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空大陆3000亿产能,曾扬言绝不回中国的苹果,如今却要回来死抱中国“大腿”了?
最近,根据《华盛顿日报》报道,在苹果高层举行的会议中,提出了要尽快将iphone 16的生产从印度工厂迁移到中国的要求。
此前,苹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库克就曾公开表示:“对于苹果的供应链来说,我觉得没有比中国更为重要的地方了”。
可去年苹果才将产业链从中国高调迁到印度,并表明要把印度打造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为何短短一年,态度就发生了180°大转弯。
原因非常简单,据参考消息网报道,苹果在印度生产的iPhone15,代工数量虽然只有一成,但其产品的良品率不足50%,一经推出,就遭到了欧洲经销商的集体抵制。
再反观咱们生产的iPhone15,良品率接近100%,在欧洲大受欢迎。
这一下,给苹果整傻眼了,印度的制造业水平和中国相比差距也太大了吧。
其实,早在苹果打算搬去印度的时候,著名的投资人巴菲特就说过:“苹果将供应链从中国搬到印度,就是一个愚蠢的错误,印度的制造业根本就无法跟中国比”。
据官方数据来看:中国已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之位,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30%,成功超越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强国。
之前德国也《世界报》报道过,中国早就在2020年在机械设备方面远超德国,成为全球机械设备的冠军。
如今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可谓是令世界瞩目,都在惊叹中国用几十年的努力就走完了他们国家百年的发展道路,但其实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一路的发展其实走过来并不容易。
60年代初,老美为了遏制我们发展,不仅对我国实行了紧缩包围圈的政策,同我国周边不少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条约,结成了反华同盟,还对我国实施严格的贸易禁运和经济封锁措施,限制西方各国与中国的经济往来和贸易合作。
在这种封锁的困境中,我们在某些领域的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比如在石油勘测方面,当时咱们由于石油勘测的急切需求,就打算从老美那买一台 IBM 大型机。历经多方艰难的努力,老美最终同意将机器卖给我们。但我们却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不但花了2000万美金,还被迫要求专门为计算机建个玻璃房,交于美国专家24小时监控。
屈辱吗?当然屈辱,没办法啊,为了发展制造业,国家只能忍辱负重。
好不容易才把机器弄了回来,但新的难题又接踵而至——严重的资金问题。数据显示,在1960-1970年期间,就有将近2000亿资金投入到“三线”城市的制造业建设,而当时的财政收入与发展制造业所需的庞大投资金额相比,简直相差甚远。
可咱们那个时候一穷二白,除了些农产品能拿出来卖,其他根本就没有什么能出口的。
不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当时的茅台在国外非常受欢迎,一吨茅台可以换40吨钢材。
于是领导人将茅台列为了重要的战略物资,并亲自批示要扩大茅台的产能。
可茅台扩产后却发现味道不对,原因是当时茅台自己都没有搞明白,到底是酒曲中什么微生物决定了它的口味。
于是轻工业部就专门派了中国白酒工业奠基人熊子书和周恒刚在内的百余位技术专家奔赴贵州,进行科研攻关,耗时三年的时间,做了上万次实验,终于从茅台酒曲中提取到了16株决定其口感的核心菌种。
而当时熊子书选定的实验车间,叫郭家湾酒厂,也就是现在碧春酒厂的前身,老酿酒师傅全程参与了实验,等实验结束后,国家就将研究所得的这16株核心菌种交由碧春酒厂,让其承担扩产的任务。
碧春酒厂用这16株菌种,搭配上和茅台相同的12987工艺,成功的还原出了飞天的口感,酿制而成了碧春酒。
碧春酒的成功酿制,意味着茅台扩产成功,我们将有更多的茅台可以出口换取外汇,来助推制造业的发展。
可惜好景不长,老美察觉到咱们想利用出口来换取外汇,以促经济发展,便联合其他国家对我们的出口产品进行各种限制,说什么成分不明、卫生检验不符合标准,导致大量的产品被退回。碧春酱酒也未能幸免,为了活下去,只能艰难地转型做内销。
但当时,茅台早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酒,没办法的碧春就把价格定到了普通老百姓能负担起的价格,利用薄利多销的方式来为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尽点绵薄之力。
流入市场的碧春,因为和茅台的口感,再加上平民定价,引发了抢购狂潮,当时专门有报社用《万人空巷抢碧春》为题做专题报道。
借此东风,碧春继续努力,在此后的十几年里,凭借着极致的性价比,多次获得了贵州老字号称号、贵州名牌产品、贵州著名商标等多项大奖,去年更是被邀请参与制定了中国《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成为了酱酒圈国家队的成员之一。
也正是因为有碧春这样的企业涌现,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才助推了我国制造业取得众多令人惊叹的成就,从打造四通八达交通网络的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到跻身全球第一阵营的6G、量子通信技术,我国制造业早已摆脱了过去不堪回首的屈辱,成为了首屈一指的制造业强国。
我相信,未来在千千万万个“碧春们”的努力下,我国的制造业将会更加的辉煌,让世界见证什么是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