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参考消息》11月14日刊发文章《从海外潮汕文化看中华文明向心力》。全文如下:

潮汕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外华人华侨总数已超过6000万人,分布在世界的198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祖籍潮汕的华人华侨人数超过1500万人。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都有潮汕籍华人华侨聚居。

潮汕先民在出海打拼的同时,也将潮汕民居、英歌舞、潮剧、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风格和习俗带到世界各地,在与当地文化的交融中形成独特的文化印记。海外华人华侨与国内家人的往来书信——侨批,更是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爱国爱乡精神的具体体现。海外的潮汕文化印记向世界讲述着中华文明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粤海清庙“修旧如旧”

在新加坡的著名景点鱼尾狮公园不远处,鳞次栉比的高楼夹缝里,一座四四方方的中式院落让繁忙的都市人在穿梭中得到短暂放松。拥挤的人流从毛细血管一样的街道汇集至此,在宽阔开放的环境中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气。

这座有着近200年历史的建筑群名为粤海清庙。据《潮侨溯源集》记载,该庙宇最早由潮汕籍华侨所建,用于供奉妈祖。后由潮汕籍后人重建,在1819年就已活跃在各种史料中。随着潮汕人“下南洋”登陆新加坡,粤海清庙逐渐成为当地潮汕人的联络与活动中心。

海外潮汕华人生生不息,粤海清庙自建成起香火不断。1899年,新加坡潮汕籍侨商募银支援山东省赈灾,光绪帝御笔题“曙海祥云”金漆匾额赠与新加坡潮汕华侨,挂在粤海清庙内。

岁月如梭,昔日精美的建筑洗去铅华,变得斑驳而沧桑。2011年,新加坡政府面向全球发出招标邀请,希望“修旧如旧”,让传统老建筑重现昔日荣光。

彼时,广东纪传英古建筑营造有限公司刚刚完成越南胡志明市义安会馆的翻新营造工程。下辖粤海清庙等产业的义安公司负责人通过潮团联谊会的人脉关系,经义安会馆潮团会长牵线,和纪传英公司总经理纪雪山取得联系。

“这是公司的第二个海外项目,公司的师傅们都摩拳擦掌,希望把国内积累的经验运用到海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更好传播。”纪雪山说。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这个当地现存最古老的潮汕庙宇,翻出极有年代感的报纸、档案,反复进行论证后,审定了纪传英公司的翻修计划。纪雪山和团队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工作,却发现实际情况远比想象的要困难。

师傅们走进粤海清庙,不由得发出感叹。“乍一看,寺庙已经磨损得比较厉害,略显破败。但仔细研究后发现,很多建造和装饰技术国内已经接近失传。”

为更好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华文化,纪传英公司从国内将建筑用的木材做好防虫防火,再和装饰用的嵌瓷、木雕、彩绘一起从广东运至新加坡。纪传英团队还在屋顶瓦片下方增加不锈钢层,以缓解高温、降水多、白蚁侵蚀带来的破坏,让建筑更长时间保持良好状态。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传统文化保护,每一个环节都极其谨慎,每做一步都要先进行科学论证,生怕给这个难得的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纪雪山说,“本来我们以为一年就能修缮完成,师傅们也是打算一年就收工,结果做了两年半才最终交付。”

2014年,新加坡粤海清庙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并被新加坡政府授予“旧建筑修复工程奖”,成为中华文化在新加坡的重要印记。

纪传英团队也因此获得极大声望。近期,他们还承接了新加坡另一处潮汕古建筑修复工程。“新加坡政府的严谨很好地促进了公司的技艺提升。希望通过修复古建筑,让华人华侨的年轻一代感受到与家乡的连结,多回祖国老家看看。”纪雪山说。

英歌潮剧历久弥新

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传承的过程中,华人华侨始终是重要的桥梁和纽带。华人华侨在海外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活圈,也将其血脉中的中华文化延伸得更长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10日,在英国伦敦伯灵顿拱廊街,观众观看英歌舞表演。(李颖 摄)

2012年2月,汕头潮阳棉北后溪英歌队受华人社团柔佛潮州八邑会馆邀请,到马来西亚参加柔佛古庙的庆典游行活动。

后溪英歌队队长林芳武当时还是一名队员。他回忆称,当时正值春节期间,英歌队组织了107人的队伍来到马来西亚,本计划5天演出4场,但因当地华人多、气氛好,民众非常热情,后来又加演3场。

12年后,当时在台下观看表演的海外华人华侨和他们的后人来到汕头,与当地英歌队切磋学习,期待将最正宗的英歌技艺带回组建不久的马来西亚首支英歌队——柔佛潮州八邑会馆义兴英歌队。

柔佛潮州八邑会馆武术团主任罗培文已经两次来到汕头潮阳学习英歌。6月初,她和其他5名学员来到汕头学习,在潮阳古帅青年英歌队等当地团体的辅导支持下,交流教学英歌的基本动作、脸谱知识、服装搭配等。

“过来交流的学员最小的11岁,最大的42岁。经过5天的学习交流,他们表示回去要刻苦练习,也要恶补《水浒传》,了解人物的性格。”林芳武说。

英歌舞是潮汕地区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2006年,潮阳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英歌队常以36人为演出队伍编制,对应《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主要展现小说中梁山英雄的故事。其技法又吸收了北方鼓子秧歌等表演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活着”的代表。近年来,随着英歌舞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意外“出圈”,短时间内吸引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

传统非遗的“爆火”离不开细水长流的保护。汕头市潮阳区文化馆原馆长翁木顺说,从上世纪80年代起,汕头潮阳当地的宣传部门、文化部门就积极投入对英歌舞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工作。“我们非常重视做好记录性的工作,早在1995年就已经将英歌舞拍成视频资料,之后在很多重要场合也拍摄了英歌舞的演出画面。没有长期的积累,就不会有后来英歌舞的大火。”

和英歌舞类似,带有极强潮汕文化特征的潮剧,也在岁月的积累中,成为维系中国与中华文化圈情感联系的重要载体。

去年10月,广东潮剧院一团受邀来到泰国,参加庆祝中泰建交48周年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其间,潮剧团在曼谷饶平同乡会献演潮剧《李商隐》《绣虎》《金花女》和折子戏专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

广东潮剧院一团团长林燕云说,潮剧院与泰国联系密切,以往一两年就有一次外出访问和演出的安排。去年赴泰国的演出是潮剧院一团在疫情后首次踏出国门。

“演出时,台下有些老人边哭边看演出,我们都非常动容。演出结束后观众迟迟不肯离开,围着我们说希望我们常来,他们非常想念我们。”林燕云说。

心系故土把根留住

汕头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景熙说,文化的表层主要以物质形态的方式体现,包括潮汕木雕、潮绣等,中层则主要是看得见的民俗活动,包括英歌舞、潮剧等,底层以审美观念、伦理道德作为支撑。以潮汕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在三个层面均有广泛传播。

海外的潮汕建筑是古时先民“下南洋”的印记,而潮汕华人华侨与家乡的往来信件——侨批,则成为中华文化圈半径的文字见证。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末,大批潮汕人“过番出海”、打拼异乡,将连带家书和汇款凭证的“侨批”寄回国内。侨批不仅仅是汇款凭证,穿越重洋的家书还传递着对祖国家乡的思念。

去年7月,汕头侨批首次走出国门,到泰国举办侨批历史文化展。所有展品将留在泰国潮州会馆永久展出。汕头市档案馆侨批分馆名誉馆长林庆熙说:“向外、向海是侨批文化的特点,也是潮汕文化、岭南文化的特点。希望通过侨批出海展览,让海外的华人华侨更好了解‘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也让更多外国人体验感受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7月9日,在泰国曼谷,当地学生参观“三江出海 一纸还乡”侨批历史文化展。(林昊 摄)

今年以来,汕头各区纷纷举办“汕”护古树系列活动。来自海外的华人华侨回到祖国认护古树,寻根家乡。

在一棵百年古榕树下,国际潮青联合会执行会长黄瑞雷和几名马来西亚潮籍青年在守护古榕树牌匾上签名,认护汕头的7棵百年古榕树。“我们常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这是我认护的树,我们以后有理由常回来看看。”黄瑞雷说。

法国华裔互助会副会长林伟民认为,古树象征着海外华人华侨仍然植根家乡。古树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发展和变迁,守护古树就是守护海外华人华侨的根,守护中华儿女的共同家园。(记者:洪泽华 郑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