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围城》里有句话说: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自古以来,成家立业都是人生最紧要的所在。

有人早早步入婚姻殿堂,已经进入人生另一阶段;

有人年过三十还是单身,不慌不忙过自己的生活。

生活千姿百态,“城”中的人不一定如愿,“城”外的人也未必清苦。

如果儿女三十多岁还不找对象,那就说明了家庭的这三个真相。

01

父母开明,尊重儿女意愿

天下父母都有一个共性: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们能幸福。

而幸福不是千篇一律,每个人的定义都有不同。

开明的父母,给儿女最好的彩礼和嫁妆是自信,是尊重,是勇敢追求幸福的勇气。

《剩者为王》中的主角盛如曦年过30,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单身女白领,但感情生活上却一片空白。

起初,母亲也曾为她的婚姻着急过,变着法地劝她相亲找对象,直至自己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没了往日的精神,只是双眼看着女儿:

“我就是担心,等我和你爸不在了,谁来照顾我的宝贝。”

那一刻,盛如曦的内心世界颠覆了,她一直以为自己不开心,没想到其实母亲比自己痛苦得多。

她找到刚交的男朋友,希望两人现在就能结婚,可对方年纪尚小,事业刚起步,委婉地拒绝了她的要求。

盛如曦理解男友,并没有怪他,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她找到之前母亲看好的白医生,商量结婚事宜。

白医生对盛如曦很有好感,他尊重她的选择,可在确定之前,白医生向她坦白了一件事。

原来,她的父亲曾经找到白医生,说的一番肺腑之言让白医生很是动容,父亲说:

“她不应该为父母结婚 她不应该到外面听到什么风言风语,听多了就想结婚。

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结婚,昂首挺胸的,特别硬气的,憧憬的,好像赢了一样。”

盛如曦这才知道,世上再没有像父母一样深爱自己的人。

她没有和白医生结婚,还是坚定地等着那个自己爱,也爱自己的人。

《战国策》中有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天下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对的另一半,可开明的父母也终究会明白:

如果婚姻不能给儿女带来额外的幸福,反而添加额外的负担,那等等又何妨。

婚姻是一辈子的事,选对了是天堂,选错了就是地狱。

不凑合不将就,用心找耐心寻,比病急乱投医明智稳妥得多。

开明的父母,尊重儿女的意愿,愿做儿女的底气。

在他们心中,别人的目光,世俗的闲话,远没有最亲爱的儿女更重要。

02

儿女独立,做自己的靠山

一代影后陈瑾自小在军队大院长大,父母工作忙,陪伴照顾自己的只有哥哥。

或许是从小“野生放养”的成长环境,让陈瑾的性格有着不同于其他同龄人的独立沉稳。

她没有责怪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缺席,反倒觉得这也是另一种自由快乐。

在对婚姻大事的选择上,陈瑾也很有自己的想法。

当时,她身边有一位“蓝颜知己”巫刚,互相都很有好感,但相伴多年却始终没有在一起。

这在外界看来很不可思议,陈瑾却觉得:

“结婚也好、生孩子也罢,一个人一辈子,始终是跟自己相处。”

是啊,亲密关系走到尽头,终究还是一个人。

人生路太长,伴侣是一程的陪伴,不是唯一和全部。

在陈瑾看来,丰盈充实生命,才是人生第一紧要。

她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打磨演技,追求热爱,凭借出色的表演,国内各项大奖拿到手软。

如今,陈瑾已经年近花甲,有自己成功的事业,有世间难得的清净,完全过上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有句话说:“人生没有必选题,别为自己设限。一切都是选择,不是最终目的。”

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是选择,怎样去过生活是态度。

若是儿女独立,那么婚姻就会是其中一种选择,而非必需。

强者不需要婚姻保护,他们会活成自己的靠山;

婚姻也不能保护弱者,如果自己软弱,婚后也不会幸福。

作家毕淑敏将婚姻比作鞋,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鞋子大了半道就会走丢,鞋子小了走几步就会磨出血,合脚的鞋子才能走更远的路。

在泥沙俱下的生活里,别人的屋檐再大,都不如自己有伞。

请告诉自己三十多还没找对象的儿女:

别管闲言碎语,无惧是是非非,走好自己的路,做自己的靠山,就是最好的生活。

03

家有底气,有选择的自由

王朔曾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

“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换言之,一个人所学的手艺技能不是为了讨好宠幸谁而存在,生活独立自由,内心健康强大,才是最重要。

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做自己的树,教会孩子自立坚强,这是孩子的最强后盾,也是孩子大的底气。

作家章诒和在自己的书中,专门拿出一个章节来记述康有为的外孙女罗仪凤的往事。

罗仪凤的母亲康同璧是康有为最宠爱的女儿,父亲去世后,母女俩仍然住在康家的老宅里,过着体面的生活。

在家族氛围的熏陶下,罗仪凤读书、做菜、养花,可谓样样精通。

她虽然有着贵族一般优越的条件,却丝毫没有娇生惯养的痕迹,什么家务活都会做。

她一生未婚嫁,母亲尊重她的选择,家族的底气给她自信,罗仪凤从来没有将就。

即便后来家道中落,罗仪凤也并未寻个依靠了了一生。

她有过硬的生活能力,独立的精神人格,就算生活贫苦,她也依旧过着体面而有尊严的日子。

因为她明白,家庭对她的才德教育,并非是为了日后困囿于方寸之地,而是教给她独当一面的生活底气。

钱钟书说:“人生不过是居家,出门,又回家。”

家是一个人一生的来处,也是最后的归途,一个人最大的底气,来源于家庭。

谈婚论嫁时,家有底气的儿女会更有自信,更加从容。

生活中,坚强独立的儿女,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

有底气的儿女,家境不一定富有,教育却一定富足。

他们尊重自己的选择,在乎自己的感受,宁缺而毋滥,不会被外界的压力推着将就,不会被世俗的声音催着妥协。

遇到爱的人,可以成家生活,但不放弃自己的事业;感情不能继续,也要转身离开的勇气,绝不草率迁就。

说到底,父母的爱与尊重,就是儿女面对生活最大的底气。

《大鱼海棠》中有句台词:

“不要预设和别人共度一生,命运把你们带到哪里,就到哪里。

天有道,自不会让有情人分离,天若无道,人就应该遵循天命。”

人活一辈子,很多事情强求不来,顺其自然才是最好。

婚姻不是一场高风险低回报的抽奖活动,儿女不是菜市里等着特价售出的隔夜白菜。

开明的父母,独立的自己,有底气的家庭,才能拥有最好的婚姻。

愿天下父母得偿所愿,一生圆满,愿世间儿女无所畏惧,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