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台州建设的第一条过江隧道,椒江解放路过江隧道是市区骨干道路网结构中快速路的一部分,对于完善城区路网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有着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6日下午,椒江七号码头海上客运中心主体建筑解体。从码头向南望,解放路过江隧道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椒江人期待过江隧道早日建成的同时,亦是满眼过往。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解放路不过6米宽,人行道旁种满梧桐,供电大楼、椒江大厦、11层的台州石油大楼、12层的工商银行大楼、锦江百货……解放路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离北岸更近了

老才是土生土长的椒江人,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出生在南新椒街,彼时,椒江还叫海门。码头边长大的老才,听说过江隧道建成后,车子穿江而过,几分钟就到北岸了,“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去北岸玩!”老才的外婆是章安杨司人,每逢寒暑假,父母总带他去外婆家住上一整个假期。

在村子的河里游泳、抓螃蟹、抓蛤蟆……记忆里的童年诚然快乐,南岸辗转北岸的行程同样深刻。“椒江大桥没开通,我们去北岸都是早起坐轮渡。”老才说,那个时候还是木船,摇摇晃晃,船上人挤人。

靠岸前所,老才和父母还需租辆三轮车,继续赶往杨司。有时也会步行,无尽的田间路,深一脚浅一脚,到达时往往已是饭点,外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老才半日颠簸的疲惫在那一刻消弭。

“八九十年代,海门轮渡每年的客流量达到五六百万人次,2000年更是达到1000多万人次。”老才说,一江隔南北,轮渡串起两岸人的往来。

2001年,椒江大桥建成通车。过年过节,老才带着家人去杨司,又有了新的出行方式,不论是乘坐公交还是私家车,不出1小时就能达到。

老才期盼过江隧道早日建成。他说,这样离北岸更近了。

进货之路

在临海杜桥柴爿巷,郑小云碗店里的顾客来来往往。

“老顾客都喜欢从我家买,东西齐全,经常上新。”开门做生意,进了三十年的货,从轮渡到客运、公交,再到互联网发货,郑小云感慨着时代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杜桥,袖套生意红火。作为当时的闹市,柴爿巷中,家家摊上挂满了各色的袖套,郑小云敏锐地“嗅”到了商机。

做袖套要去路桥市场进布料。郑小云清晨四点不到就要起床,去前所坐轮渡到南岸,再坐大巴去路桥。天黑之前,郑小云带着布料回到杜桥,打样、裁剪……一直忙到半夜。

第二天,郑小云把裁好的袖套送去前所,让前所的绣娘绣花。两天后,郑小云又要跑到前所取回绣了花的半成品,自己做最后的缝制。

“一次进货,需要花5天时间,赶出100双袖套,每次上新,都是不小的挑战。”袖套一挂出,不一会儿就被一抢而空,等待郑小云的是下一轮进货之路。

如今,郑小云很少去路桥“亲自”进货了。她追忆坐轮渡的时光,打趣说,“那时要是有过江隧道,袖套我能赶出500双。”

通往“新世界”

“大桥、二桥开通后,回家已经很方便了。现在过江隧道铺到家门口,以后回家养花喝茶更方便。”李先生老家在前所,工作后长居葭沚,偶尔周末回前所小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先生说,大桥没通车之前,过江只能坐轮渡。他喜欢在渡轮上看形形色色的人——挑着扁担去万济池菜场卖菜的菜贩,穿喇叭裤、戴墨镜的“潮人”,趴在栏杆上发呆的少女……

遇到退潮时,船舶与江岸落差大,铺开的浮桥坡度也大。李先生说,推着自行车走出码头十分吃力,但去城区玩耍像是通往“新世界”,有十一分快乐。

上岸后,在码头吃碗牛肉面,去江城南路吃燃香姜汁,去江城北路吃油煎包子、糖糕……天黑了,再去东升街夜市接着逛。在李先生记忆里,上世纪的七号码头周边好玩得不行,而彼时的七号码头便是椒江最大的渔获市场。

开海归来鱼满仓,七号码头门庭若市。潮涨潮落,大海的味道在空气中弥漫,讨价还价声里,七号码头是朴素又热烈的人间烟火。

“时空在脑海里交叠,真的很奇妙。”李先生说,1998年,台州水产品交易中心成立,七号码头的渔获市场搬到了葭沚,后来,又修建了江滨公园。如今,轮渡停了,码头也没了,但通往“新世界”又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作者:朱丽荔 陶国富(部分图片由解放路过江隧道项目工程部提供)

编辑:王潇莹

一审:符薇薇

二审:泮永翔

三审:黄元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