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死日本天皇的亲戚,让日本众多首领都闻风丧胆的人,他究竟是谁
无所而不能
2024-11-15 18:18山西
电影《平原游击队》里,主人公李向阳智勇双全的形象特别深入人心。实际上,这个银幕上的英雄是有原型的。
他被人称作“中国的夏伯阳”,在那时的冀东地区,他的名字无人不晓,大家都亲切地喊他“包队长”或者“包司令”。
有这么一位被叫做“包司令”的人,敌人一听他的名字就害怕。他还活捉过日本天皇的表弟呢,就因为这个,他成了日本天皇指名道姓说“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中国将领。
这个“包司令”到底是何方神圣啊?他又有着啥样的传奇经历呢?
【“蒲城愣娃”——包森】
在蒲城县乡亲们的印象里,包森瘦瘦的,个头不高,脸黑黑的,性子还有点急。
乡亲们记得,包森打小就是个性格很倔的孩子,要是他认准了啥事儿,就是拼了老命也得做成。
包森他家在陕西蒲城赵家村呢,虽然到他爸这辈儿家里条件比以前差多了,不过他还是受到了不错的教育。
16岁的时候,包森在学校举办的追悼李大钊的会上,很气愤地批判北洋政府干的那些坏事。演讲时,他特别激动,话也说得很犀利,不知不觉就流下了热泪。
九一八事变之后呢,包森对国民党“不抵抗”的政策那叫一个特别愤怒。他就领着同学们到处去宣传抗日救国的想法,号召大家团结起来一块儿抵抗外敌。
没想到啊,包森这么做却被国民党拼命阻挠。包森就想不明白了,大家都是中国人,不去打外敌,咋还阻拦抗日的事儿呢?
包森和同学们一气之下砸了国民党县党部的牌匾,学校呢,为了保全自己,还想讨好国民党,就把他们给开除了。
包森和同学们遭遇这样的不公,心里肯定不服气啊。可学生的力量怎么能跟国民党比呢,根本没法抗衡啊。最后,军警就把他们无情地撵出了校门。
“包森啊,那可是个啥都不怕的人呢,就没见他有怕过的东西。那时候啊,他晚上出去闹革命,提个灯笼,背上把镰刀就走了……”乡亲们回忆着说。
1932年4月的时候,国民党的重要人物戴季陶到西安去视察教育工作。在会上呢,戴季陶一个劲儿地鼓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还有“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戴季陶本以为自己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能鼓动人心呢,可哪成想啊,话才说了没几分钟,台下就全是鄙夷的声音了。
戴季陶不甘心就这么失败,还接着演讲呢,想把局面稳住。可台下的学生才不会被他那些歪曲事实的话给糊弄住呢。学生们一个个满腔怒火,都要求戴季陶别再说了,赶紧下台。
就在这个时候,包森一下子冲到最前面,大声喊道:“打倒国民党的反动政府!打倒狗委员戴季陶!”
包森一喊,学生们都跟着响应,捡起地上的石头、木棒之类的东西,追着戴季陶就打。
戴季陶一下子就被吓得魂都没了,瞅着局面越来越失控,急忙躲到后台去了。包森和同学们可没打算就这么算了,他们一路追过去,最后让戴季陶灰溜溜地从现场逃走了。
这时候的包森,已经成为一名令人敬仰的共产党员。他由于参与革命活动,被国民党当局抓进监狱两次,一直到1936年快结束的时候才出了狱。
【活捉天皇“表弟”】
1991年,有个不一般的人来到盘山烈士纪念馆,这人叫冢月正南,是个日本老兵。他在战斗里侥幸捡回条命,这次专门来这儿拜谒包森的。
当年,冢月正南待的那个日军小队,正好碰上了包森指挥的13团。最后啊,除了两个日军靠装死,还有一个回城报信的日军活了下来,其他的都被包森给消灭了。
冢月正南就是那少得可怜的幸存者中的一个,就这么着,包森的传奇故事开始了。
1939年4月的时候,包森挑了7个战士,躲在一个村子里搞侦察任务。快到中午了,从西边过来的三个人让侦察员马兰田给留意到了。
没别的原因,就因为为首那人的长相,马兰田瞅着瞅着就觉得特别眼熟,仔细一瞧,才发觉,那人竟然是咱们党的同志王振西呢!
马兰田心里直犯嘀咕,王振西不是好几个月前就被日本鬼子抓走了吗?他咋会在这儿冒出来呢?
怕打草惊蛇,他悄悄地给同伴使了个眼神。同伴们也看到了王振西,大家心里虽然很吃惊,可还是装作很镇定的样子,继续干着手里的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