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84 年的天津曲艺界发生了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相声大师常宝霆面对王佩元的拜师请求,最初竟予以拒绝,最终却欣然接纳。这一转变背后,蕴含着诸多考量与深厚的艺术传承意义。
常宝霆出生于 1929 年的天津相声世家,自幼在父亲常连安和大哥常宝堃的影响下,对相声产生了浓厚兴趣。九岁登台便赢得 “挑帘红” 的赞誉,十一岁在北京启明茶社独当一面,十二岁拜郭荣启为师,成为相声第六代传人。十三岁时他与年长十岁的白全福结为搭档,开启了长达四十余载的合作之旅。
1949 年王佩元在天津的一个艺人家庭诞生,尽管家庭艺术氛围浓厚,但生活并不宽裕,九岁才上学的他,每学期学杂费都需申请减免。学习成绩一般的他凭借组织才能担任大队长,十一岁不顾父亲反对考入天津河西区戏曲学校,开启艰苦学艺之路,与赵伟洲结识并一同开启相声启蒙。1962 年学校解散后他们进入天津市曲艺团少年训练班,得遇恩师苏文茂和朱相臣,在众多前辈的熏陶下成长。
1966 年起常宝霆因特殊身份及身体原因留在曲艺团,却只能从事拉幕布工作,体重仅九十多斤的他操控上百斤道具,虽煎熬但坚持。王佩元因出身贫苦也留在团里,通过演对口词、诗朗诵及制作音效发挥作用。1971 年常宝霆与王佩元首次合作相声《32 届联合国》,虽仅演两场却为后续合作奠基。1972 年他们合作的《挖宝》经层层审核于国庆节登上中国大戏院舞台,引起巨大反响,二人也从此成为固定搭档,不断创作佳作。改革开放后他们在巡回演出中配合默契,情谊日深。1984 年 8 月常宝丰与王佩元凭《并非讽刺裁判》获全国首届新相声作品大赛一等奖,常宝霆也提供了创作建议。
从青岛获奖归来,团里准备恢复传统师徒关系,王佩元毫不犹豫选择常宝霆为师。常宝霆得知后,在后台直言拒绝:“我不收!因为你脾气太大,没人能管得了你!” 原来王佩元为人耿直,说话直率易得罪人。王佩元听后低落回应,常宝霆却话锋一转:“你师娘说了,佩元这孩子不错,虽然脾气大你也可以收他。关键是这孩子不世俗。” 王佩元顿时喜出望外改口拜师,常宝霆的犹豫体现其对艺术传承的谨慎,夫人的话则凸显人品在传承中的重要性。
1984 年 9 月 30 日天津交通宾馆举行盛大拜师仪式,常宝霆收徒王佩元,常宝丰拜师马三立,侯长喜拜师阎笑儒。相声泰斗侯宝林及众多艺术名家到场见证。仪式新颖徒弟献花师父回礼,马三立给徒弟准备笔记本并题字鼓励。当晚登瀛楼热闹非凡,滴酒不沾的常宝霆竟喝醉,王佩元赶忙搀扶并送其回家。醉意中常宝霆仍叮嘱王佩元好好学、说相声。此后王佩元成为常氏相声传人,与常氏家族成员多次同台,传承发展常氏相声。
2012 年常宝霆获 “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2015 年离世但他的艺术精神通过王佩元等徒弟在相声舞台上延续。这段 1984 年的师徒缘,见证了相声艺术传承中的曲折与发展,体现了传统艺术门派传承中对技艺和人品的重视,也彰显了 “教学相长” 的文化精神。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