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元节,乃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虽不如上元(元宵)、中元(盂兰盆)二节那般名声显赫,却亦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众的美好愿景。此节定于农历十月十五日,正值月圆之夜,乃道教三元节之一,与上元祈福、中元祭祖相较,下元节更注重于祈福禳灾,祭祀祖先,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与对生命轮回的深刻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元节的诞生,可追溯至道教对天地水三官的崇拜。据《中华道藏》所载,三官大帝分别为上元天官赐福紫微大帝、中元地官赦罪清虚大帝、下元水官解厄洞阴大帝。三元节即为三元大帝的圣诞之日,其中下元节即为水官大帝解厄之日。道教认为,下元之日,水官大帝巡察人间,为人解厄,故民间多以此日祈福消灾,祈求水官大帝赐福解厄,护佑家宅安宁,五谷丰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元节的历史沿革,可追溯至远古时代的月祭习俗。古人以月圆象征团圆与完满,故每逢月圆之夜,皆会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尊重。至唐宋时期,下元节已逐渐成型,成为民间重要的节日之一。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即有记载:“(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宫观士庶,设斋建醮,或解厄,或荐亡。”明清时期,下元节的庆祝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不仅有祭祀祖先、祈福禳灾的传统习俗,还有放河灯、剪纸、挂灯等民俗活动,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下元节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对祖先的缅怀与对自然的敬畏上。此日,家家户户皆会进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与敬仰。人们会在家中或祠堂前设坛祭拜,献上供品,诵读经文,祈求祖先庇佑,家人平安。此外,部分地区还有焚烧纸钱的习俗,意为给先人送去冬日的温暖与来年的福祉。这些习俗,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追忆,更是对生命轮回与自然规律的敬畏。

下元节将至,提醒:3样不上桌,福气不进门,遵循传统,祈福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糍粑

糍粑是下元节南方地区常见的传统食物,它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制作糍粑的过程颇为讲究,首先需要将糯米洗净、浸泡,然后蒸熟,接着放入石臼中用木杵反复捣烂,直至成为粘稠的糯米团。之后,人们会将糯米团分成小块,压扁成饼状,再用油煎或烤至金黄色,最后撒上黄豆粉、芝麻、糖等佐料即可食用。

糍粑的口感软糯香甜,深受人们喜爱。在古代,糍粑还是祭祀祖先的重要供品之一,人们认为糯米有避害的作用,因此在下元节这一天吃糍粑,既是对祖先的缅怀,也是对家人平安、生活美满的祈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沙包子

豆沙包子是下元节的另一种传统食物,它与古代的祭祀习俗紧密相连。豆沙包子是以面粉为皮,红豆沙为馅制作而成的圆形食品。红豆沙的红色寓意着吉祥和喜庆,而圆形的包子则象征着团圆和完整。

制作豆沙包子的过程相对简单,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然后分成小块,包入红豆沙馅料,收口捏紧后放入蒸笼中蒸熟即可。蒸熟的豆沙包子皮薄馅大,口感软糯香甜,是下元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的美味佳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芋子包

芋子包是客家人的经典美食之一,也是下元节期间常吃的传统食物。芋子包以芋头或马铃薯为主料,加入适量的面粉、水和调料揉成面团,然后包入馅料(如猪肉、香菇、笋干等),收口捏紧后蒸熟而成。

芋子包的口感独特,芋头的香甜与馅料的鲜美相互融合,令人回味无穷。此外,芋头在民间还有益脾胃、助消化的功效,因此在下元节这一天吃芋子包,不仅是对味蕾的满足,更是对身体健康的呵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了,今天文章就分享到这儿,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若您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小简和您一起探讨!人生是一场荒芜孤独的旅行,冷暖自知,苦乐在心,照顾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