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它出自北朝乐府诗《木兰辞》。遗憾的是,花木兰这位女中豪杰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至少在正史和野史中没有关于她的记载。但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木兰虽然不是具体的人物,但实际上它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历史背景以及人文风貌,换句话说,木兰是那个时代普通人物的抽象格。

那么问题来了,“花木兰”的故事,究竟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时期呢?子供向的读物中不会出现具体年代,只会以“很久以前”代替;而《木兰辞》中又并未直接说明具体时间点,因此精确的时间点难以确定。不过我们依旧可以根据《木兰辞》中的描述,大概推断出“木兰”生活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首诗是北朝民歌,首先确定花木兰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北朝。而北朝一共经历过四个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并立、北齐北周并立。东魏的建立者都是鲜卑化的汉人,而北魏、东魏和西魏以及北周则都是鲜卑政权。

《木兰辞》中开头便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将最高统治者称为“大汗”,很明显这是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号。虽然鲜卑人已经入主中原,采用了“皇帝”制度,不过可汗称号并未完全废除,在民间,尤其是普通鲜卑百姓中“可汗”依旧被广泛使用。但正如前文所言,北齐统治者是汉人不假,不过是经过鲜卑化的,所以被称作“可汗”也很正常。单单从此处无法辨明历史时期。

自北魏到隋朝,中原政权面临的草原威胁主要有二,前期的柔然和后期的突厥。突厥的兴起在公元552年左右。突厥可汗联合高车等民族一举颠覆了北方的柔然帝国,柔然自此衰亡,突厥成为北方霸主。但突厥与中原王朝之间并没有发生过旷日持久的大战,而《木兰辞》中则记载战争持续的时间相当之长,所谓“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因此可以断定,北方的敌人并不是突厥。那么木兰自然也不可能生活在与突厥同时期的北齐或者北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齐和北周又分别是取代东魏和西魏的政权,东魏和西魏存在的时间极为短暂,只有区区二十年左右。这一时期柔然也已经衰落,两方都与柔然保持着友好关系,这么看来东魏和西魏也被排除。木兰生活的朝代也得以确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且稳定存在的中原政权,北魏。

《木兰辞》中第一句便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可见当时政权内部稳定且生产生活恢复得相当不错,可以推测北方已经出现了统一的稳定政权。而北魏彻底统一北方是在公元439年太武帝拓跋焘在位时期。木兰生活的时间自然也在此或之后。北魏统一后与柔然发生的大规模战争主要集中在公元470年左右。当时柔然不仅屡次骚扰北魏的北部边境,甚至将势力渗透到了西域、敦煌。柔然染指西域严重阻碍了北魏的对外贸易,为了彻底解决柔然之患,北魏与高车(丁零人建立)联合,先后九次出兵北伐,大破柔然。仅470年一年便取得辉煌战绩,史载“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戎马器械不可称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此重创之后柔然实力大减,不得不遣使求和,与北魏通好。北魏孝文帝元宏此时正在内部推行改革,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来全力应对内部保守势力的威胁,于是接受了柔然求和。自此北魏与柔然的战争基本平息,即便偶有摩擦也未带来大型战乱。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大体还原《木兰辞》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应该发生在公元470年左右,此时北魏的皇帝正是久负盛名的孝文帝拓跋宏(元宏)。木兰出生的年代大概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在位时期,她本人应该是鲜卑人。故事中的木兰替父从军,参与了孝文帝九次北伐柔然的军事行动并屡立战功,受到了孝文帝的褒奖。不过按照历史的走向,花木兰大概率难以得到善终,因为孝文帝死后不久北方便频频发生动乱,北魏迎来了统治危机,公元527年,河阴之变彻底终结了北魏的实际统治。如果木兰足够幸运地活到七十多岁,她这一生可谓见证了北魏从富强到繁荣再到衰落,是个不折不扣的“活史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