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在北海道安静的旭川市春光町,近邻日本陆上自卫队旭川驻屯地,有一所比较特别的纪念馆,叫做北镇纪念馆。对普通市民和游客而言,自卫队或许算是比较有距离的存在。单看纪念馆名字,应该大抵会和我一样,即便初次接触,也能十有八九地猜出“在北方镇守驻扎”之意。在这里,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旧日本陆军第7师团和主担北方防卫的屯田兵的“前世今生”。

抛开战争、政治等要素,我个人倒是比较肯定日本这样的做法,因为,为过去修建资料馆,打造纪念设施,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重视,也是以开放的姿态向未来输出记忆。20世纪以来,日本先后关联过几次战争,军事和部队一直都是其历史构成的重量级部分。因此,探访其中经脉,不失为一种多样化视角的沉浸学习。我相信,和其他参观过的大多数人一样,纪念馆的确不单纯只是物件的展出,也绝非一个能够有说有笑走过的博物馆。我也关注到,曾到此一游的日本网友留言称,驻足这里,和日本过去阴暗的历史正面面对,是一种令人心安的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7师团的前身是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为开拓北海道并兼具防卫目的派驻的屯田兵。以此为母体,第7师团于1896年正式编制成立。因其角色和镇守位置,也被当地民众称为“北镇军”。成立之初,师团对外宣称均由北海道当地籍士兵构成,但因北海道人口稀少,实际还混杂了日本东北籍的士兵。

从史学角度看,日本学者十分注重“北镇”和“北进”的概念区别。结合著有《第7师团和战争时代—帝国日本北方记忆》一书的北海道大学教授渡边浩平的分析,更多的研究者认同,近代日本的历史变迁,是从“北镇”转为“北进”的过程。简单来说,“镇”只涉及守卫,而“进”则包含进攻和开拓。历史作家司马辽太郎指出,从“镇”到“进”的分水岭是日俄战争。此后,在这样“进”的历史中,几乎处处都能找到第7师团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日俄战争为开端,西伯利亚出兵、“九一八事变”、侵华战争,第7师团都参与其中。“偷袭珍珠港”之后,第7师团的一部分被调至南方征用,但其北防的主要角色并未改变。日俄战争中,第7师团参与了203高地的攻防战,其中还包含63名北海道的阿伊努士兵,51人还获得了战功勋章。在此战役中,第7师团的死伤率高达3成,也把师团的名字留在了这场残酷的战场。日俄战争后,日本为维持“南满铁路”等当地利益,在铁路沿线常态化派驻一个师团兵力。其中,第7师团在釜山、旅顺、大连等上陆,步兵第25联队屯驻铁岭。此外,“七七事变”爆发不足1个月,时任第7师团长的三毛一夫就被转入预备役,虽然错失掉参加全面侵华战争的“机会”,但这并不妨碍把他定为侵华日军的将领之一。如此等等,第7师团的参战史里,可以梳理出不少“北进”的日本细节。

在动漫画家野田悟的改编创作下,第7师团还登上了其作品《黄金神威》的舞台,这也让造访北镇纪念馆有了新的参观模式。只是,充满想象的文学空间之外,不知年轻人该如何理解背后的历史经纬。回溯现实,战后,“星条旗”插入北海道旭川第7师团司令部,也宣告“北镇”和这个曾被誉为最强陆军的师团的历史终结。论及个人感悟,我则更多陷入关于日本近现代进程里“镇”和“进”的进一步沉思。(2024年11月15日写于湖北随州白云山酒店1288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