至山东省最小的县。
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西无棣县为庆云县,隶属河间府沧州。雍正九年,设置天津府,庆云划归直隶州天津府。1928年春,废帝制,直隶改称河北省,庆云直属河北。
民国时期和全国解放前后,庆云县几易其属。1937年至1949年,庆云属河北省沧州辖;1950年至1952年,属德州专署;1953年至1958年上半年,划归沧州辖;1958年下半年,盐山、庆云、孟村三县合并,称孟村回族自治县,不久改称盐山县,沧州专署合并于天津市,庆云县归天津市辖;1961年,盐山、庆云分开,恢复原庆云县,属沧州辖;1965年3月,国务院重新调整河北、山东两省区划,从此至今庆云县隶属山东省德州市。
在庆云县官网上,没有关于庆云地名来历的说法。影响比较大的二个错误说法,一个是史记天官书说,一个是避朱棣改名说。
《史记·天官书》记载:“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见,喜气也。”可以说与庆云只有一个半字的关系。从来源上无任何关系,天官书讲天象,与地名无关。与史记强拉关系,不知何人所为?
元至元六年(1269年),无棣县东西分治,分为东无棣县、西无棣县。明洪武六年(1373年),因无棣于燕王朱棣的名字不合,因避讳将东无棣更名为海丰,西无棣更名为庆云。这种避王名讳的说法闻所未闻,避帝讳有,避王讳没有。
其实,庆云的嘉庆年间举人崔旭,在二百年前编修《庆云县志》时,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结论。明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析乐安州北地,置庆云县,隶河间府沧州,其省会为直隶,清因之。”“崔旭曰:无棣旧有庆云乡,明初因以名县。永乐避讳之说,后人附会,今以《明史》正之。”
崔旭,可以说清代庆云的明星。崔旭(1767-1847),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人,嘉庆五年庚申(1800)举人,崔旭出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述,作品有《念堂诗话》四卷、《念堂诗草》一卷(收入《晚香唱和集》第五册)、《津门百咏》(即《津门竹枝词》)、《津门杂记》,选辑《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编纂《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
崔氏为庆云望族,历代为官。崔旭之祖崔机,康熙武举,官江淮领运都司;其父崔大本,诸生;弟崔旸,举人,官甘肃安化知县。崔旭四子:长子光第,举人,官河南嘉县知县;仲子光典,举人,官河北故城县教谕;季子光簏,武举人,官陕西漳关厅巡检;四子光笏,进士,官江苏镇江知府、云南按察使,《庆云县志》卷一的参订者。
为地名附会风雅,写诗创文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地名来源不可不辨,当代那些为庆云地名来历胡编乱造的人,应该向清代的名士崔旭道歉鞠躬。
作者:学军,北京西城主任律师,溧阳史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多篇历史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