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北上,燕山西来,运河东去,华北平原向南徐徐展开。北京这片土地自古以来便是农耕文明的摇篮。时光飞跃,迈入21世纪,农业迈向科技化、现代化,农村的面貌由此焕然一新,展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北京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李成贵,携手探讨富有首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道,共同领略这一历史进程中的辉煌与变革。
地处平谷区东南端的南山村,这里是全国首个“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这里鸟语花香,艺术气息弥漫于林间小径,孩童的清脆笑声在空气中回荡。阳光透过玻璃房洒下,映照出咖啡书吧的温馨场景……这便是南山村如今的日常画面。
而几年前,这个村还是一个经济薄弱的空心村。李成贵向记者介绍道:2023年以来,结合“平急两用”建设,南山村已经建成高品质的乡村休闲综合体,同步配套“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形成整体“平急两用”公共安全片区。乡村不再是昔日单一的农业经济体,而是逐步转型为集旅游、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社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溪翁庄镇金叵罗村,因形似笸箩而得名,在李成贵的协调推动下,一大批农业专家驻村进行指导,充分结合当地的生态、农业、文化等独特优势,开启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造“蜕变”之路。专家辅导团深入村庄,在征求村民意见建议基础上,根据金叵罗村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和改造方案,指导打造特色景观、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推动了村庄的全面提升与繁荣发展。
这两个村庄只是首都乡村振兴的缩影。作为市政协农业农村委主任,李成贵以服务“三农”为履职主线,聚焦首都“三农”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委员高质量完成了一系列课题的协商议政工作。特别是近两年,围绕“加快农业中关村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式,进一步放大绿水青山富民效应”“以‘百村示范、千村振兴’工程为抓手,开拓首都乡村振兴新局面”“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中的重要作用”等协商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推进乡村振兴,政协责无旁贷,委员使命在肩。政协作为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广泛共识的重要平台,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凝心聚力优势。展望未来,在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依托首都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首都农业农村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实现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