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长工是在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入的党,是他迎接朱德上井冈,促成了井冈山“朱毛会师”,开创了革命新纪元。
何长工在1930年就已经是八路军军长了,遵义会议后,他先后担任红九军团政治委员、32军政委等要职。
可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党内的地位却逐步下降,职务与昔日对党的巨大贡献相比,似乎显得有些不相匹配。
就连开国上将陈士榘都不禁感叹:“何长工早就是军长,解放后职务太低了,与他对党的贡献是不相称的。”
那么,何长工为何在党内的地位逐步下降呢?他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毛主席为何长工改名
毛主席和何长工都是湖南人,都在长沙学习、工作过,只不过不同乡也不同校,何长工只听过毛主席的名字,并未见过其人。
两人第一次见面是在1924年,彼时,何长工赴法留学归来,毛主席对何长工说道:
“你们回来很好,像你们这种留过学,喝过洋墨水的,正是国内需要的革命骨干力量,我看你就回家乡建立、发展组织吧......”
何长工谨记毛主席的话语,回乡后立刻开始着手创办学校、建立党的支部、组织秘密农会,何长工的“名气”也渐渐大了起来。
1926年,县团防局长由于害怕北伐军进军华容威胁到自己的安全,直接撂挑子跑了,县议员经过一番商量后,将何长工推上了副局长的高位。
当然这不是对他的信任,而是认为何长工年龄小、资历浅,再加之没什么社会经验,相比于其他人来说,何长工更好拿捏罢了。
在任职期间,何长工索性直接利用职务之便发展农民运动,在全县各区都建立的分部,队伍迅速扩大。
对于那些破坏农民运动、欺压贫苦百姓的土豪劣绅直接抓起来,恶劣行径之人直接杀掉。
1927年,反动势力占据上风,何长工成为了“暴徒”通缉犯,眼见无法再在华容立足,何长工便带着自卫军离开湖南,6月,何长工与毛主席再度重逢。
毛主席在听完何长工的汇报的情况后,担心何长工的安全,便提议让何长工改个名字,何长工想了半天,也没能想出个所以然。
“我帮你取个名字吧,你曾在法国留学时在长辛店做工,不如就叫‘长工’吧!”毛主席说道。
“‘长工’,这个名字比我原来的名字好(原名何坤),好听也有意义,我就叫长工了!”
从此,何长工这个名字便伴随了他一生。
促成了井冈山“朱毛会师”
1927年10月4日,参谋长张子清找到了何长工:“长工同志,毛委员指示,有任务!”
“任务?什么任务?”何长工急切地询问。
“这个嘛,今天晚上你就知道喽,是重担子的苦差事哟。”张子清一脸神秘,说完后,便大步离开了,只剩何长工一脸问号。
果不其然,当晚毛主席便将何长工叫到了办公室,刚一进门就看到毛主席在与张子清在地图上比划着什么。
张子清
毛主席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对何长工说道:
“我们要在这里落地生根,今后的斗争还有很长,我们必须壮大我们的力量,前委决定让你去寻南昌起义的队伍,你看怎么样?”
何长工表示当然没问题,只是他有些担心自己完不成这一重任,毕竟他根本不知道起义的部队在哪,出去寻找无异于是大海捞针。
再一个,何长工的手中都是常年摸枪留下来的老茧,敌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很难蒙混过关。张子清说道:
“山外各地你熟人多,关系也多,多跑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起义部队的;至于手上的老茧,到时候干脆说你是从毛泽东队伍中跑出来的逃兵!”
何长工想了想,觉得张子清说的有道理,毛主席也在一旁幽默地嘱咐道:“你可以自由活动,但要记住‘白皮红心’哟!”
第二天,何长工乔装打扮一番便出发了,刚行进没多久,便遇上了民团的哨兵,他按照张子清的话,巧妙地与他们周旋,还搞到了一张路条。
有了这张“护身符”在,这一路上倒是没有遇到什么太大的波折,很顺利地抵达了长沙,并与省委接上了联系。
随后,何长工又前往了广州,踏上了寻找起义部队的路途,一次偶然,何长工得知朱德现在在范石生的队伍,何长工直接收拾东西立刻上路。
一路上,他观察到军队对那些阔佬和华侨不怎么盘查,何长工心生一计,给自己重新置办了身行头,将自己打扮成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
岗哨果然没有怎么盘查何长工,很顺利地就通过了,只不过何长工没想到,这一招对于后面不灵了,对方见何长工如此模样,二话不说直接捆了。
所幸遇到了蔡协民,何长工这才送了绑,何长工正向蔡协民讲述了自己来此地目的时,朱德、陈毅、王尔琢刚好走了进来。
朱德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假洋鬼子”,还是难以相信,于是便又询问起部队的情况。
何长工便一五一十地向朱德等人讲述,又询问了一些情况后,朱德这才放下心来。
何长工的这一小步,却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大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而后,“朱毛”成功在井冈山会师。
改造绿林式农民武装——王佐部队
何长工在返回井冈山不久,毛主席便再次交给了他一个任务:改造绿林式农民武装(王佐部队)。
王佐和袁文才一文一武,他们是井冈山上一支农民武装的两个领袖,是反击旧势力的绿林式武装,他们的江湖气息很重,为人处世讲的就是一个义气。
何长工有些犹豫,他没有接触过这种人,担心自己会做不好,在毛主席和张子清的鼓励下,何长工最终接下了这一任务。
袁文才和王佐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困难是有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边工作边学习。
何长工在去做王佐和袁文才的工作时,就十分坦率,有什么说什么,在同他们讲述政策方面,也是灵活运用。
两人也被何长工这种直率的性格所感染,第二天便拉着他对自家兄弟说:“弟兄们!这是毛委员派来的党代表,大家要尊重他,共同发展我们的事业!”
当然这份思想工作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王佐也有着自己的担忧:
他担心自己的部队被共产党收编后,自己会被一脚踢出去,那岂不是这些年的心血功亏一篑?
因此,他将何长工安排在一处偏远小屋,并派一名勤务兵“照顾”他,表明上是为他的安全着想,实则是在警告他不要越位、私自活动接触士兵。
渐渐地,王佐发现何长工并没有那种想法,于是便放下了对他的戒备,而后在一次战斗中,王佐部队的人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接受了改造。
尹道一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地头蛇,他仗着自己人多势众,不断地打击王佐,两人结下了不小的仇怨。
何长工在了解完尹道一平日的作战风格后,果断找好最佳地点,设计埋伏,最终将尹道一成功击毙,打了个漂亮的伏击战。
这下,上至军官下至士兵,无一不对何长工竖起大拇指,何长工也抓住机会向王佐部队宣传,最终王佐部队加入了共产党。
“他早就是军长,解放后职务太低了”
开国上将陈士榘曾表示,从何长工对党的贡献来看,他的职务却显得有些不那么匹配,可以说是不相称的,他曾说:
“何长工早就是军长,解放后职务太低了。”
从何长工的前期来看,他在党内的地位是不低的,贡献是巨大的,职务是逐步升高的,甚至在1930年就已经担任了八路军军长。
陈士榘
而后在遵义会议后,何长工先后担任红九军团政委、32军政委等要职,可在解放后,他的职务却越来越低,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都要从1935年说起,那时,张国焘擅自南下,企图另立中央(史称“第二中央”),而何长工的名字赫然在“第二中央”的中央委员会内。
不过后来据何长工回忆,自己当时也是出于无奈,被迫随其南下,而这也成为了压在何长工身上的政治包袱。
在之后的中共七大的预选名单中,就没有出现何长工的名字,对此老红军王英高有些愤愤不平。
他认为何长工资历深、贡献大,不应当落选,事后他还亲自给写信毛主席反应了这一问题。
其他的同志也曾好奇地询问:“何长工同志,你资格那么老,是有功之臣,怎么连个中央委员都不是呢?”
何长工便用毛主席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巧妙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毛主席曾跟我说:‘长工同志,中央委员会里湖南人多,我干了,就你别了’。”
何长工说完后,众人瞬间被毛主席这一幽默的话语逗笑了,而这也充分彰显出了何长工坦荡的胸怀。
新中国成立后,何长工先后担任航空工业局局长、地质部副部长、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人民大长工”,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倾注了无尽的心血。
结语
何长工是一位忠诚无畏、胸怀大局的杰出革命家,从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初,他便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的时期,他都始终坚守信仰,勇往直前。
面对虽被迫卷入张国焘事件的复杂局面之中,但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革命战争中,他能够准确把握形势,果断决策,为红军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更是将个人的荣辱得失置之度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于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中。
无论是航空工业、地质勘探,还是军事教育等领域,他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种胸怀大局、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他作为一位杰出革命家的真实写照。
参考资料
何长工:甘为人民“扛一辈子长工”.人民网
何长工与毛泽东在井冈山的难忘岁月. 党史纵横
1952年“扛一辈子长工”的何长工. 国土资源导刊
与何长工命运相关的两封信. 《湘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