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如果你当上将军,功成名就之后,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扛起锄头种地呢?
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但现实中却真实发生了,而且就在当代。在山东省海阳县,就生活着一位共和国少将。他是老山战场崛起的“侦察英雄”,荣立一等功,最高担任省军区司令。然而他却愿意放弃所有,退休后回乡种菜,当起了农民。
他就是冷杰松。
军号在召唤,青年连长奔赴老山前线
1961年,冷杰松出生在山东海阳的一个普通农家。
海阳县位于胶东半岛,是许世友战斗过的地方,走出了许多优秀将领。冷杰松就是追随先辈的脚步,投身军旅。
说起来冷杰松参军不在他的规划之中。高中毕业后,他因为成绩突出留校当了一名教师。不过在1979年11月,赶上征兵热潮,冷杰松放下教鞭,参加了解放军。后来他才知道,对越反击战后,越南不思悔改,侵扰我国南疆,解放军正处于新老交替时期,这才有了征兵热潮。
冷杰松服役的部队,是北京卫戍区警备三师。他打包行李出发的时候,母亲谆谆教导他:“要为家乡争光,为乡亲们争光,为国家争光!”
冷杰松谨遵母亲的教导,在军队埋头苦干,事事争先。他有知识有胆识,很快从一众战士中脱颖而出,当上了侦察连连长。
1986年8月,当时正处于轮战时期,各大军区都要抽调部队到南疆打仗。北京军区组组建起两支侦察大队,其中冷杰松所在的三连被编入第11侦察大队,开赴云南麻栗坡参加轮战。
自此,冷杰松开启了长达15个月的前线侦察生涯。
老山侦察英雄,荣立一等功
侦察兵是陆军各大兵种中,最危险的兵种之一。尤其在老山前线,越军布设了大量地雷,一旦踩到轻则缺胳膊少腿,重则被炸得粉身碎骨。据统计,侦察兵70%的伤亡来自于地雷,有人贴切地形容,冒着风险排雷犹如在刀尖上跳舞。
除此之外,南疆是热带雨林气候,闷热潮湿,蚊虫遍地。侦察兵执行任务,常常要在越军眼皮底下潜伏几个昼夜,任凭蚊虫叮咬、雨打风吹。
冷杰松作为连长,在险象环生的南疆战场,他的任何一个举动,都决定着143名战士的生死存亡。打好每一仗,以最小的代价取得胜利,将战士安全带回,是冷杰松最大的信念。每次执行任务前,他大喝一声“跟我上”,第一个走上前线,最后一个撤离。
1987年2月5日,农历新年的正月初八,冷杰松亲自担任捕俘组组长,参加“半坡西侧高地伏击捕俘战斗”。
所谓“捕俘”,就是抓捕越军士兵,带回去进行审讯,掌握越军的情报。然而这次代号为“114战斗”的捕俘行动,途中险象环生,功亏一篑。
当时,冷杰松带领战士们在越军阵地前沿潜伏下来,伺机抓捕俘虏。然而尽管大家万分小心,越军军犬还是闻到气味,不停朝我军潜伏阵地吠叫。越军听到动静,立马打开手电筒搜索该区域,同时投掷手榴弹、开枪射击。
越军很明显发现了我军的意图,更不利的是,两军阵地相隔不过百米,而且前一天雾气蒙蒙,这天却月朗星稀,不利于潜伏。
是继续潜伏抓捕俘虏,还是强攻敌人阵地?全连的战士们都看向连长冷杰松。冷杰松找来一排、二排排长商量,最终作出判断,放弃捕俘计划,在8日黎明到来前撤出阵地。
这次行动虽然失败,但冷杰松带领战士渗透4公里,途中排雷3枚,受到云南前线指挥所高度评价。
这只是冷杰松前线侦察的一个小插曲,在接下来半年时间里,他亲自带队执行三次侦察任务,全部取得成功,并在一次作战中击毙一名越军。
冷杰松勇猛过人,被称为“冷大胆”,同样也颇具智慧。在一次代号为“320”的侦察行动中,冷杰松发现越军主动撤出小老虎山阵地,认为事出反常,立即将这一重要情报上报。
云南前指接到情报,层层上报到北京总参。总参首长对这一情报极为重视,立即开会研讨,确认这是轮战一来,我军首次获得越军主动后撤的情报,对战略实施与外交工作的开展有重大意义。
鉴于冷杰松的突出表现,总部授予其一等功、“侦察英雄”荣誉称号,该连也获得“情报成果一等功”,奖金500元。
有战争就有牺牲,帮助烈士遗属
冷杰松常常说:“积极稳妥,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有战争就有牺牲,他先后66次执行侦察任务,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残酷,也眼睁睁地看着可爱的战士离他而去。
1986年11月,在一次抵近侦察行动中,一班战士王启明潜伏期间,肘部不慎触碰到地雷。为了不暴露战友,他急忙用胸部抵住地面,随着轰的一声闷响,他的胸口遭到重创,导致体内器官严重受伤。王启明疼得大汗淋漓,始终不吭一声。
冷杰松发现后,立马组织人员救援,同时交替掩护撤出了前线。遗憾的是因为伤势过重,王启明壮烈牺牲了。
王启明本来有上大学的机会,毅然放弃求学投身军旅,却牺牲在战场。他牺牲的当晚,冷杰松无比悲痛,写诗悼念这位战友:遥远的天边有一颗星,他的名字叫启明......
冷杰松看望术后的董玉香
凶险的战场不可能每一次都全身而退,冷杰松也亲身经历了副连长董玉香的负伤、牺牲。
那是在1987年的8月9日,冷杰松带队执行“1791高地捕俘战斗”,成功俘虏两名越军。然而部队返回时,副连长董玉香不慎踩中地雷,当场被炸断双腿。
面对疯狂追击的越军,董玉香横下一条心,对冷杰松说:“连长,给我一枪吧,让我死个痛快!”
冷杰松坚决不答应,咬着牙说:“不行!要死我们死在一起,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名战友!”随后,冷杰松安排战士铺设地雷阻挡追击的越军,紧急将董玉香抬下火线。
冷杰松看望董玉香烈士的父母
遗憾的是,董玉香虽然当时被救回一条命,但随后病情加重,于1991年4月7日去世,是十年轮战牺牲的最后一名烈士。
也是从那时起,董玉香的身影在冷杰松的脑海中挥之不去。2017年,已经升任内蒙古军区司令的冷杰松特意前去看望董玉香烈士的父母。
看到烈士遗属住的是危房,冷杰松的内心隐隐作痛。回去之后,他带头号召老战友捐款,同时协调当地政府,为董玉香父母修建新房。两个月后,一座五间的二层小楼拔地而起。
不仅如此,冷杰松还带着董玉香的妹妹董玉芝来前往梁山县烈士陵园,祭奠牺牲的战友董玉香。
当军区司令,退休后回村务农
走下战场后,冷杰松重回老部队,因功晋升营长。在此后20多年时间里,他一步一个脚印,历任团长、3师师长、65军副军长。
2013年,冷杰松升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在任职的两年半时间里,他用双脚丈量着山西的每一片土地,走遍了所有的县级武装部。
2016年,冷杰松改任内蒙古军区司令。他仅用时4个月时间,就跑遍了4263公里的边防线,为祖国北疆的边防保卫工作呕心沥血。
冷杰松在自家菜园
2023年,62岁的冷杰松少将到龄退休。他本来可以在大城市安度晚年,却出人意料地卸甲归田,回到了山东海阳老家。
他本来可以只做做样子,但事必亲为,在老家种菜种田,全然没有一点将军的架子。他春天耕种、夏天浇地、秋天收获,将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农民,融入农村的生活。
这样的选择在当代绝无仅有,人们佩服他,敬仰他,称之为“英雄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