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第一工程”。 为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肥城市老城街道河口村采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合作共赢、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强村富民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业合作社是乡村振兴战略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建设者。河口村将“一切为了社员,为了社员一切”的理念融入合作社的发展管理中。精心组织,注入“红色基因”。合作社创立之初,立足“支部主导,合作社姓党”朴素想法,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群众会,研究讨论党支部创办合作社相关事宜,并发动“两委”成员入户走访、广泛宣传发动,将新型农业合作社的发展理念、未来的发展目标传达到每一位群众;为确保合作设规范化、规范化管理,同步健全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核心在党,村党支部作为合作社的发起者,要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原则,也是合作社为公、为民办事的基本保障。为确保合作社性质不变,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集中研究合作社性质问题,确定了两个基本原则。合作社姓党,由党支部为主体,注册成立支部领办合作社,压实党支部“第一责任人”、“第一受益人”地位。决策权归党,推动“两委”干部、理事会成员交叉任职,实现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三个班子、一套人马。精准设置股权,党员干部群众“同舟共济”。股权设置对合作社来说至关重要。股权设置之初,村党支部响亮地提出“绝不能让社员吃亏”的口号。根据河口村实际,将土地、现金、农业设施作为入股的主要方式。经协商测算,每1000元现金计1股,每亩水浇地计5股,每亩旱地计3.5股,共吸纳集体和群众808股,折合总资产86.89万元,其中集体以土地、大棚等设施入股,持395股,占48.9%。在股权设置过程中,由原来5000元1股改成1000元为1股,最大限度地吸纳更多低收入人群参与,享受合作社分红。在合作社具体运营中,聘请专职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财会人员,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坚决避免“糊涂账”,确保合作社健康规范运行。在收益分配中,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分红“先群众后集体”,并写入合作社章程。为了保证村干部用心经营合作社,村“两委”干部拿出6万元,作为风险抵押金投入合作社,不占股份不分红,与合作社牢牢绑在一起,风险共担。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异答卷”践行“红色承诺”。为践行党支部庄严承诺,让全体社员得到实惠,不辜负对党支部的信任,切实将农业合作社抓出成效,经过多方调研论证,河兴农业专业合作社确立了“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种植、打好差异化品牌”的发展策略。发挥传统优势。为扩大地瓜种植规模,与泰安市农科院积极对接,引进种植了济薯26、泰紫薯1号、哈密等品种,与青岛春天味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发展订单农业。发展特色种植。投资200万元,建设葡萄草莓种植基地,投资120万元,建成4个阳光式葡萄种植、3000 平方米遮雨棚、1个葡萄长廊和2个冬暖式草莓大棚。做好品牌文章。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大力发展地瓜贮藏保值增值技术,延长销售时间,同时还注册“康王缘”商标,充分利用电商、新媒体等平台,打造河口村自己的品牌,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兴农业合作社“一举成名” 不是偶然,其背后蕴含的“红色密码”为肥城市农业合作社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可复制的好模式。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董怡宁)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