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3 日黑龙江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传出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
湿地公园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野外执行整理回收红外相机数据的日常任务时,在园区北线布设的红外相机,成功捕捉到了极为珍贵的画面 ——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棕熊的活动影像。
画面中的这只棕熊,体型健硕无比,仅是目测,体重估计就达到了约 1000 斤,显然是一只成年棕熊。只见它在树林中的雪地上悠然自得地前行着,那大大的脑袋,隆起的肩背,健壮的四肢,无不彰显着它强大的力量,浑身的肌肉更是给人一种充满爆发力的感觉,仿佛它就是这片雪地森林的王者。
13 日湿地公园负责人王金江向记者详细介绍了棕熊的相关情况。棕熊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它在动物界的地位可不一般,是陆地上食肉目体形最大的哺乳动物之一。
而且棕熊的习性也很有特点,它们大多在白天活动,食性比较杂,无论是植物的根茎、果实,还是小型动物等,都可能成为它们的盘中餐。棕熊还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凭借着自身强大的体魄和力量,堪称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猛兽。
棕熊有着冬眠的习性,每年从 10 月底或 11 月初开始,它们就会进入漫长的冬眠期,一直持续到来年的 3 至 4 月。而画面中出现的这只棕熊,是在 10 月 30 日的下午出现在红外相机镜头里的,按照它的习性推断,这个时候它应该是外出寻找食物,为即将到来的冬眠做充足的准备呀,这也让人们有幸通过镜头目睹了它这一充满生活气息的觅食瞬间。
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独特且重要,它位于大兴安岭东部林区伊勒呼里山南麓,恰好处于我国松嫩平原与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林区的过渡地带,就像是一条连接不同生态区域的纽带。整个公园的总面积达到了 7765 公顷,其中国家重要湿地面积就有 4268.90 公顷,并且在 2023 年 10 月 25 日,它被正式认定为国家重要湿地,这无疑是对其生态价值的高度认可。
这座公园处于亚太地区候鸟迁徙中线,对于那些长途跋涉、跨越千山万水的迁徙候鸟类来说,这里是它们重要的驿站。每年的特定时节,都会有成千上万只候鸟在这里停歇、觅食、补充体力,然后继续踏上它们的迁徙之路,使得这片湿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公园内的生物资源堪称丰富多样,简直就是众多珍稀生物的理想栖息地。这里有着国家一级保护鸟类 4 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21 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 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7 种,各类植物更是多达 219 种。就像王金江介绍的那样:“我们公园内检测到过的动物很多,驼鹿、紫貂、原麝、貂熊、猞猁、赤狐、貉、狗獾等。” 这些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且复杂的生态系统。
植物为众多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来源,食草动物又成为食肉动物的猎物,如此循环往复,使得整个园区内的野生动物食物链完整且稳定,为各种珍稀动物创造了适宜生存的环境,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选择在这片保护区 “定居”,在这里繁衍生息,续写着属于它们的生命故事。
这只棕熊的出现,我们不难看出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是多么巨大。它不仅是众多动植物的家园,更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承载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使命。这里的每一种动物、每一株植物,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生态的平衡与稳定。而公园管理局布设的红外相机,就像是一扇扇小小的窗口,让我们有机会窥探到这些野生动物们不为人知的生活点滴,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片湿地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意义。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砍都河国家湿地公园能够继续得到妥善的保护,让这片生态乐土永远生机勃勃,成为更多珍稀动植物的避风港,也让更多的人可以走进这里,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共同守护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让人与自然能够更加和谐地共生共存,共同绘就一幅美好的生态画卷。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