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奶豆爸爸~
老话说: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但,什么是“爱子”,什么又是“成材”?从古至今,或许都没有一个人人满意的标准答案。
但我想,每一个孩子都有与众不同的生命底色,他们的人生其实本不该被父母定制。
2012年2月,有一段视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视频中,一个小男孩只穿着短裤,在纽约零下13度的暴雪天气里奔跑。
画面之外,还有一个男子的声音,不断的督促着“快跑”。
这两人,一个是后来被大家称为“裸跑弟”的何益德,另一个是卷入舆论风口浪尖的“鹰爸”何烈胜。
随着视频爆火,争议也如影随形。
有人骂骂咧咧,直指父亲何烈胜是极端教育,太过冷血,不配当爹。
也有人质疑,觉得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炒作,博人眼球罢了。
如今多年过去,当初那个在雪地里奔跑的小男孩何益德,经历着怎样的人生?
他又是否按照着父亲何烈胜构建好的剧本,演好小说男主一般的传奇故事呢?
接下来,咱们一探究竟。
01.冰冷的童年
何益德于2008年出生,小名多多,那一年,爸爸何烈胜40岁,这是他第一个孩子。
人至不惑,天降爱子,本是一件喜事,可何烈胜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多多出生时才7个月,只有三斤八两,是早产儿,伴随着一系列的疾病,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两个多月,才脱离危险。
医生诊断说,可能是脑瘫或痴呆儿,也许活不过3岁。
这样的结论,无疑对何烈胜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好在他并没有俯首认命,决定不管付出怎样的代价,都要让孩子健康长大。
后来何烈胜听说冷水可以刺激大脑,便去买了塑料游泳池。
通常婴儿的游泳温度在40度,可何烈胜却偏偏把水温降到25度。
多多在水里被冻的脸颊发紫,夜晚大哭不止,家人都觉得何烈胜太过胡闹,可他仍旧专横执拗,充耳不闻。
幸运的是,坚持到第五天的时候,多多的面容变得红润,吃饭和睡眠,都开始好了起来。
看到有利好的情况出现,何烈胜更加坚定这样的训练方式。
到后来,何烈胜给儿子多多逐渐增加了训练量,除了日常的游泳、按摩之外,还涉及了识字、分辨颜色等关于大脑开发的课程。
四岁那年,何烈胜一家在美国旅居。
当时正值中国农历新年,纽约飘起鹅毛大雪,积雪厚达8英寸,室外温度一度低到了零下十三度。
可尽管如此,何烈胜还是把被窝里的多多,早早的拽了起来。
而在网上曾引起轩然大波的雪地奔跑,就是那时拍摄的。
在镜头里,多多被冻的瑟瑟发抖,不断央求爸爸可以抱抱他。
可对此,何烈胜却视若无睹,并不断地督促他继续训练。
有网友评论说,比起一个父亲的冷漠来说,寒冬腊月的冰天雪地,又算的了什么?
可事实上,何益德的“冰冷童年”,并未在网上纷扰、指点的嘈杂中,就此停歇。
相反,愈演愈烈。
02.被定制的人生
按理说,孩子体弱多病,用点极端手段,也能理解。
但对于何烈胜来说,他的出发点和我们所想却大相径庭。
有次陈鲁豫采访他:“如果何益德一出生是个健康的小孩,你会不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教育他”?
何烈胜干净利落的回答说“不可能”。
因为出生前,多多的人生,就已经被他写好了剧本,免不了全盘操控的剧情。
在何烈胜看来,有些父母打着爱与自由的名义,任凭孩子成长、放弃对孩子的管理,是一种不负责任。
而他,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带着这份笃定,他全权接管了儿子多多的生活,把所有一切都纳入了训练之中。
日常生活里,除了智商与情商的锻炼之外,还夹杂的有体商、德商、胆商、灵商等一系列稀奇古怪的东西。
有次过春节,何益德跟着爸爸去校长家拜年,结果进门时忘了问好,何烈胜一怒之下,当场惩罚儿子100个仰卧起坐。
多多一边哭、一边做,校长在一旁打圆场,几次劝说,但何烈胜仍旧不依不饶。
在他看来,儿子的行为不符合他的“德商”训练。
离谱,大写的离谱。
就连吃饭这些小事,都在何烈胜的训练之内。
多多有一阵子不喜欢吃苦瓜,于是何烈胜打着锻炼儿子“胆商”的名义,不仅自己下厨做了一盘凉拌苦瓜,还让多多妈妈又炒了一盘苦瓜,双瓜齐下,要求儿子必须吃完20片苦瓜,才能继续吃饭。
这种近乎于残酷的鹰式教育,早早扼杀了一个孩子的天性,也剥夺了一个孩子应该享有的快乐童年。
不过与此同时,却也让外界看到了一个分外漂亮的个人履历。
2020年4月,何益德登上《一站到底》的节目,也让大众看到了他的别样人生。
1岁徒步暴走,2岁攀登南京紫金山,3岁雪地裸跑,4岁参加国际帆船比赛,5岁开飞机环绕北京野生动物园一圈,6岁写自传出书,7岁连续三次穿越新疆罗布泊,8岁考入南京大学……
这份华丽的简历有多长,外界的质疑就有多猛烈。
比如其中所说的开飞机,只是在教练陪同下的体验飞行,还有考入南京大学,也不是全国统考,而是继续教育学院的自考……
总之,近乎于小说男主的完美人设背后,总免不了坑坑洼洼与人声鼎沸。
03.如今的“裸跑弟”怎样了呢?
关于“裸跑弟”何益德的争议,似乎从来都没有停歇。
2023年,他接到了英国剑桥大学的博士后入站申请录取通知书,将去往剑桥学习自己的博士后课题。
但有网友发现,这份录取通知书上写着,项目培训周期是从23年的4月16日到4月22日。
一时之间,涟漪再度被激起。
不少人发出质疑之声:仅仅7天的博士后,到底有多少水分?
其实,对于何益德的辉煌履历,我实在不想过多赘言,更不想继续揣测其中的真假。
只是想跟大家聊聊,何益德的爸爸何烈胜所崇尚与践行的“鹰式教育”,到底能不能效仿。
所谓鹰式教育,就是像老鹰教会幼鹰飞翔那样,狠心把他们赶下悬崖,当幼鹰急速坠落时,出于本能会拼命拍打翅膀,从而就掌握了生存的基本本领。
然而,何烈胜的教育方式却与老鹰教幼鹰飞翔,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一个是放手,另一个是掌控。
所以,在何烈胜的教育历程中,有太多的拔苗助长,有太多的固执己见,也有太多的自我意志,却唯独缺少了一个孩子作为孩子,本该拥有的灵魂。
也许在未来,何益德仍旧会拥有吃穿不愁,亦或者大富大贵的人生。
但我想,在那些被极端掌控的经历背后,他或许也装满了想要倾诉的委屈与心酸,也在无数个黑夜辗转难免。
其实,父母教育的本身,并不是让孩子收获多大的成功,而是辅助他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如此,就好。
在这里,想对那些对孩子未来充满焦虑的家长分享一句话:
孩子慢慢长大,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