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选期间特朗普多次谈及关税问题,称一上台就要对华所有产品征收60%的关税。考虑到他在上一任期主动挑起贸易战,这句狠话恐怕真的会在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成为现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现在特朗普还没上台,美国国会的议员们就已经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遏华念头,对华贸易战已经初见端倪。

据观察者网11月15日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 主席、密歇根州共和党籍众议员约翰·穆莱纳尔提出一项法案,该法案旨在废除中美之间维持了20多年的正常贸易关系,他与参议院中的“对华鹰派”一道,试图使两国经济脱钩。

该法案将对中国的进口商品设置至少35%的关税,并允许关税提升至100%,同时赋予美国总统在五年内分阶段逐步实施这一变化的权力。该法案还将取消对来自中国的低价值货物的最低豁免待遇,即价值低于800美元的货物可免于进口关税、税费和严格审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案一旦落实,中美之间的正常贸易定然会受到极大影响,和脱钩的差距也不算太大了。毕竟就算中国企业再有成本优势,在最高100%的关税面前也是徒劳的。更何况100%的关税还远不是上限,如果这些国会议员认为100%的关税也不够,那他们也可以像拜登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那样,把关税加到200%。

实事求是地讲,对华加征关税的做法在美国国会内部早已被提及多次,各派议员的分歧不在该不该对华加征关税上,而是在对华加征关税的力度能不能再大一点上,都在铆足了劲比拼谁的方案对华更加强硬。已被特朗普提名为国务卿人选的卢比奥就曾表示,给予中国和美国最亲密盟友同样的贸易优惠,是“最灾难性决定”之一。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包括特朗普在内的美国政客动辄拿贸易逆差、制造业流失说事,竭力塑造这样一种理念:如果当时没有放任制造业转移、没有对中国放开贸易的大门,那美国不至于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属于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美国制造业流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本质上还是美国本土制造业的盈利已然不足以匹敌金融资本。它先是转移到了日韩,后转移到了中国,现在又有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趋势,但就是不会按照美国议员的想法回流到美国。

而美国靠舍弃利润率不高的制造业,通过印美元的方式从中国这里获得了大量的实物产品,这一点被美国议员们有意识地忽略了,故意塑造出一种“受害者”的形象。过去几年时间美国严重的通胀已经为加征关税敲响了警钟。

至于靠加征关税来解决问题,更像是一种政治口号而非实际行动纲领。据美国税收政策中心的分析,若特朗普按照竞选期间的关税主张行事,那么2025年这一年时间,美国家庭的平均税负将增加2940美元,税后收入下降2.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现象不难解释。加征关税后,美国本土造不了的东西还是造不了,该进口的仍然需要进口,所以美国消费者需要自己为加征的关税买单,特朗普此举其实是变相地对美国民众加税。更何况就算制造业成功回流,特朗普的任期只有四年,也等不到美国国内产业规模提高到可以自给自足的那一天。

总而言之,有些事情是不以坐在白宫和国会山里的政客的意志而转移的,办不到就是办不到。以拜登为例,他花了四年时间也没能让美国制造业回流多少,这难道是他不想做吗?美国当下所面临的困境,不是特朗普靠加税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