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相信昆明许多上早班的打工人都被“堵”在了路上。一看新闻,原来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昆明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李强就深化区域合作提出四点建议,其中第三点:三是深化融通建设,深入推进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强在政策、法律、监管、规则、标准等领域“软联通”,努力提升跨境支付、本币结算便利,积极打造更多跨境合作示范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方决定面向湄公河五国颁发“澜湄签证”,为符合条件的商务人员审发5年多次来华签证。
这一决定意味着什么?为何是逆境中翻盘的希望?昆明到底又收获了什么呢?
签证便利性的提升
首先,湄公河五国指的是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而通过颁发“澜湄签证”,符合条件的商务人员将享受到更长的签证有效期(5年多次)和更长的停留期(最长180日),这就意味着他们来中国将更加便利和灵活。
商务往来的增加
其次,签证政策的放宽将促进湄公河五国与中国之间的商务往来,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这些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额和投资额将稳步增长。
旅游业的促进
商务人员来到中国必定需要衣、食、住、行,而这一政策也可能间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因为更长的签证有效期和停留期将吸引更多游客来中国旅游。
而从国际形势的角度分析,远洋之外的美国大选刚刚结束,特朗普成功上任,势必又会掀起一阵贸易大战。在这种形势下,区域合作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颁发“澜湄签证”,中国将进一步加强与湄公河五国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
而我为什么说这是逆境中翻盘的希望呢?
首先,这个逆境指的是云南的逆境,只要你生活在云南,近几年最明显的感受一定是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而从数据上也能直观的感受到,首先是GDP增速下滑,尤其是2024年前三季度,GDP增速仅为3%,在全国31个省市中排名垫底。这一增速相较于过去云南作为西部开发样板的辉煌时期,可谓大相径庭。
紧接着的便是投资疲软,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云南的投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房地产投资,近年来呈快速下跌趋势,2024年1-9月,云南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8.7%,降幅居全国前列。此外,基础设施投资也同比下降11.4%,其中交通领域跌幅更是高达27.5%。
随着带来便是消费市场低迷,受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的双重夹击,云南的消费市场也呈现出低迷态势。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明显下降,高档商场人流稀少,而便利店和地摊经济反而火爆起来。消费降级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云南经济的两大支柱:旅游和地产,现在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再加上外贸形势严峻,缅甸因国内局势动荡导致重要口岸相继关闭,直接影响了双边贸易往来。同时,云南的出口商品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农产品为主,缺乏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使得外贸增长后劲不足,整体经济更是难上加难。
而“澜湄签证”乃至日后东南亚口岸的建成,对云南及澜湄区域的经济、贸易、人文交流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这里先不说是否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至少方向是明确了,就像人处于绝望的环境中,都渴望得到一丝希望一样。
那么昆明到底又收获了什么呢?
吸引外资和投资。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澜湄签证政策的便利化无疑将成为吸引澜湄区域国家投资者的强大磁石,为这座城市注入源源不断的外资活力。与此同时,东南亚口岸的落成与完善,将进一步凸显昆明的地理优势,将其打造成为澜湄区域国家眼中的投资热土与首选之地,为昆明吸引外资与投资铺设更加宽广的道路。
促进产业升级。而随着澜湄区域合作的深入,昆明可以借此机会引进更多先进的产业和技术,推动本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利用澜湄区域国家的资源和市场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如旅游、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
促进旅游合作。昆明作为云南省的旅游中心城市,可以借助澜湄区域合作的机会,与澜湄区域国家开展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澜湄签证和东南亚口岸的建成将促进昆明与澜湄区域国家的贸易合作,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昆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而言之,眼前的机遇无疑为昆明铺设了一条通往成为新型包容性国际化都市的康庄大道。然而放眼当下,昆明若要真正踏上这条光明之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做实事为百姓谋福利,还需脚踏实地、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