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嫁商人,六年无所出被休,沦落风尘;二嫁小连长,连生七子四女,丈夫成为称霸一方的“南天王”,她为广东发展出谋献策,落实政策,成为人人敬重的“广东之母”。
这位传奇女性,就是莫秀英,又称莫五姑,祖上曾经显赫,到父亲这一辈时,家中已穷困潦倒。
作为最小的女儿,莫秀英并没有得到偏爱,时常饥一顿饱一顿的,为了减轻家中负担,她很小就被寄养在外婆家,被外婆送去学唱粤曲,算是有一技傍身。
等到莫秀英14岁时,家里为她谈了一门亲事,那个年代的女性,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
莫秀英听从父母之命结婚,婆家做生意,家庭状况稍好一点,丈夫实则吃喝嫖赌,样样俱全,经常在外面赌输了,就回家打老婆。
莫秀英能吃饱穿暖,但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更让人难受,14岁的莫秀英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要经常被丈夫打。
她的妥协和退让,并没有换来婆家的怜惜,加上她六年没有怀孕,婆家都嫌弃她不能生育,很快便将她赶出家门。
莫秀英深知自己已没有家可以回,回娘家,家里不会愿意再多一张吃饭的嘴。她捡起自己小时候学过的粤曲,在青楼卖艺,因她唱得好,身段好,很快就有很多人追求她。
在众多追求者里,她偏偏挑选了一个毫不惹眼的人——陈济棠。
很多人问莫秀英为什么放弃那么多高官,选择这样一个小小的连长,他说:陈济棠相貌堂堂,不会是久居人下的人。
陈济棠当时已有妻室,为何要选择一个青楼出身的小妾呢,他的五哥陈维周能掐会算,指点他,莫秀英是十足的旺夫相,不能放弃。
陈济棠对此深信不疑,莫秀英进门后,他果然连升几级,有几次都阴错阳差逃过劫难。
等陈济棠升任团长后,曾有三次想休掉莫秀英,却很快陷入困境。从此,陈济棠笃信自己“大难不死”“官运亨通”都是莫秀英的旺夫命起作用,从那以后一心一意,不作他想。
莫秀英之前一直没有子女,嫁给陈济棠后,接连生下12个孩子,其中老五生下来便死去,还有11个孩子存活下来,原来不是她不能生,而是前夫不能生。
陈济棠官运亨通,从师长之位接替李济深主政广东,莫秀英这时作为陈背后的女人,提出了很多与民有利的政策。
陈济棠“治粤八年,确有建树”,广东,特别是广州的经济、文化和市政建设都登上一个台阶,广州一跃成为南中国的“首善之都”和繁华大都市。
市郊农民能经常把土货拿到香港去卖,然后“一头洋面粉、一头洋饼干,挑回家吃。”外人到广州,也常常惊叹于广州的物质丰富,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莫秀英更重视学校的建设,中山大学、中山图书馆都初建于那个时候。陈济棠成为蒋介石眼中的红人,被人称为“南天王”,他所在的广东,甚至隐隐能与南京政府分庭抗礼。
抗日战争时,陈济棠带莫秀英到香港避难,日本人想拉拢陈济棠,也是莫秀英告诉他,一定不能和日本人同流合污,不然就会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在莫秀英的提点下,陈济棠稳住心神,与日本人划出界限,无论如何不接受日本人的示好。
莫秀英并没有躲在丈夫的功劳簿上享福,她投钱做生意,所得都不为自己享乐,而是支持丈夫的工作,开办学校,赈孤济贫。
为方便人民交通,莫秀英投钱在海南建了一个秀英码头,极大方便当地出行。这位奇女子在1947年患病身亡,年仅47岁。死后陈济棠曾写诗百首,回忆她的音容笑貌。
至今,海南海口市又被称做秀英市,都是为了纪念这位“广东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