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土科学家,没有留过学,可他造的氢弹,连美国专家都佩服。
他就是“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于敏出生在天津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他自幼聪明敏捷,考试总是名列前茅,18岁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他不但在物理学上表现了超强的天赋,对数学,也兴趣浓厚。
有一次,在数学主修班平均成绩是20分的数学考试中,把数学作选修课的于敏竟然考了满分,一时在学校引起了小轰动。
于敏初露锋芒,他的老师钱三强也留意到了。于敏一毕业便被调到中科院做研究员。
那些时候,美国常派军舰,并带着核武器来我国近海炫耀。一干科学家认为,我们不欺负人,但是也不能让人欺负,我们要造自己的核氢弹。
1960年,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于敏带着一拨年轻科学家,甘愿隐姓埋名28年,悄悄开始了氢弹的研究。
对于一个没留过洋、土生土长的本土科学家来说,连氢弹都没有见过,何况是研究。当时我们连氢弹的模型和重量都不知道。
于敏和一干科学家有的,就是国家崛起,民族振兴这一精神支柱,支撑他们克服万难。
因为从没见过氢弹,于敏就让每个科学家按自己想象的样子在小黑板上画出来氢弹来,然后再一起反复研究取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于敏就率领大家,重新计算一批新的。没有计算机,就用计算尺和小算盘废寝忘食地计算。
就这样反反复复经过了100个日夜,终于,于敏兴奋地给邓稼先打电话,说我们抓住“牛鼻子”了,意思是找到了氢弹原理。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从此确定了氢弹的原理方案。
于是,在罗布泊的试验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氢弹原理试验。酷冷的天,于敏团队一人一件黄大衣,夜晚全部打地铺睡帐篷。
1967年6月,随着天空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美国原子弹升级氢弹用了7年零3个月,于敏团队仅用2年零8个月;美国试验共达1054次,而我们,仅用了45次,就完成了氢弹数据的采集。
美国专家惊呼:“这是一种胜过我们所预料的成就”。
甚至也有国家质疑,是否他们泄露了氢弹机密,而中国的氢弹从无到有,却完全是于敏团队在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的信念下,突破艰苦探索,一步步攻克难关的结果,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氢弹!
致敬国家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