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21日,彭老总在朝鲜战争最艰难之际秘密回了一趟国。
当时志愿军与美军的交战已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即便志愿军占据着一定优势,但后勤物资一直供应不上,是志愿军面临的最大的困境。
官方资料显示,抗美援朝前3次战役,粮食供应只能满足志愿军最低需求的25%-30%,第四次第五次战役,也只是满足到50%。
正是在那样的背景下,志愿军几乎没有了任何奢求,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吃一顿饱饭,能吃一个白面馒头。
也正如此,彭老总不得不秘密回国求援。
然而,彭老总回国看到的第一幕,就震惊到了他:
肉类、棉服“堆积成山”,有的肉类都放馊了,甚至还看到有工作人员吃腻后,就把碗里的肥肉倒到泔水桶里…
这极大的落差,让彭老总十分生气,甚至当着众多高层的面拍案大怒,有学者将其称为“大闹紫禁城”。
正是彭老总的此次求援,才引出了抗美援朝的“幕后英雄”。他后来担当了抗美援朝所有的物资供应,全面粉碎了美帝的“绞杀战”,是抗美援朝居功甚伟的一位大英雄。
他叫“刘居英”。
曾被周总理夸赞道,“没有刘居英,抗美援朝的结局将或被改写”!由此可以看出其背后的功劳。
刘居英,1917年出生于吉林长春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自幼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国家的深沉热爱,品学兼优,成绩优异。
1935年,刘居英成功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成为众人瞩目的双语状元。
然而当时国内环境复杂,刘居英意识到,单纯的学术已无法满足拯救国家的迫切需求。
于是,1936年2月,刘居英加入我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后抗日战争爆发,刘居英一直活跃在抗日一线,为抗战做出了不少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参与了解放战争,尤其在东北的铁路运输事业上颇有建树。1950年,刘居英被任命为中国铁路管理局长,负责整个国家的后防运输工作。
正因如此,当彭老总回国求援时,当时周总理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刘居英。
1951年5月,刘居英入朝参战,由于工作突出,8月他开始担任中朝联合铁道运输司令部副司令。
同年12月,刘居英又担任前方铁道运输司令部司令员兼政委,成为直接负责人,从此开启了与美军搏杀的宏大篇章。
要知道,抗美援朝一开始,美军就看到了志愿军的薄弱点,那就是物资运输困难。一方面因为朝鲜多山,另一方面我方空中投递力量薄弱。
战争一开始,美军就瞄准了志愿军的7寸,飞机不分昼夜的轰炸,不仅炸毁了很多铁路线,同时很多后勤人员也因此葬身异国他乡。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后勤人员还是顶着极大风险和压力,努力向前线输送资源,只是效率降低很多,难以满足前线需求。
直到后来高层决定给铁路运输司令部派3个高炮师,以援助其运输压力,物资输送压力才有所缓解。
但没过多久,美军更加严峻的报复就来了,那就是被美方誉为“绞杀战”的歹毒阴谋。
那时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已经结束,双方阵营僵持在了三八线附近。
由于美军在正面战场上没有占到便宜,于是开始拿出空军力量,对中朝后勤系统,大打“绞杀战”,企图斩断中朝军队的粮弹补给线。
与此前轰炸相比,绞杀战的轰炸更为密集,最猖狂的一次,美军一下子飞来了220多架B-29轰炸机,每架携带15吨炸弹。
那时候,中朝方面的铁路、公路、桥梁等枢纽和交通线,几乎全部被摧毁。后来美军为了避免后勤部队隐藏,还故意点燃森林,将整座山烧了个精光。
面对美军肆无忌惮的肆虐,刘居英一刻也没有放松,他知道志愿军一刻也不能没有物资。为此,他苦思数日,终于想出了“顶牛过江法”和“赶羊过路法”。
所谓“顶牛过江法”,就是因被炸毁重修的桥梁承重太小,于是当一列满载物资的火车过桥时,就把火车头取下来,然后在桥两边,一个火车头在桥前面拉,另一个火车头在火车尾部顶,以确保安然过桥。
而“赶羊过路法”则是,为了避免白天遭遇美机轰炸,以及及时利用刚刚修好的铁路,提前隐蔽在安全区的几列火车就前后一起出动。
但为了防止“追尾”,每列火车尾部都有一个后勤兵,专门敲响弹壳或钢轨,给后面的列车报警,以示“保持距离”,这样就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大化地运送粮食弹药。
文献记载,在绞杀战最艰苦的阶段,刘居英连续四天都没有合过一次眼,最终由于血压低到30-70,一头栽倒在地不省人事。后来经抢救后,整整昏睡了两天两夜,才苏醒过来。
正是在刘居英及众多后勤战士的不懈努力下,我军最终彻底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为后来朝鲜战争的胜利和谈判,都赢得了巨大的筹码。
1952年5月31日,当时“绞杀战”的策划者,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心悦诚服地说道:
“虽然我们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中国人的供应,但他们还是用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运到前线,他们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这背后的很大一部分功劳,都归结于刘居英。让我们怀着敬仰之心,永远铭记这一伟大历史先驱,正是他们的光辉,照耀了新时代的辉煌。
读者们,关于“抗美援朝幕后英雄刘居英”,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