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旬,远在沙特的国王大学网球馆里五星红旗挥动,在女子网球选手协会(WTA)年终总决赛现场,不少球迷为支持中国“一姐”郑钦文而来。
“感谢郑钦文巴黎奥运会夺冠,这让我感觉到中国的网球氛围变得越来越好了。”在武汉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武网”)时,现女子网球世界排名第一的萨巴伦卡如此说。
郑钦文在WTA年终总决赛颁奖仪式上。来源:新华社
氛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人流量。如果说今年中国网球公开赛沾了国庆假期的光,那么武网、上海网球大师赛、广州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广网”)几乎满场的观众则说明,中国球迷对网球的热情空前。10月下旬举办的广网,比赛开赛前一周半决赛和决赛门票已销售一空。
10月,2024年广网在南沙国际网球中心举行。
“网球热”并非偶然,中国网球近年来的发展提速,得益于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2024年更是中国网球的丰收年,奥运赛场突破连连,网球赛季人潮涌动,观众对网球的热情持续高涨。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WTA巡回赛之一,广网已历经20年发展。为迎接明年十五运会网球群众组赛事的到来,广网举办地——南沙国际网球中心正在加紧升级场地,届时全国业余网球高手们将在此享用世界级赛事的设施与服务。
国内网球迎井喷式发展
中国赛季数据频频刷新
9月,网球进入了亚洲赛季,大量的赛事陆续在亚洲举行,中国更是占据了其中的大半。9月至11月初,国内几乎每周都有网球赛事举行,这段时间被称为“中国赛季”,其中不少赛事级别相当高。
据统计,今年中网、上海大师赛、武网、广网的观众人数与门票收入均达到历史新高。
据统计数据,今年中网票房总收入超8000万元,较去年上涨60%;今年武网门票单日销售量和累计销售量均创历史新高,累计票务销售2500余万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88倍,累计入场观众超18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80%;今年广网的总票房是去年的3倍,其中南沙本地人占了近半比例。
其间,中国球迷可以在家门口看到世界顶级球员,享受网球观赛带来的快感。更重要的是,这些在中国举办的赛事为中国球员带来了难得的抢分机会。
今年,中国球员频频取得历史性的突破。9月24日,中国男球员商竣程、张之臻史无前例地分别在两项赛事中冲击冠军;在中网,蒙古族小伙布云朝克特一举打进了四强,刷新了中国球员在这项赛事中的最佳战绩;在武网,郑钦文与广东姑娘王欣瑜双双打入四强,历史性地在WTA1000赛的半决赛中上演中国德比。
事实上,在巴黎奥运会后,网球运动在国内迎来井喷式发展。不少网球培训学校咨询电话不断,网球服装与装备的销量大幅上涨。正在进行的中国赛季,越来越多的球迷买票到现场为中国选手欢呼呐喊助威。
2024年南沙区中小学生网球比赛
“这氛围对我在现场打球是一件好事,因为观众多的时候,球员会更有激情去比赛、去奋斗。”郑钦文在接受采访时不止一次表示,如果没有球迷现场支持,她可能很难走到今天。
“现在大家都慢慢知道了该如何去训练、比赛,大家的状态都慢慢好了起来。”目前中国男网“一哥”张之臻总结说,“这要感谢一代代网球人的探索,我们可以慢慢地去完善自己,慢慢地去超越历史。”
老将张帅在广州拿到她在广网的第四个冠军,她说:“广州对我而言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广州乃至广东都有很好的网球基础和氛围。”
张帅(左)在2024年广网夺得双打冠军。
相比之下,现在的球员是幸福的。巡回赛就在家门口,她们可以得到资格赛的参赛机会,拿到赛事颁发的外卡,这都为她们站上世界舞台提供了更多机会,也让她们的发展道路变得更加宽阔。到了郑钦文、王欣瑜这一代球员,家庭会给予她们更多成长的支撑,通往职业球员的道路不再是狭窄的。
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白喜林认为,改革开放富起来,大家眼界更加开阔,更多家庭有能力、有意愿支持孩子练习网球,使这一昔日的“贵族运动”慢慢走入千家万户,也令网球运动员有了更多元化的培养方式,个人、社会和国家共同发力并与国际接轨,通过多年探索与发展,逐渐培养出了一批颇具潜力的年轻球员。
中国新一代球员昂扬向上的表现,进一步激发了中国球迷对网球的兴趣,也让更多的人走进球场观赛、拿起球拍运动。
低调走过20年的广网
这波热潮中尝到了甜头
大量高水平赛事的举办,有利于高水平球员连续参赛,对于赛事的宣传推广、商业价值提升、拉动消费增长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家住广州市番禺区的林女士,特意购买了广网女单1/4决赛当天的门票,“这是高水平比赛最集中的一天,绝对是最划算的。”林女士在看台上还接住了丹尼洛维奇在取胜后击出的幸运签名球,在她看来,广网胜在球场不会特别大,可以近距离地看球,能更好地感受到职业球员击球的球质,这是区别于大球场观赛的独特体验。
今年10月,丹尼洛维奇在南沙夺得广网女单冠军。
从2013年开始看广网的广州球友Emma表示,广网从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到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再到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她都有去现场看球,在她看来,广网可以更容易要到球员的签名和合照,参与感特别强。
广网作为WTA250赛事,无论积分和奖金还不是特别高。但这两年国内其他网球赛事时有取消停办,但广网却低调地走过了20年。广网没有把大笔预算投在动辄数十万美元的出场费,相反以让赛事自主生存为目标,并且在今年迎来了一份纯商业合作的赞助合同,也在这股网球热潮中尝到了甜头。
“今年热度超出预期,不仅体现在人数上,还体现在观众的消费意愿上,特别是赛事周边产品的销售增长迅速。”中网赛事总监张军慧在接受采访时曾感慨说。
网球赛事对于经济消费的带动在赛事月里效果显著,各大赛事通过运营新玩法,尽力挖掘文体旅融合发展潜力。
今年走入20周年的广网同样发掘出自己的新玩法。广网首次推出了吉祥物“琪琪”,并且推出了以吉祥物为主题的各种周边产品。
“琪琪”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省级非遗“南沙黄阁麒麟舞”。
广网赛事运营总监雷力告诉记者,日常还有中国香港的多个民间俱乐部会不定期组团到南沙打球、休闲和度假。这些活动对盘活南沙周边经济起到了助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明年十五运会的网球群众组赛事正是在南沙国际网球中心举行,届时整个园区从拥有18片符合国际标准的网球场提升至27片。在观众容纳量方面,除了原有的2500座室外中心球场之外,有8000个观众席的室内多功能网球馆将投入使用。
来自全国各地的业余网球高手们,将在这里与世界级球员享用同样的基础设施和赛事服务,他们也将通过南沙进一步了解广州乃至大湾区。
网球热也让城市与赛事形成了共生共赢的良好互动。广州以高质量赛事为抓手,为城市文旅赋能,也为当地体育文化发展提供动力。
广网深入区域辐射城市
国际化办赛有较好基础
从2004年雅典奥运会李婷/孙甜甜拿到中国第一枚网球奥运金牌,再到郑钦文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女单夺金。时隔20年,两枚奥运金牌对于中国网球发展的带动无疑是巨大的。
国际网联(ITF)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参与网球运动的人口有8718万人,中国以1992万人成为全球网球参与人数排名第二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占全球总网球人口的22.9%。同时,中国网球场的数量也为全球第二,达49767片。
广东省网球协会秘书长黄华文感触特别深,网球在广东本来群众基础就不错,这一年内热度提升尤其大。
广东省网球协会在过去的4年间,与香港赛马会合作,面向大湾区6岁至9岁的网球零基础儿童提供培训至今已超3000人。每年都在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网球排名赛,今年已经举办了5站,广州站的报名人数就超过了1000人。
“广东省的青少年和群体网球发展非常好,而广州特别是南沙、黄埔和越秀区的网球发展很快。”黄华文表示,南沙依托赛事在网球群众推广上做得相当出色。
“我是广州人,每年广网都会去看,从看台到球场,广网见证了我的一路成长。”广东球员刘乐怡小时候还在广网看张帅比赛,现在已经能在职业赛场上和对方交手。
广网赛事总监、钧泰体育董事长邱燕山介绍:“我们在引进赛事的同时,也在不断培育本地市场,全年举办包括广网、ATP挑战赛等国际国内职业赛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青少年赛事,创建国际化的网球培训机构钧泰国际网球学院,多举措推动网球发展,同时像呵护小孩一样去关心它每一步的成长。”
网球运动的高质量发展,重在人才,未来在少年儿童。在中国网球协会“小网球工程”的指导下,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在南沙区内12所幼儿园开展公益培训,打造网球特色幼儿园。
经过系列推广,如今南沙国际网球中心培育的低龄网球人口大幅度增加,2024年达到286人,同比增加236%;启蒙班学员呈低龄化,3岁学员为26人,4至6岁为181人,6至8岁为79人。
据广州一位资深网球从业者透露,从2001年九运会后,广州便开始举办中小学生的网球赛事,且每年的报名人数都在增加,今年“市长杯”中小学生网球公开赛报名还没有结束,报名人数已比去年超出200多人。
就在10月底结束的广州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比赛也有超过30个俱乐部、近400人参赛,“由此可见,目前在广州网球的发展中,社会力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整体普及面相当广。”
历经20年,广网深入区域、辐射城市,普及网球运动、推动文旅融合,真正普惠于民、扎根做实事。网球是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的一个项目,广州以广网为抓手,趁热进一步擦亮网球城市名片,正在大步前行。
小南带你看
从南沙出发,成为全球模范工厂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院士到访南沙!
来源:南方日报
图片:罗仲贤、刘伟、广州钧泰体育
编辑:林春萍
校对:武姣姣
二审:梁思静
终审:黄增才
签发:齐华伟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