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后世对于德国在尚未完成对英战争的情况下就贸然发动侵苏战争充满诟病,结果导致两线作战,重蹈一战覆辙,再落二次失败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后诸葛亮者经常提到的一个词就是“如果”,如果先打败英国,再进攻苏联,历史会不会是另一番场景?

假如有“如果”,历史当然可能是另一番场景,但结局是一样的。

作为经历过一战失败的希特勒及其智囊团,难道就不能切身体会到两线作战的惨痛教训,为何还要再试一次?如果稍微熟悉二战前德国的社会状况,也许就能有些许理解。

1.

法西斯的战车只能向前

毛主席说过,法西斯的本质就是进攻,当它的进攻趋于停滞时,就是它灭亡的开始。

丘吉尔也说过,二战是一场愚蠢的、本可避免的战争。或者说,二战还是一战的延续,它只是休战了20年。

在一战后一片百废待兴中上台的希特勒和重新崛起的德国,都有其偶然和必然的因素。

德国人民当初为何选择了希特勒及其纳粹党?

因为希特勒许诺他们面包、工作、安定以及重新恢复德国的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凡尔赛合约压迫下的德国人民,在当时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连生存和温饱都是挑战,别说个人尊严,国家和民族尊严更是无从谈起。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人及其政党,许诺给这些受苦受难的人民美好的愿景,许诺重新恢复日耳曼民族的荣耀和尊严,人们不选他选谁?

更何况,这些愿景还真的就实现了。当然,只是短暂的。

在其它资本主义强国都在承受着经济危机折磨的时候,为何纳粹德国极其领导人就能在短时间内让国家面貌焕然一新?

因为这个政党另辟蹊径,把国家经济绑在了战车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容克贵族、国际军火商以及某些资本家支持下上台的希特勒,从上台当上德国总理之日起,就开始大力发展军火,大修基础设施,这些都需要大量劳动力。

在这几个一拍即合的因素下,军火产量提高了,人民就业问题解决了,经济突飞猛进了,国内矛盾基本解决并安定了,国防实力强大了,下一步该怎么做?

开始安居乐业?

那不行啊,整个国家机器都在围绕着军工疯狂运转,如果停止,那么人民又要失业,整个国家就要重新陷入经济危机,一切又要回到上台前的状态了。

一切都停不了了。

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战争!

继续维持并消化高速运转的产能,同时还能转移国内矛盾,同时还能报仇雪耻,找回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后的德国,都处在这种畸形的经济怪圈里边,一方面用生产军火来推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不断扩大战争来消化军火。

事实上,在灭亡波兰、吞并西线诸小国、灭亡法国之后,德国已经基本达到了恢复往日德国尊严和领土的目标,但此时战车的轮子已经在疯狂地转动,想停也停不下了。

更何况英国和苏联还有遥远的美国,岂能坐视德国在西欧一家独大?

毫无疑问,战车还是得向前滚动,关键是先转往哪一边。

2.

与英国僵持成持久战,必须寻求新出路

希特勒也知道,大英帝国有数百年的积累和遍及全世界的家底,这是一块不容易啃下的硬骨头。所以拿下法国后,希特勒是期待着英国人前来求和的。

英国和苏联对于德国的意义是不同的,苏德之间是生死之争,英德之间只是利益之争。对于英国,希特勒谈不上太多的仇恨,也不存在人种优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都是名义雅利安人,只要英国认怂,承认德国目前的既得利益,大家就可以不计前嫌,维持体面的和平。

只可惜元首遇到了丘吉尔这个同样好战的分子,打破了他所有美好的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丘吉尔领导下的英国,宁愿砸烂家底与德国死磕到底,也不愿寻求屈辱的和平。

大骂丘吉尔不懂自己良苦用心的元首,开始要求三军制定登陆英伦三岛的“海狮计划”。

要登陆英国,就必须先获得制海权,而获得制海权,又得先获得制空权。

军备才开始发展几年的德国,显然海军方面是不足以和英国皇家海军抗衡,只有空军才具备和对方较量一番的实力。

不列颠空战就此打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德国空军实力占优,英国皇家空军在战役第二阶段已经奄奄一息,偏偏元首又犯了情绪性错误。

在中途为报复英国的轰炸,转移注意力,把宝贵的飞机用去对英国各大城市进行狂轰滥炸,最后英国以一片片城市废墟换来了皇家空军的喘息之机。

进攻战打成了消耗战,原本是想要消灭英国空军,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德国自身的飞机损失比英国还大,这仗还能打下去么?

一边是数百万势力急剧膨胀的陆军,空有一腔热血却无用武之地;另一边是空军在死磕英国的同时自身日渐消瘦。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此时德国虽然在陆权方面战果巨大,但在海权方面,却面临着英美等盟国的经济封锁和贸易封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德国本土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石油资源极度匮乏。

波兰和西欧的一系列战役,消耗了原本就储备不多的石油。海外出不去,欧洲本土,当时只有罗马尼亚和苏联继续为其提供石油资源。

自己的命脉,正卡在别人手里。

而苏联此时也不安分,趁希特勒与英国大战时,悄悄的向西部扩张,苏军进入了罗马尼亚。

一旦苏联哪天翻脸,停止向德国出口石油,罗马尼亚油田又被占领,那德国辉煌胜利所仰仗的利器:现代化的飞机、坦克、潜艇等统统便统统趴窝了,到时打都不用打,结局只能是束手就擒。

希特勒岂会对这些危机一无所知?

资源储备几近枯竭,对英战争短期内看不到胜利的希望,而美国参战迹象愈加明显,后方的苏联又不安分。这些危机,都让希特勒等不及了。

希特勒意识到必须停止与英国遥遥无期的消耗战,转而向东,期待通过一次快速战役,一劳永逸解决苏联,获得东边庞大的资源基地,再回过头来慢慢收拾英国。

3.

向东方寻求生存空间是既定政策

向东扩张的野心,早在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里,就已显露无疑。

狭小的西欧没有多少资源,德国天生就处在领土面积和自身实力不相匹配的现实矛盾中。

而东边广袤的领土、高加索的油田、乌克兰的小麦等,这些金灿灿的诱惑,不断向德国招手。

作为一个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希特勒认为雅利安种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种族,认为斯拉夫族是最低劣的民族,劣等民族要给优秀种族腾出生存空间。

再加上红色苏联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和德国有着不可调节的矛盾。西方迟早会和苏联有一战,而德国甘愿抢当这个马前卒。

同时,苏联当时的侵略扩张性,同德国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总之,两国矛盾重重,这桶积蓄已久的火药桶,到现在,该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

苏联在东方虎视眈眈,德国如芒在背

别看德国在西欧所向披靡,似乎天下无敌,其实,此刻的希特勒,正焦虑得夜不能寐。

因为德国正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

正处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的苏联,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争分夺秒。

苏军1939年有50个师,1940年有90个师,到1941年军队人数就达到400多万。

有数据表明,到1941年6月22日,苏联在西部军区陆军和空军人数是2719000人,海军216000人,内务部队为15400人;在4月到6月的时间又召集了120万的预备役和延期服役者。同时西部军区的飞机、坦克、大炮等武器数量远远超过德国的军备数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苏联,在边境集结了100多个师,300余万人,并且不进行纵深防御。

如果再拖到1942年,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那么德军将面临苏联更精良的武器装备、更坚固的防线,甚至说不定没等德国,苏联就先自己动手了。

从军事部署上也可以看出,这时候的苏联,已经是摆出进攻姿势了。

不是我先打,就是你先打,只是斯大林没想到希特勒会提前出手,没有做好纵深防御准备。这也就是苏联为什么在遭受进攻初期就损失了109个师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原想“先苏后英”,却低估了苏联

希特勒冒着两线作战危险的这一把赌博,算是赌对了,但只对了前半部分。

进攻苏联之前,希特勒就自信地宣称:此刻的苏联,就像一座腐朽的老房子,只要我们给它来一脚,它就会轰然倒塌。

希特勒的自信不无道理。

斯大林那几年对军队的大清洗,其损失甚至超过了任何一场战争;再加上1940年苏联与芬兰冬季战争的糟糕表现,一个小小的芬兰,最后竟然让苏联几乎举全国之力,派出百万大军,付出了伤亡二十万的惨重代价后才勉强拿下,这样的政权和军队,怎么会是强大德国的对手?

所以希特勒相信三个月就能拿下苏联,然后转头再全力对付英国。

但希特勒明显过于低估了苏联的战争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广袤的战略纵深、那源源不断的人口资源、尤其是在共产党领导下那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所能爆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是德国始料未及的。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之前那些仇视苏联的西方大国,当然愿意看到苏联躺在手术台上,但更乐意看到纳粹德国躺在坟墓里。此时他们都肩并肩地站在了一起,携手抗击德国。

这所老房子是摇摇欲坠,但法西斯踢过来的这么一脚,反而让它更坚固了。

当时德国是8000万人口,苏联是1.9亿人口。

4年的战争,苏联以牺牲2000多万军民的代价,消灭德军及其仆从1000万。

闪电战的确威力无穷,在战争的前4个月,苏联就损失军队400万,最初那波常备军几乎拼光,如果换做别的国家,早就够灭亡两次了。

但苏军每被消灭1人,就又能动员出3人。这样的潜力,是德国玩不起的,最终被活生生拖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最初的问题,不管要不要先结束对英战争再进攻苏联,德国都无法战胜苏联;而如果不进攻苏联,法西斯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根本,结局都是难逃灭亡。

关注号——“韦老师讲二战史”,

将为您呈现更多鲜为人知的二战轶事与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