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特朗普竞选获胜后,国内社交媒体一直笼罩着阴云,除了打算赴美留学爸妈心惶惶外,原本有意赴美产子的新手父母也“凉凉”。
因为特朗普在竞选中曾提及,他上任后除了将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之外,还将终止非法移民在美所生子女的自动公民身份(Birth-Right Citizenship)、以及“生育旅游”现象。
就连从他今日组建的内阁班底也能看出,这次特朗普是铁了心要好好整治一番移民问题。
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茨(Mike Waltz),鹰派议员、退役陆军国民警卫队军官、战争老兵,向来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曾呼吁美国抵制2022年北京冬奥会。
被称为边境沙皇的汤姆·霍曼(Thomas Homan),曾在特朗普第一届政府中曾担任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的领导人,是特朗普边境政策的坚定支持者,这次等特朗普上任即执行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驱逐行动。
虽然非法移民、边境驱逐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整个特朗普政府在移民这件事上表达的态度就是毫不心慈手软,也就难怪国内一部分家庭担心赴美生育这件事真会凉凉。
为了让孩子求学可以“两条腿走路”,很多人赴美产子担着巨大风险,不仅舟车劳顿、花费巨大,还可能人财两空。但也耐不住这收益巨大——一面可持旅行证回国后申请国内户籍,就读公立学校,再通过联考避开独木桥;想出国,也可享受美国公立教育资源。
如果如特朗普说的,明年1月他上任后要拿“出生公民权”开刀,美宝处境会如何呢?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客观分析一下,为什么特朗普想彻底整治这一现象没那么容易?
在正文开始前想和大家预告一下:
留学如何省钱有效规划?
11月23日深圳第3届留学菁英汇
30+顶级学校/机构
一站式补齐教育信息差
名额有限,点击下方图片一键报名
阻止赴美产子,特朗普不是第一次了
去年5月,特朗普在社媒平台X发布了条竞选视频表示,如果自己有机会再次当选,他第一天上任要签署的行政令就包括取消“出生公民权”。
视频中,特朗普表示,“美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国家之一,即使父母双方都不是公民,甚至不合法居住在美国,他们生出来的孩子也会自动成为美国公民。”
他认为,这种“出生就是美国人”的政策造成了不必要的移民压力。
他提议,只有当父母中至少一人是公民或合法居民时,孩子才能自动获得出生公民身份。当然,如果孩子已经生在美国了,该政策不会对过去追究。
(信息截取自NBCNews.com)
我特意查了一下在美国什么算“合法居民”,与咱们普通人相关的、最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永久居民(Permanent Resident),即绿卡持有者。
通过结婚或者投资某项目获得的条件性永久居民(Conditional Permanent Resident)。
以及持有合法签证的非移民(Non-Immigrant Visa Holders),比如持有工作、学习、访问等签证(H-1B、F-1、J-1)的外国人。
也就是说,即使现在你没有绿卡,但如果有工作签证、留学生或者访问学者的F-1、J-1签证,在美国生的孩子,也依旧是美国公民。
这条线上的群体,不是特朗普上任后要打击的对象。
但在“合法居民”囊括的签证类型里,不包括B-2旅游签证——也是赴美产子者最常用的签证。这是特朗普在这条视频里、包括他上台后要重点打击的生育旅游。
(信息截取自NBCNews.com)
特朗普早在第一个总统任期内就表示要废除“出生公民权”,但未付诸行动。
原因在于:出生公民权根植于美国第十四修正案,要废除这一权利需要修改法条,这涉及复杂的立法程序和广泛争议。
修正案需参众两院2/3多数同意,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几乎不可能达成共识。
另外,特朗普任期内,优先议程如税改、移民政策和贸易关税等占据了大部分政府资源,废除出生公民权可能并非主要议题。因此,尽管他提出这一目标,实际操作却未能实施。
但在打击赴美生子上,特朗普当时也不是毫无动作。
2020年1月,特朗普政府出台了针对生育旅游的签证政策,“生育旅游签证限制政策”(B-1/B-2 Visa Restrictions on Birth Tourism)。
其核心内容是:签证官在审批B-1/B-2签证时,如果怀疑申请人的主要目的为生育,可以拒绝颁发签证。
政策颁布后,受疫情影响,很难客观计算出到底有多少因此赴美生育失败的案例数。
即便如此,大家对赴美生育的关注度也不低。
特朗普重回白宫,赴美生育是不是会遭到重创呢?这很难说,因为此前颁布的政策并没有完全禁止外国孕妇入境美国。
但鉴于这已经成了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签证官通过提高签证审核标准,使得有意产子的申请人更难通过签证审批也是毋庸置疑。
为什么反对赴美生育?
一位网友提问:自己花钱去,生完后就回国,也没有占用美国资源和福利,为什么特朗普要打击生育旅游?
我认为,首要、最主要的原因是,提出这项政策可以优化总统候选者的形象。
移民问题在美国一直是热门话题,尤其是在特朗普的支持者中。通过提出一些“容易操作的”的问题(比如打击生育旅游),特朗普能够在选民中强化其“美国优先”的形象,从而增加选民支持。
所以,与其说这是总统“忧国忧民”,不如是说为了自己能赢。
不过从客观上说,尽管生育旅游不会直接消耗美国公共资源,但特朗普这位保守派认为,它会间接影响未来教育、医疗和福利资源分配、国家安全以及移民政策的公平性和完整性。
最明显的就是“链式移民”:持有美国国籍的孩子在未来可以为父母和其他直系亲属申请美国签证。
虽然成功操作需要耗费十几年,但对于在美国本土兢兢业业工作、合法纳税多年的人来说,一些人觉得不公平、不舒服也是情理之中。
但有意思的是,相较于非法移民,赴美生育这件事美国本土人态度倒是包容。
Reddit上有个帖提问:2012年(有数据的最近年份),非美国居民生育了大约8000个孩子。虽然并非所有这些人都是生育游客,但数量不在少数,许多国家都专门宣传生育旅游服务。你认为该做些什么?
回复基本有两类。第一类:和美国当年本土出生的总人数相比,赴美生育是个极小的数量,不值得我们操心啊。
每年美国持枪的人数远超于8000人,前者才是我们要操心的吧。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既然法律规定了,那就支持和拥护,无论如何出生的,只要有美国身份都不应该受到歧视。
所以,“赴美生育”只是美国移民这个大问题中的一个小边角料,本土人更在乎的是非法移民人数有没有控制、政府如何解决他们可能“抢”本地人工作、资源和福利。
特朗普虽然把严厉打击“赴美生育”作为一项竞选政策提出来,但针对那些打算给娃弄个美宝身份的家庭来说,他能做的也就是严审旅游签证。
抛开特朗普为了优化自己的竞选形象,赴美生子现在真在美国发展成地下产业链了。
带动闲散人员就业(司机、厨师、代办证件、月嫂等),盘活闲置的房产资源,在美国待产、乃至生育后的小半年时间里,这个群体消费力非常可观,所以这个产业链有不小的商业价值。
这相当于远赴重洋、帮美国创造GDP,同时还自掏腰包帮美国政府养高质量娃。
那些老谋深算的政客们,怎么会算不清这笔账?又怎么会轻易摧毁这条产业链!
美宝不烂尾,得靠这两项托举
拿美宝身份将来是何变数,我们也只能等明年1月20日特朗普上任后再看。
作为父母,我觉得与其担惊受怕,不如想清楚如果孩子真的拿到美宝身份,接下来十几年的教育、全家的生活要怎么走才合适。
对于生美宝值不值,社交平台上也有两种观点,有人说一切值得,有人说中产美宝大概率会“烂尾”。
那些执意要给孩子弄个美籍身份的家长,也是挂心孩子教育的一批人,大家如意算盘打得不错:与国内考生相比,拥有外国身份,孩子在联考录取中优势明显,进入国内名校就读也更容易。
如果不想走体制内教育这条路,等孩子小学或者中学阶段送出去,名正言顺、身份不尴尬,也能享受到国外不错的公立教育资源。
但往往人算不如天算,美宝的身份优势想要显现出来,首先在政策大方向上不能有变数。
就拿走体制内教育这条路来说,从2021年开始,教育部发布相关规定外籍学生被认定为国际生需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解读一下:
如果你家美宝想读国内的大学,要么孩子出生时父母一方或双方有绿卡(卡掉一批美宝爹妈),孩子拿的是中国签证(注意不是旅行证),且高中阶段至少在国外读两年;
要么孩子父母都是中国人,孩子出生后是外籍(只能办中国旅行证),那么孩子考大学前4年需要放弃中国身份(毕竟多数美宝父母都会给美宝娃再上个国内户口的双保险),并在高中阶段至少在国外读两年。
政策将来是否进一步紧缩,不好说。但真让父母下决心让孩子选择哪国身份,却很艰难。
孩子将来混得如何,可得全看孩子自己的能力了。揣着一个外籍身份在国内无论是就业还是生活,都有所不便。
图源pexels
至于另外一条路,那些很早就下定决心把孩子送出国读书的家庭,美宝身份优势能不能显现出来,几乎依旧仰仗父母的托举力。
无论是主张把孩子在哪个学龄段送回美国读书,背后都需要父母强大的“钞能力”。有实力的,一路送孩子读私立,也要求家庭拥有很好的现金流能力。
稍弱一点的,可以送孩子读公立,但前提是,父母要接受得了孩子在美国公立学校的“快乐教育”带来的水土不服。
就算父母想省钱,让美宝娃高中出来、选个好点的公立高中,然后考个州旗舰大学,如果父母在美国有工作和纳税还不错,否则不少美国高校明确要求父母必须是州内税务居民,估计多数美宝在缴费核实阶段就被挤掉了。
图源pixabay
当然,写这些并不是让美宝家庭焦虑,政策在变、经济环境在变,以后的事情谁说得准呢。而且,目前在我的朋友圈子里,我还没有遇到真正烂尾的美宝。
朋友A,当年来美国读博士,期间结婚、生子,孩子在美国读了两年幼儿园,毕业后选择回国工作。
孩子目前还是保留了美籍,在上海读国际小学。
夫妻俩在国内工作稳定、父母家也有些家底可以帮衬,所以留出了一笔钱打算让孩子读完初中来美国读高中和大学。
但也不勉强,小孩如果不想出国读书,他们也接受孩子读国内高校。
另一个朋友B,是怀孕期间以访问学者身份来美国生了娃,一年访学结束后带娃回国,孩子一直读公立学校。
她和老公都是国内医院的医生,工作不错,所以不可能为了孩子的教育辞职陪读。另外,医生收入虽然尚可,但也不可能支付得起孩子从小就出国读书的费用。
目前打算是,如果孩子是学霸,体制内和体制外一起卷,哪个结果好就去哪里;如果孩子是普娃,就乖乖留在国内,父母托系将来找个糊口的工作,也别花钱去外面折腾了。
图源pixabay
所以啊,那些已经生了美宝的家长,多数还是处于观望状态,看自己的经济实力、也看孩子是不是读书圣体。未来怎么走,还得让孩子自己选,不是吗?
Readfirst
想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但却不知道适不适合?
留学全知道和阅读第一携手国内外顶级教育资源,让您无论在择校、选机构还是挑专业,都能“一站式逛齐”,不费心找到好资源!
极度内卷之下,如何跳出传统思路,打造个性化人设?
大湾区学生如何差异化竞争,凸显优势?
文科VS理科生、牛娃VS普娃的申请策略有何不同?
英美双申时间线、申请技巧和避坑指南?
如何将AI合理运用到申请中,提升竞争力?
为了全面、专业地为家长们解决这些问题,帮家长、中学、机构和大学提供彼此交流的平台,留学全知道和阅读第一将在11月23日,推出链接国内外顶级国际教育资源的行业对话:EduKnow 留学菁英汇。
名额有限,点击下方图片一键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