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日本商品找出路,是日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最主要目的之一,因此侵华日军在占领区大肆倾销各种各样的日本商品,搜刮中国人民的财富,这样就能实现“以战养战”的目标。

不过,日军对有可能被改造成武器的物资控制得很严,尤其是金属和化肥。化肥的化学成分与炸药接近,对于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国家来说,将化肥改造成炸药并不难。所以,日军倾销给中国农民的化肥都含有大量杂质,连日本人自己都没法改,落后的中国人当然更不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出乎日军意料的是,八路军里藏龙卧虎,这个难题被一位中科院院士给解决了。当然,新中国建立后才有的“两院院士”,这位院士当时还只是一名化学老师,他的名字叫汪德熙。

汪德熙原本在北平的中国大学化学系任教,北平沦陷后,他不愿意给日本人服务,便与很多知识分子一同前往冀中抗日根据地,利用自己的化学知识给八路军兵工厂造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炸药是八路军最急需的武器,可没有原料只能干着急。日本人卖的化肥“肥田粉”杂质太多,很难把制作炸药的有效物质提取出来,看来日本人也不傻。

汪德熙虽然把主要杂质分析了出来,但八路军兵工厂条件简陋,没有办法做试验。于是,他写信给中国大学的外籍化学教师,让他们帮助自己做清除杂质的试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事说起来容易,实际上却非常困难,因为进出北平的信件都要被日本特务检查,信上只要涉及到一丁点与制作炸药有关的信息,肯定会被拦截,而且还会给外籍教师带来麻烦。

不愧是未来的院士,汪德熙不但把信寄出去了,还从外籍教师那里得到了有用的杂质去除方法。难道日本特务都是睁眼瞎吗?当然不可能,有人可能猜到汪德熙用英文写信,那万一日本特务也懂英文怎么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关系,汪德熙有办法,这些信件里只有了复杂的化学方程式,没有任何炸药或相关的化学品名称,除了专业人士外,其他人只会以为是一封封学术研究论文,跟天书差不多,这才躲过了日本特务的审查。

就这样,汪德熙把日本“肥田粉”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烈性炸药,给八路军炸铁路、炸碉堡、炸炮楼。直到抗战结束,日军也没弄清楚穷得叮当响的八路军,到底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烈性炸药的。

唯一让侵华日军欣慰的是,肥田粉在冀中地区的销路不错,每次来货都被一抢而空。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帮他们完成肥田粉KPI的,正是八路军,“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