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爸
来源:雪妈说自闭症谱系
自闭症孩子不会说话的时候,大人迫切希望孩子能够讲话。
而一旦开口了,却又面临着新的课题。
比如语言机械,没有交流性;
无意识地喊叫,无视对周边其他人的影响;
说话直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对于大人来说,就像刚翻过一座山,又要蹚过一条河。
实属不易。
那么,当孩子在公众场合大喊大叫时,大人到底如何应对会比较合理呢?
01
大人要认清孩子
当下具备的能力
首先,大人要真实地、客观地、带着善意和觉察地,看见并承认孩子当下具备的能力。
这个能力,就是孩子的心智能力。
这个心智能力体现在“能不能听懂大人的话”,“能不能和大人交流”,以及“能不能恰当地识别和处理情绪”等等几个方面。
1
孩子还完全听不懂大人的话
如果孩子还处于完全听不懂大人的话,你告诉他“声音小一点”的时候,他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
那么,这个时候的提醒,或者制止,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最后往往演变成大人对孩子的呵斥,甚至上手打骂,最后孩子崩溃,大人一肚子委屈。
对于那些能量低的自闭症孩子,过多的提醒容易形成一种笼罩的禁锢,表面看孩子不说话了,但却并不是真的理解了妈妈的要求,只不过是感受到了妈妈话语当中的能量压制,最后不得不麻木顺从。
这就在无形中伤害了孩子的感受,因小失大。
所以,如果孩子喊叫对周边影响不大,可以先全然允许。
如果已经给别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或者父母自己觉得百爪挠心,那么,平静地带离是一个相对折中的办法。
不跟孩子较劲,也不跟自己较劲。
2
孩子已经能听懂大人的话
如果孩子已经能够听得懂大人的话,只是无法形成一来一回的交流,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尝试提醒孩子,包括做出“嘘——”的手势和动作。
孩子能够配合则好,不能配合的时候,再继续加强提醒的信号。
可以蹲下身子,轻轻在孩子耳边说“说话声音请小声一点哦”。
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的这种提醒处理,是离不开日常生活当中的铺垫和交流的。否则,当下突然地提醒,可能会激发孩子的情绪。
3
孩子已经能够和大人畅快地对话
如果孩子已经能够和大人畅快地对话了,比如高功能的孩子,那么在进入公共场合之前,可以提前预判并和孩子提前沟通:xx地方我们说话小声一些,xx地方可以自由讲话哦。
然后,也把这么安排的原因告诉孩子。
在这个前提下,当发生大喊大叫的行为时,稍微提醒一下,孩子就会自行调整。
如果孩子偶尔有点控制不住,或者带有故意捣乱的意味,也可以通过游戏力跟他互动。
——比比谁说话的声音更小,嘿嘿,我说话的声音,比蚊子的叫声还小呢!
——也许孩子会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主动配合大人的这种降低声音的诉求。
当我们能够认清并尊重孩子当下的能力时,处理这个课题就相对从容一些。
而当我们忽视孩子当下具备的能力,坚持认为这孩子就是有问题,就是在为难我,就是没事找事,那么,我们也就走入了“受害者剧情”当中,容易和孩子对着干,最后演变成一场亲子间的战争,那就得不偿失了。
02
做什么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带着什么心态去做
其次,除了孩子这边的不同能力对应的不同处理方式之外,大人这边的课题也是极其重要的。
我们在前面提到了“平静带离”,“适当提醒”,“提前沟通”以及“通过游戏力化解”等方式方法,可是,很多家长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却很容易动作变形,容易擦枪走火,最后依然是以“战争”的形式收场。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处理“大喊大叫”这个课题的时候,我们大人有时候过于在意“方式方法”,以及过于“紧盯孩子”,而忘记去看见最重要的一个人,也就是这些方式方法的执行者,——我们大人自己。
我们自己并不是一个AI程序,不是一个机器人,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一个灵魂个体。
正因如此,我们在执行方法的时候,往往带着不同的心态,甚至带着执念,带着预设,带着一种“不如我愿我就不让你好受”的愤怒。
而这些,很容易让所有的方式方法失效,陷入到无效解决问题当中。
所以,做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带着什么心态去做。
1
“平静带离”的重点在于“平静”
我们在“平静带离”的时候,关注点不在于“带离”,而在于“平静”。
在于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和自己的情绪调控。不让自己掉进情绪的旋涡里,全过程都能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自体稳定;
2
对“适当提醒”的结果持开放态度
当我们“适当提醒”的时候,不是一种焦虑的投射,也不是一种愤怒的控制,更不是一种打压和斥责。
我愿意带着爱意去看见孩子“这个人”,而不是盯着孩子的行为“这个物”。
人永远大于物。
你愿意配合我,这很好。
如果你暂时做不到,那也没关系。
我对我的提醒所产生的结果,持有一个开放的态度。
妈妈有办法,妈妈觉得你的需求很宝贵,妈妈不会牺牲你的感受去迎合任何东西,妈妈会试图找到“你的需求”和“公共规则”的一个平衡。
如果实在找不到,我永远都选择把“你的情感需求”放在第一位,妈妈相信你会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主动实现这个平衡。
我的提醒,不是给你投下的魔咒,而是善意的邀请和祝福。
3
当我们“提前沟通”的时候,也同样带着善意。
把“不能够做xx”放在前面,把“能够做xx”放在后面。
比如告诉孩子,“展览区不可以太大声说话哦,因为可能影响别人,让他们不能安心地看展。
但是到了走廊里,或者餐厅里,还有门厅里,就不需要刻意小声说话了,因为这些地方不会对别人的感受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实在想说话的时候,就可以走出展厅,到走廊里来哦”。
我们的提前沟通,不是为了禁锢他,而是为了传递给他:
规则之外,永远都有自由。
规则不是为了伤害你,而是另一种形式的保护。
保护别人的感受,也是在保护你的感受。
4
用“游戏力”的时候,营造轻松氛围
当我们调用“游戏力”的时候,依然需要营造一种广阔而轻松的氛围。
游戏≠游戏力。
游戏是一种形式,游戏力则是这种形式背后的感受和情怀。
我通过这种形式把我的想法展示出来,你接住了,那最好不过;你接不住,那不是你的问题,也许只是需要我换个形式罢了。
如果连游戏都成了伤害孩子的一把刀,那么我们就要放下游戏,而不是苛责孩子。
03
说到这里,有心的你也许会发现:
大人自己的觉察和调整,才是帮助孩子改善行为的根本所在。
甚至超越了方式方法本身。
就像买了一堆名贵的纸和笔,却并不意味着就能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和行云流水的书法。
因为人这个主体,才是核心。
那么,为何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行为课题时,会突然失去真正的看见,以及爱孩子的能力呢?
明明“懂了”,为何“做不到”呢?
因为曾经的我们,也遭遇过当下我们的孩子面临的困境,也被忽视或者伤害过。
这种忽视和伤害,就像一块布,盖住了我们曾经具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