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冷,就看十月十五”,今日十月十五“下元节“,今冬很冷吗?
农历十月,被称为阳春十月,是进入冬天以后最热的一段时间了,也称为“小阳春”。
而农历十月十五也是处于立冬节气和“小雪”节气之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当然按照民俗的说法,这一天也是“三元节”中的“下元节”。
时间过得真快,今天是农历的十月十五“下元节”,也是祭祀祖先的日子。不过村里老人认为,这一天的晴天或者下雨,都和冬天是否寒冷是有关的,所以也就有了“冷不冷,就看十月十五”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啥意思,今年冬天很冷吗?我来说一下:
十月十五下元节不一般:
按照民俗的说法,十月十五这一天是“下元节”,下元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和上元,中元并称“三元”。其中:
“上元节”是农历的正月十五;
“中元节”是农历的七月十五;
“下元节”是农历的十月十五。
当然这三元节,都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比如正月十五“上花灯”,七月十五“请家堂”,十月十五“送寒衣”等等。
那么“下元节”是怎么来的呢?
下元节的由来,还得和道教是有一定关系的。
按照农村老人的说法,道家有三官,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
其中上元是“九炁赐福天官”,中元是“七炁赦罪地官”,下元是“五炁解厄水官”。而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俗称“三元节”。
正是如此,下元节也留下来了很多习俗,比如说,下元节祭祀祖先,祈愿,吃豆沙包子等等习俗,这也是为了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幸福平安,家庭幸福。
除了下元节的习俗外,我们老祖宗通过长期观察自然现象发现了,冬天冷不冷和十月十五这一天的天气是有关的,也就是俗语:“冷不冷,就看十月十五”,下面我来说一下:
“冷不冷,就看十月十五”的意思:
第一,“十月十五晴一冬温,十月十五阴一冬凌”。
“一冬温”,意思是说这一个冬天非常的暖和,这也说明了冬天是一个“暖冬”。
“一冬凌”,凌就是寒冷的意思,一冬凌指的是这个冬天非常的好冷,是一个“冷冬”。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是一个大晴天的话,这也预示着今年的冬天将会出现晴多雪少的天气景象。那么这也标志着今年冬天将会是一个温暖的冬天,属于“暖冬”,
反之,如果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是一个阴天,或者有雨的话,这也预示着今年冬天的雨雪会非常的频繁,是一个非常冷的冬天,属于“冷冬”。
那么“冷冬”好,还是“暖冬”好呢?
其实老祖宗认为,还是冬天冷一些比较好,这也符合春夏秋冬的四季特点。
假如说如果冬天比较暖和的话,比如去年的“三九天”天气比较暖和,那么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很容易出现“倒春寒”天气。
倒春寒对于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庄稼的生产是不利的,所以宁可冬天寒冷,也不愿意到了春天发生“倒春寒”,因此到了冬天以后,还是冷一些为好。
第二,“十月十五亮,寒冬暖洋洋”。
这里的“亮”,指的是白天阳光明媚,当然也是指的十月十五的晚上,出现了月亮,指的是天气非常的晴朗。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天气非常的好,那么这也预示着进入寒冬腊月以后,天气非常的暖和,会有一个暖冬出现。
从上面的俗语,这也说明了十月十五晴天或者下雨,对于冬天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而我们老祖宗通过长期观察这种现象,也称为“气象韵律”。和上述除俗语相似还有:
“十月十五日头笑,深冬无棉都不怕”:
“日头笑”,指的是一个大晴天,太阳高照的意思。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是一个大晴天的话,这也预示着到了深冬季节,也就是农历冬月以后,天气非常的暖和。即便是不穿棉服,也不怕这个冬天,这也说明了今年的冬天会是一个暖冬。
第三,“十月十五阴,柴草贵如金”。
“柴草贵如金”,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指的是柴草非常的贵,那么什么情况会导致柴草非常的贵呢?
就是天气非常的冷,导致人们对柴草需求太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天气下雨,或者出现阴天的天气,这也预示着进入这个冬天以后,天气非常的冷,人们取暖的柴草也会因此涨价。除此之外的俗语还有:
“十月十五雨,寒风雨雪年下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在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下了雨的话,那么这也预示着未来的日子里,会雨雪不断,一直等到过年的时候,雨雪还会停止。
我们都知道,冬天是不是寒冷,这也取决于冬天雨雪多不多,如果冬天雨雪非常的多,那么这个冬天就非常的冷了。
通过上述来说,对于俗语“冷不冷,就看十月十五”还是有一些说法的,毕竟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留下了的宝贵经验,也称为“韵律现象”。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所以一些农谚也不过是一个参考作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