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院士经济”成为助推我市企业技术攻关、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正释放着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动力,引领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新潮流。
在这一浪潮中,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作为积极参与者,从一家倒闭的助剂化工厂到国内最大的氯化芳烃废弃物处理高科技企业,成为环保领域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华丽转身的典型代表,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盘活倒闭的化工工厂
“蜕变是伴有阵痛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寻得生机。”这是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佘道才多年来总结出的一条企业生存法则。他不仅将其用在产品研发上,更运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
图源:通商杂志
准确地说,佘道才的本职不是一名商人。90年代末,接手助剂化工厂时,53岁的佘道才已经在政府机关工作了有20多个年头。70年代,佘道才在丁堰区工业办公室工作,兼任如皋县化工二厂厂长。由于表现出色,他被提拔为丁堰镇副镇长、副书记、镇长。
1990年起,如皋实行乡镇企业改制。在集体所有制改为私营或股份制中,佘道才创造了一个“卖苹果理论”。“卖苹果的人往往先挑坏的卖,留下好的,结果好的又坏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制便是将企业‘卖出去’,我们不能像卖苹果的人那样只挑不好的企业,应当好的差的一起改。”实践证明,佘道才是对的,他的这套理论在企业改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省、市、县会上获得点赞。
期间,一家倒闭的化工厂厂长找到他,决心将工厂盘活,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第二年,时任如皋市领导到丁堰镇考察,鼓励佘道才积极响应市委发出的“全民创业”号召,将管理工业的经验再运用到企业经营上,将企业做大做强。这一番话,给了佘道才很大信心。2000年前后,化工厂已初具规模,更名为江苏隆昌化工有限公司,基地也搬到了如皋港的化工园内。为了发展,他亲自到市场做调研,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研发出了氮肥增效剂、固体酸催化剂、环保新材料等一批适销对路的高新技术产品。
紧盯世界前沿技术,站在技术高端看风景。作为公司的领头人,佘道才上任之初,以睿智的经营思想、敏锐的市场目光,果断确立“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理念。他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重点,走绿色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围绕绿色化工产业,在开发引进新技术、扩大企业规模、延伸产品链条等方面做文章。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抱着这样的理念,佘道才主动引进科技人才,中科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郑兰荪应邀而来。
引进院士
郑兰荪的教育背景始于厦门大学化学系,随后考取了首批中美联合招收的化学类(CGP项目)研究生,赴美国莱斯大学深造。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毅然回国,进入厦门大学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88年出站后,他留在厦门大学化学系工作至今。
郑兰荪主要从事原子团簇科学研究,是我国原子团簇科学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他在厦门大学期间,克服了科研条件差、经费短缺等困难,自研仪器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他的研究成果“部分主簇原子簇的激光产生与研究”填补了国际上原子团簇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我国乃至世界原子簇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1年,郑兰荪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8月,在如皋科技镇长团的帮助下,郑兰荪院士在隆昌化工设立工作站。
“我们每年都有十几个科研项目。研究范围主要是我们公司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有些技术在国内外,都是非常领先的。”谈起双方合作,佘道才不禁连连称赞。
据了解,隆昌化工的产品——土壤修复剂凭借各项优越的性能已经成为同行业中的翘楚。在其他产品的使用期还维持在1个季度到1年左右时间时,该修复剂使用期就已超过10年,而且相关费用也明显低于其他产品。而这个产品的相关研究技术正是以郑兰荪院士的理论研究为基础。用佘道才的话说,从产业方向到生产工艺都离不开郑院士的支持。
“我们一开始就是想知道有哪些问题,企业都提出来,我们看有哪些方面能做。”郑兰荪说,企业提出问题,高校研究解决,听上去简单易操作,但真正落实并不容易。部分企业只想着建立工作站,获得政策支持,高校常常又不顾企业实际,急于成果转化,这一来二去,所谓合作就变成了空架子。
从一开始电话、短信的简单交流,到现在企业技术人才到高校里从事研究。在雄厚的科技力量的支撑下,隆昌化工相关产品纯度越来越高,真正实现了化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有一些技术攻关问题,向郑院士咨询以后,他积极负责。不但从技术上进行指导,有的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其他人比较熟悉。他也利用人脉关系,进行资源共享。”佘道才表示,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合作方式也越来越多元。甚至在郑兰荪院士的支持下,企业与中科院院士费维扬、段雪等多位科技顶尖人才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化工行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学研究也不能脱离实际。隆昌化工的土壤修复技术,已经被认定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重点支撑技术,被科技部列入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十年磨一剑,这不是一个终结,而是院士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开端。一个年需求4000万吨,总价值超过千亿元的市场,正在打开。
“才” 富变财富
为了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大力发展基于环境功能修复材料的修复技术和设备化的快速农用地、场地修复技术、产品以及土壤修复决策支持系统及修复后评估技术,集团出资于 2022 年 1 月成立江苏精炜新材料有限公司。
目前,隆昌化工先后承担国家、省级相关项目,成功突破重金属污染耕地高效稳定修复与安全利用等数十项关键核心技术,申报专利近200项。隆昌化工董事长助理杨张鹏介绍,目前企业主要产品市占率达65%以上,年销售额近3亿元。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隆昌化工是创新的典范,院士工作站的建立,企业增强了创新主体意识、加快集聚了创新人才、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尖端的人才团队,院士工作站在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掌握行业领先核心技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源:恒辉安防
这并不是个例。恒辉安防联合省化学化工学会,依托张立群院士团队申报建设省绿色弹性体产业院士专家创新中心;申通机械依托中国工程院闻雪友院士团队从材料、结构等方面对产品进行了一系列改进;省氢能产业院士专家创新中心落户如皋氢能产业园……
引进一名院士,带来的是一个团队,集聚的是一批领军、紧缺、一线基础人才。
目前,全市共有4家产业院士专家创新中心、5家企业院士专家创新中心。“院士经济”正在成为南通产业创新发展的助推器,为南通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力,让“才” 富变为财富。
来源:通商杂志、南通网、如皋发布、精炜新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