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赔款2300万两白银、割香港岛、五口通商。1853年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被迫开放两个港口。清朝比日本开放国门更早十来年。
可是,清朝并没有马上搞洋务运动,直到鸦片战争20年后,即1861年才开始。有人说,如果清朝从鸦片战争过后马上开始搞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时已有50多年,国力军力应该更加强大,很有可能打赢这场战争。
中国白白浪费的这20年到底在干什么?问题是什么也没干,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微乎其微,很少有人感受到洋人带来的压力,一切都没有改变。
而日本截然相反,不但很快掀起倒幕运动,明治维新,还全面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整个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终于在1894年打败清朝,成为东亚强国。
从开埠以后的外贸数据就可以看出,洋货对中日两国的冲击完全是不一样的。中国的进口额没有太大变化,英国最想向中国出口的棉布,增长速度非常缓慢。
英国棉布虽然比中国土布更细腻平整和耐用,但并不适合中国市场,富人喜欢用丝绸,穷人则用更便宜的土布,英国机器生产的棉布根本没有多少竞争力。
中国的出口因为开埠而大增,尤其是生丝,开埠前生丝的年出口量是4300担,1850年增加到16000担,1860年增至60000担。主要原因是外商可以直接进入中国,通过买办收购比从中国商人手里购买更为快速高效。
总之,英国人用大炮打开中国国门,除了走私鸦片更方便一些,不再被清朝官员勒索外,对华出口并不如英国人想象的那样顺利。对普通中国人来说,洋人和工业革命只是遥远的传说而已。
日本开埠以后,进出口的增长十分迅猛,几乎每年翻一倍。从1860年到1865年,出口增4倍,进口增长13倍,到186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379万美元,是1859年的22倍。在棉布等洋货的冲击下,占日本耕种面积三分之一的棉农全面破产。
相比之下,日本开埠是海啸式,强烈的生存危机促使日本全面变革,自上而下直抵社会的各个角落。清朝开埠是温吞水式,几乎波澜不惊,当然不会开始变革。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意识到即使预有准备,也打不过洋人,这才醒悟过来,洋务运动的初衷也只是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真正的社会变革要到甲午战争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