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眼看就要三年了。
这场看起来像某种特殊内战的冲突为什么会持续这么久?
大毛大概也在暗自问自己这个问题。
早知道二毛这么难缠,这场冲突一开始就不应该发生。
二毛当然更是没有想到......没想到大毛的闪电战如此落伍、拉垮,更没想到北约对代理人战争这么感兴趣。
这是一场双方都感到意外又不得不咬着牙打下去的战争。
抛开宏大叙事,来到微观层面,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曾经至少表面上亲如一家人的大毛二毛死磕到底的动机何在?
一开始的动机很明确,乌克兰要保家卫国——俄罗斯则是防止所谓“新纳粹”的骚扰和北约东扩,本质上也是保家卫国。
但打着打着,冲突有点变味了。
恕我直言,现在看来,俄乌战场已经职场化。
先看大毛这边,据世界银行数据,俄罗斯2023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14250美元,约合10万人民币。在中国人看来,这个收入不算高也不算低,马马虎虎过得去。
再看大毛的合同制军人待遇,百度上是这么说的:一次性签约金加上包括联邦津贴和地方津贴在内的月薪,合计年总收入59,000美元。
将近43万人民币。
如果战死沙场,还可以一次性获得约58万人民币的抚恤金。
对于一个典型的大毛青年来说,上战场既能报效国家,又能获得远远高于平均工资的收入以及可观的伤亡补偿,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多不错?
来看一个发生在俄罗斯的传奇故事吧:一对年轻的大毛夫妻相中一位脑子不太好使的年轻人,让年轻人与自己的奶奶结婚,然后入伍上前线,三个月后死在战场,他们就替奶奶领抚恤金。
后来东窗事发,政府判他们诈骗......年轻丈夫又被送往前线。
这回他终于可以自己挣钱了,如果命大的话,自己挣还能自己花。
乌克兰那边,义务兵的薪资非常低,但普通士兵的月薪在7500元到25000元人民币之间,也还过得去。
从博弈的角度看,乌克兰更被动。
俄罗斯地大物博,资源充足,基本能够维持战场福利。乌克兰的经济体系受到巨大破坏,大量资金来自外部,如果不拼命往前冲,北约和欧盟还能给他们钱吗?所以他们没有多少选择,不战就啥都没有,战则小有所获。
人终究是经济的动物。
我敢大胆猜一个想:俄乌战场上有部分职业军人希望这场冲突能持续更久一些。
有些艺人天生属于舞台,有些军人天生属于战场——战场能够给他们带来荣誉,也能带来一份不错的薪酬。
战场变成了某种意义上的职场。
至于乌克兰的小泽,目前应该是俄乌战场上最忐忑的人,因为他不知道懂王归位后究竟如何干预这场战争。
懂王曾经扬言要二十四小时内结束俄乌冲突。
怎么结束?
现在都靠猜。
过去两年多,有不少人把小泽捧上神坛,也有人要他为乌克兰巨大的伤亡负责。
究竟怎样看待小泽的历史定位,现在很难盖棺定论,但我们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如果你处在小泽的位置上,你该怎么办?
选择一:一开始就望风而逃,自己远走他乡,乌克兰以土地换和平,但要背负灭国之耻。
选择二:绝不服软,死磕到底,丢掉乌东四州并且死伤数十万人也在所不惜,但在世人面前要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如何抉择?
这让我想起《沙家浜》里的一句唱词:这泽司令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
小泽最后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没有选择姓汪。
选择姓汪是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无法接受的选项。所以我很不理解网上那些日复一日劝退小泽的人,膝盖骨先天发育不全还是后天缺钙?
说完小泽,还要说说另一个当事人,就是大毛的普总,他发动这场战争合算吗?
俄罗斯为了这场战争,目前已经花了2450亿美元,接近于一年的财政收入,平均每天烧掉2.5亿美元。还有30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被冻结。
由于战场在乌克兰境内,因此乌克兰的损失更大,达到8000亿美元,乌克兰得到的援助约1000亿美元,入不敷出是肯定的。
如果没有这场冲突,这些钱用于改善民生的话,大毛二毛的日子都可以过得非常舒坦。
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钱,但只打不谈,既伤钱又伤感情;我猜俄乌冲突大概率不会迎来大决战,因为实在打不动,也没钱打,结局一定是坐下来谈。
再糟糕的谈判也好过兵戎相见。
借着美国大选的契机,谈吧。
下一季,我希望看到的是《智斗》。
|原创作品·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