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米粒妈
如果有一天,当你跟孩子聊天时,ta两眼无光的看着你,平静地说自己“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没有了期待”,这样的反应是不是很可怕?
前两天,米粒妈看到了一位妈妈写的这样一篇文章。
一天早上,她送自己6岁的女儿去上学,一路上,女儿安静而匆匆,面无表情。
妈妈试着跟女儿聊天,但女儿也只是机械而麻木地回答着。
一问一答,没有停顿,没有思考,没有反应,也没有扭过头。
“你期待去上学吗”
“不期待”。
“那你期待放学回家吗”
“没有”。
“我什么都不期待”,女儿留给妈妈这样一句话,就要转身进校园。
女儿的反应让妈妈震惊又心惊。
我想,看着孩子这样木然的反应,每个家长都会下意识地紧张。
她赶紧拉住女儿的手,蹲下来捧起她的脸,认真地跟她说,是不是至少到学校里可以见到你新交的好朋友,可以跟她们聊聊天,玩一玩,记得别再上课时聊就行。
女儿听到了“好朋友”三个字,脸上才浮现了一点浅浅的笑意,她亲了妈妈一下,转身走进校门。
这位妈妈回想到,自己的女儿好像很久都没有开怀大笑过了。
小女孩的反应让米粒妈觉得特别心疼,一个只有6岁的小女孩,正该是对世界抱有好奇心的年纪,为什么会“没有期待”呢?
当孩子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没有了期待,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米粒妈看过这样一条新闻,有一个初三的男孩,在一个稀松平常的日子里,正在教室里上着课,突然就站起来往窗边走,准备从窗子跳下去。
万幸的是,身边的同学眼疾手快,看势头不对马上伸手抱住了他,阻止了一场悲剧。
后来被问到为什么会这样做时,孩子木木然地说:“觉得活着没意思。”
多么可怕的一句话!
孩子的这种空虚、无意义感,竟然会导致他们走向这么极端的一条路。
可是,哪怕孩子们已经这样无所适从了,却还有人觉得他们是在“矫情”。
这些不理解的声音,更让孩子陷入孤立无援。
其实,当孩子们有这样的感觉时,大概率已经是生病了。
北大心理学教授徐凯文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空心症”,也就是“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
这是比抑郁症更可怕的一种状态,学习没有动力,生活没有追求,也没有任何感兴趣的事情,甚至与他人的交流和接触也越来越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方面,是因为一切得到的太过容易。
现在的孩子和我们小时候相比,物质上几乎就没有匮乏过。
我们小时候生病了才能吃到的罐头,考试成绩好了才能吃到的肯德基,如今都是被他们嫌弃、吃腻了的东西。
他们不会期盼着过年的新衣,生日的礼物,因为心愿随时能够被满足。
没有付出努力、收获回报的实感,没有正向反馈带来的激励,孩子们对生活的体验打了折扣,也就渐渐失去了热情。
另一方面,家长的过度干预,也是导致孩子们价值感缺失的重要因素。
很多孩子会把“随便、无所谓”挂在嘴边,是因为,很多时候,家长催促孩子做决定,但真当孩子做出选择的时候,家长往往又会因为各种“为你好”的原因,拒不执行。
孩子敷衍说“随便”,是清楚自己根本没有决定权。
米粒妈写过一个女孩家长“控诉”女儿不吃她做的饭的故事。
妈妈说,她本来跟孩子说中午打算做卤肉饭,孩子同意了,并且提出想再加一份炸鸡。
这时妈妈心里已经有些不太情愿了,但她却没有表态。
结果等到开饭的时候,妈妈端上桌的不是卤肉饭,也没有炸鸡,而是一大盆西葫芦炖茄子,里面还加了些肉。
女儿一看傻眼了,看着黏黏糊糊一大盆的菜也没了胃口,在妈妈的逼迫之下,女儿勉强吃了几口,就再也不肯吃,跑出去买了肯德基。
结果妈妈勃然大怒,威胁女儿说:“你要是不吃我做的饭,我就把肯德基扔了。”
僵持到最后,女儿自己动手炒了一碗蛋炒饭,这才算吃上了午饭。
结果转头这位妈妈就满腹委屈地把这件事po上网,口口声声说着:“孩子这么挑食,对身体肯定不好,不让她点外卖她就是不听,我根本管不住,该怎么教育她?”
米粒妈看了她的发言,真是觉得挺无语的。
她好像很民主地跟孩子商量了午餐的内容,让孩子满心期待想吃卤肉饭,也许还能再配个炸鸡,结果一上桌看见满满一盆西葫芦炖茄子?
这位妈妈主打一个尊重了,但不多,商量了,但不遵从。
为了“尊重”孩子,我们很“民主”地将事情的选择权交给孩子。
但当孩子做出决定时,我们又希望他的决定,得是我们满意的答案。
那你当初询问孩子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要让孩子抱有期待。
我们总看不惯孩子说“随便”,抱怨他们对什么事都不上心。
但有没有可能,在这之前,孩子已经挣扎了无数次、呐喊了无数次,却被家长百般否定,而家长还不自知。
生活没有改变,学业压力没有减少,甚至连吃什么都无法决定,于是他们不再挣扎,躺平接受一切,同时也放弃了与外界的交流,任由心一点点被放空。
最重要的,是家长有没有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帮他们扛住压力。
文章开头的那个小女孩,因为丢三落四、心血来潮在桌垫上画画、上课有时候走神等等大事小情,总是被老师找家长。
然而孩子的爸爸却没有帮孩子扛住压力,帮她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只是一遍遍地责骂。
爸爸每跟老师聊一次天,就对女儿严厉几分,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已经相继禁止了她在周末看动画片、用小爱听故事、周末游泳、约小朋友玩、晚上散步或者出去玩。
要知道,那个时候开学才仅仅一个月。
不可否认,家长的初衷一定是想让孩子变得更优秀,但是,在孩子还没有变得那么优秀之前,我们是不是要给他们足够的适应和成长的时间?
或者,有没有反过来想想,我们作为已经成熟的大人,能不能做到时刻情绪稳定、有上进心、别光想着玩、凡事先动脑子、自己的东西用完时刻想着归位、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更何况小孩子呢?
作为家长,我们当然要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但别忘了给孩子们留一个喘息的窗口。
哪怕是让他们去追寻一些“无意义”的快乐。
米粒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跟升学无关的兴趣,你敢支持孩子走多远?》
里面几位家长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第二集里,两个人大附高三男生陶启泽和张宇晨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合作搭档做机器人,他们一个对结构感兴趣,一个对程序很擅长,当年俩人就因为这个特长上岸人大附早培。
说起课内成绩,俩人可算不上学霸,甚至因为熬夜研发机器人,白天上课打瞌睡,很多时候作业都完成不了。
陶启泽的妈妈说,如果儿子把用在机器人身上的一半精力放在学习上,相信他在班级里,成绩会更好。
但她不忍心。
她希望儿子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她不希望儿子的生活里只剩下学习。
每次参加机器人大赛之前,陶启泽和张宇晨就泡在人大附的机器人实验室里,熬通宵,各种设计、改良,推翻,重来,甚至不回家睡觉。
机器人对于他们来说,是愿意付诸努力的坚持,而不是小孩子喜欢起什么来的三分钟热度。
坦白讲,他们这么多年花了大量时间在机器人上,没有太多时间去拼课内的学科,功利一点说,这对于当初已经进了名校的他们,没有一点好处。
但他们的父母,硬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从小学开始,一直支持他们心无旁骛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这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
还有一个叫做殷然的小男孩,11岁的他至今已经养活200多种昆虫。
仔细想想,如果你要和200多种虫子共处一室,你会怎么样?米粒妈光是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
可殷然的妈妈没有嫌脏,也没有觉得孩子是在玩物丧志,而是愿意尊重孩子的爱好,甚至觉得“非常有意思”。
除了尊重,殷然的父母还愿意支持孩子的选择。在殷然读书期间,父母会帮他细心照顾小虫子,给小昆虫的家一个个地喷洒营养液。周末的时候,更是会带着殷然一起进山去抓虫子。
父母陪孩子一起“虚度”的时光,一定会成为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中心临床心理学家曾说:“解压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做无功利目标之事。”
让孩子的生活里多一些“无意义”的快乐,也许正是填满他们逐渐空虚内心的良药。
况且,能让孩子真心地开怀大笑出来,又怎么能算是“无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