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云芳(澎湃新闻副总编辑)
来源:“青年记者杂志”微信公众号
导 读:
如何让具有情绪价值的内容发挥宽解、温暖和启发的作用,而非一味迎合,需要媒体保持初心。
前一阵子,一起极其恶劣且受害人众多的拐卖儿童案经多次开庭后宣判,引发了舆论和受众的高度关注。受众明显对各种细节、花絮很感兴趣。比如,被告人的照片广为传播,同时附带一些评价,如“三角眼一看就充满阴鸷” “眼神中不是悔罪,而是想着当年怎么没有弄死报案者”。对于受害人,也颇多关注其举止细节,如进入法庭前向媒体及围观者挥手,主动牵起了另一个当事人的手。至于案件的进展和焦点、法律的规定与流程,被告人的作案动机及行为养成路径,公众似乎不太关心,媒体关于这方面本就不多的报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显得有些冷清,并迅速被淹没在信息洪流中。
笔者也注意到,在如今的案(事)件报道中,介绍案(事)件最新进展或者正反方争议交锋,远不及把之前已经反复报道过的案件过程旧文重发一遍,或者把涉事人员的言行细节放大传播获得的关注多和流量高,这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尤为明显。
还有一些热点事件,受众对当事人的容貌身形、热传的隐私细节兴趣十分浓厚,但对事件本身的是非曲直不那么关心;对于一些事实存疑、争议很大的事件和人物,受众对复杂的调查流程、证据辩驳感到乏味,反而更愿意听信一些“阴谋论”“棋子论”观点。
受众及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这种情绪价值需求倾向,极大牵引甚至倒逼着媒体的报道方向。观察媒体的社交平台账号,也能明显看出这种倾向。
不少媒体的社交平台账号,无论是公众号、微博号,还是抖音号、视频号,发布的内容很多不是自家采编、发在自家载体上的严肃内容,而是将网上备受关注或者已广为传播的各类特别故事、催泪细节、出格言行、戏谑段子、离奇案(事)件拿来进行改写、编排、剪辑,然后再加工一个极具情绪激点或者痛点的标题发布。还有一些操作套路是,就热点、争议话题搞投票、知识问答,以便吸引、娱乐、互动受众。基本就是什么热度大,就拿什么来拼盘上菜。有论者调侃这种现象为:媒体不再“开火做饭”,而是为公众提供“预制菜”。
媒体尤其是媒体的社交平台账号发布的另一类越来越多的内容,是关于平台上网红的是是非非、昔事今况,是明星大V各自粉丝的对喷、互黑。这些内容源于平台,在算法的推荐加持下,达成了三方“欢喜”:受众获得了情绪价值,媒体账号获得了粉丝或转赞评,平台获得了活跃度。
当然,机构媒体运营社交账号,推送大量迎合受众情绪价值的内容,便于将自己打造成第三方平台上的“大号”,使其成为机构媒体自有平台外的另一个重要传播端口。
笔者看了国内几个粉丝数外显的社交媒体平台,发现媒体的账号粉丝数很抢眼,冠亚军中有不少是媒体,粉丝数前十或者前二十中也多有媒体账号。对比了一下国外的情况,以美国社交平台X(即Twitter)为例,粉丝数前20位的只有两个媒体号,排名比较还靠后,分别是第17位的“CNN突发新闻”, CNN的大号还靠后点,排在第20位。粉丝数前50位里,还有3家媒体,排名第24位的纽约时报、排名29位的“BBC突发新闻”,以及一家体育类媒体ESPN。X平台上,粉丝数位居前列的多是一些名人账号,诸如亿万富翁、政界名人、娱乐体育明星,或者一些流量大户的垂类机构,如体育机构等。
媒体一味或者过多提供情绪价值内容,对权威性和公信力会造成一定影响。如今受众接触、认知、评价媒体,更直接更普遍的渠道是通过媒体开设的各种社交平台账号。媒体的社交平台账号如果发布的都是各种拼盘、梳理、整合类内容,都是各种情绪价值内容,其中还不乏撕裂、口水之类,且时不时会失真、反转,这必然会挫伤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靠什么塑造?首要的当然是靠提供事实价值、真相价值和意见价值。试想,重大事件发生、悬疑争议产生后,在社交媒体平台、各类个人账号众说纷纭、真假难辨、一片迷雾时,受众能够在媒体的平台或账号上找到最及时、最准确、最核心、最全面、最服众的信息和观点,那么媒体自然会成为受众的信赖和依靠,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也会水到渠成。
情绪价值的内容,对于媒体来说,更多是调剂作用。其实,媒体一直都有提供情绪价值的形式,报纸有副刊,广播有夜聊,电视有综艺,到了新媒体时代,媒体还有各种“早安”“晚安”“夜读”等内容。这类内容有利于增加媒体内容的丰富度,提升媒体的读者黏性。但如何让具有情绪价值的内容发挥宽解、温暖和启发的作用,而非一味迎合,需要媒体保持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