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一些“职业打假人”同样在挖尽心思,追求“爆单”。
“双十一假货特别多,要上车的抓紧”“告诉你们怎么投诉(商家),还继续手把手交”……据澎湃新闻报道,职业打假早已成为一门生意,部分职业打假人甚至衍生出收徒、卖课等完整产业链。不少自称是职业打假的人通过收取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的价格,拉群分享打假案例、打假思路,线上指导打假,教人薅羊毛、“吃货”(仅退款)。更有甚者,声称不但可以打假商家,还可以帮商家“搞”同行。
“职业打假人”自出现以来,就一路伴随着争议。从承认个人权利、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环境的角度而言,职业打假人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某些职业打假人过去的打假手段和方式,也因时常“剑走偏锋”而引发舆论质疑。但媒体调查发现,与一些职业打假人相对“正规”的打假做法不同,如今一些人,是打着“打假”的旗号博取流量,而后靠收徒、卖课获利来“假打”。充满利益驱动的“假打”,其背后动机、行为和风险效应,显然极易变味。
事实上,这样的担忧绝不是多余。报道中提及,一些打假人不仅拿“日入过千、月入过万”来“收徒”,还动辄宣称可分享和指导打假方法,教人技术性地“薅羊毛”,甚至帮着商家“搞”同行……如此说法和行径,有的已经明显偏离打假的轨道,更像是借着“打假”旗号来行蹭热、“碰瓷”等假打之事。显然,职业打假在一些人的言行中正逐步“灰黑化”,沦为“假打”重于打假、利益大过正义的“铜臭”产业。这将如“毒素”一般,对市场个体、生产经营主体和市场营商环境造成威胁,必须及时治理纠偏。
站在维护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秩序环境的角度,真打假有其必要,假打却不能一味狂飙。面对类似跑偏变味的行为,互联网平台早已开始主动治理。以抖音为例,今年8月,抖音安全中心就颁布了新规,从多个节点、全链路地进行治理。如前所述,职业打假中充斥的“假打”面目多样、行为莫测,这对治理提出了考验。在新规中,针对各类虚假内容和信息,以及借此违规蹭热不当获利的行为,抖音着重盯紧几大领域。比如,站在整体链路的高度,依次从“身份”“内容”“营销”“流量”等关键点,通盘治理虚假问题;又如,严格治理以“揭黑”“揭秘”为由,利用不实信息,发布蹭热言行引发关注甚至恐慌焦虑后不当获利的行为;再如,严格治理利用同质低质内容获取流量后变现获利的行为。
不难看出,平台对违规蹭热不当获利的治理视野,包括了重点关键词、重点环节、重点行为情形等。有界定范围、有介入方式、也有具体治理办法。这相当于从互联网角度而言,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和技术,掐灭了不当牟利的原始驱动和“变现”路径。站在互联网普及率创新高、自媒体和短视频高度发达的今天,这提供了一个治理的先行经验。
然而,和许多行业和领域的乱象一样,职业打假“灰黑化”的产生和存在,其监管治理不可能是一次性、一过性的。其生存的土壤和“假打”的手段,注定会随着治理的推进,呈现出隐蔽性、长期性、反复性。这也启示我们,单靠一两个平台的行动,力量十分局限。要拔除“假打”毒瘤,掐断其传播传染链条,还需要多方行动,形成治理合力。例如,相关部门和法律,要与时俱进,加大对打假与“假打”行为的区分与监管;平台和用户,要多些自觉自省,从自身角度对“假打”牟利行为,精准持续“阻击”;大众媒体也不妨对不法行为、典型案例加大科普宣传与舆论监督曝光。
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更是法治经济。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任何人和群体,都不反对、不排斥真诚合法、有理有据的打假维权,但绝不会允许“碰瓷”蹭热、非法牟利的“假打”行径。充分高度警惕,形成治理合力,有力铲除“假打”灰黑产业的传播土壤,是市场营商环境之福,也终将造福于全社会。(文/宋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