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 | 钟一

什么是“国际化大都市”?维基百科的定义是,国际化大都市又称世界都市、全球都市,指在财富、社会、经济、文化及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

“国际化大都市”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头衔、一个称谓,它作为沉淀着城市发展累积的象征,不仅凝聚着城市的气质形象、凸显着城市的特殊定位与意义、承载着公众的理想追求,而且还标定着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在世界全球化格局中的坐标、层级与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下的西安正站在全球化舞台的风云激荡之中,我们常以“复兴”来形容它的行进状态。这座古老的城市,自有其不凡的气度与气质——曾经是世界最繁盛的都城,昔日的繁华盛象,映照着日后的落寞。自唐末之后,它远离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离舆论场也越来越远。近代的几次“惊鸿一瞥”,虽也激起了些许历史的浪花,但并非以整体复兴的面貌出现。直到新世纪后,才真正重新回到国家发展的战略棋局之中。

如今,时代再次赋予这座城市以新的使命。

“然而,总有人始终质疑,西安凭什么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他们觉得这是西安的自我想象。”西安通济区域规划院院长李栋如是说。

七年来,他和他的团队连续发布《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旨在“总结历史、分析现状、建言未来”,全面呈现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脉络、现实挑战以及战略机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年一度的蓝皮书发布活动本身,已成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壮阔画卷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栋

从媒体人转型为城市规划研究者,他以媒体人独特的视角,观察和审视这座城市的发展,展现其专业的一面;同时,他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西安人,蓝皮书里的每一篇报告、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倾注了他巨大的心力与深沉的情感。他说,自己深爱着这座城市,用心记录这座城市发展的面貌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记录了他自己的蜕变故事。

01

蓝皮书是最佳的“咨政”方式之一

那些遥远而辉煌的历史无需赘言,西安作为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重登历史舞台,始于1928年西安首次设市。

1929年,西安一度升格为直辖市。1930年,中原大战后西安市建制被撤销。1932 年“一•二八”事变后,西安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计划选项之一。1947年6月,西安由省辖市升级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设置有过几次较大的变动和调整。1953年3月,西安被设为中央直辖市,系全国12个中央直辖市之一。直至1960 年代,西安始终是西北大区中心、西北局驻地。1994年,西安改为副省级城市。

改革开放后,在西安市第二次城市规划中,将城市性质确定为“陕西省省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2000年,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牵引下,西安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进入开发区飞速发展时期。

“西安的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是国家自上而下赋予的重大任务,并非坊间传说的自我塑造。”李栋说。

2004年,西安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国际化已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趋势,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我国最早打开城门对外开放的城市,要以国际化的眼光重新认识市情,努力挖掘旅游、科技、文化等能够走向国际化的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年,在《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国际化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加入国际产业分工,凭借西安独特的资源实现以优势地位加入全球化体系的目标,并最终使西安成为国际化城市。

基于西安的积极探索,2009年6月,国务院批复实施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2020)》中提出:“实现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形成国际现代化大都市”“构建一个核心城市,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

“这部规划首先提出了‘西咸一体化’的概念,国家要求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以引领和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同一年,35岁的李栋在西安创立了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正式投身于城市规划领域,密切关注城市的发展动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栋回忆说,此后西安各界围绕建设一个何种定位的国际化大都市经历了多轮研讨,并形成了一些初步理论成果。“但在接下来的一个时期,就实质性推进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工作着墨不多。直到2017年1月,中共西安市委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发出‘加快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总动员令,才再次激发了西安的活力。”李栋回忆说。

作为一家立足本土的社会智库的掌舵人,李栋敏锐地意识到,西安的中长期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已经逐渐明朗。

“作为智库,我们的使命就是‘伐谋、孕才、咨政、启民’,最重要的是为政府和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如何提供这些建议?我个人认为,研究、编撰、发布蓝皮书是较为系统全面呈现智库成果的有效方式。”李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全方位描摹西安国际化进程

我们手中的2024年度的蓝皮书共计223页,并不是几篇报告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呈现。

李栋介绍说,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蓝皮书主要由四大类报告组成:总体报告、主题报告、研究报告和特别报告。此外,每年的蓝皮书还会在最后附上全年国际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大事记”的方式记录西安这一年的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以期形成年度备忘参考。

李栋借跳水运动作喻,将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蓝皮书内容类比为“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所谓“规定动作”即“总体报告”,是对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年度发展水平所进行的科学评价。研究团队通过构建一套自有知识产权的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60多个三级指标。同时,为了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更加贴近西安发展实际,每年我们都会进行小步快跑式的优化和迭代。”李栋介绍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于指标体系,研究团队还构建形成了评价数理模型,将上述指标代入计算,生成指数化结论,分别从经济竞争力、科技创新力、对外影响力、民生保障力、文化感召力和环境承载力等六个维度,将西安与20个城市(9个国家中心城市+15个副省级城市)进行横向对比,形成“追赶、超越、相持”三类目标城市,“借以明确哪些城市已然为西安所超越,哪些城市是西安要长期追赶,而哪些城市则同西安不相上下。”李栋说,“从而在9+15城市谱系中把握西安的发展阶段,并在每个维度上明确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并据此提出下一步的改进方向。如今重回舞台中央的西安,对标的城市不是成都、郑州,而是更为开放、包容、自信的深圳。”

“自选动作”包括主题报告、研究报告和特别报告,体现研究团队的观察和思考。其中,“主题报告”聚焦西安当前最为重要的中心工作展开系统研究,并最终冠名每年的蓝皮书,体现这一组报告的重要性和关注度。“研究报告”围绕“主题报告”紧密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专题式深入探讨,进一步丰富充实“主题报告”。

而“特别报告”则针对西安在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某些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但与当前中心工作联系相对不紧密的事件展开研究。“比如去年中国—中亚峰会召开,虽然那时蓝皮书已接近发布时间,但我们还是认为这件事非常重要,特意编撰了关于峰会的特别报告,由于反应及时,发布后续效果非常好。”李栋介绍说。

2017年,蓝皮书首次亮相,即将主题确定为“复兴中的世界城市”。研究团队自信地坚持,早在隋唐时期西安就已是世界级的大都会了,唐末五代以降,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南迁,西安只是暂时离开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在新的时代,西安正走在回归舞台中央的道路之上,复兴业已正在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年来,蓝皮书常态化、专业化、持续化的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成果及研究结论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权威研究机构采用,部分研究成果被省市有关部门采纳,成为相关公共政策出台的重要参考。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蓝皮书线下发布和各界知名专家的主题研讨,均成为中省主流传媒的重要信源,基于传媒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报道,蓝皮书进而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受众关注。

2018年7月,由西安通济区域规划院牵头发起成立了开放智库联合体——国际化大都市研究小组(International Metropous Development Research Group,英文简称IMD),成为蓝皮书专业化持续输出能力的重要智库保障。“IMD结构十分多元,囊括了官方智库、社会智库、媒体智库、高校智库等多个界别,通过不同智库间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的通力合作,汇集各方智慧、凝聚各方合力,共同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贡献思想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做有温度的蓝皮书

追求最广泛的传播覆盖是蓝皮书最具特色之处。通常意义上的蓝皮书是专业化研究机构的智库成果集,但由于研究领域较为专业,服务对象较为聚焦,因而传统蓝皮书大多艰深难懂,影响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我们一开始就明确提出,要创新蓝皮书的表现形式,在视觉传达和文本创作上都努力改变传统蓝皮书的既有表达范式,赢得更为广泛的社会关注。”李栋说。

于是我们看到,无论是在平面设计、装帧工艺,还是印刷用纸,蓝皮书设计对标国际一流智库成果,纸张采用高端特种纸,装帧工艺精良……每一个环节均倾注了团队投入和心力,这一切,只为给读者做最好的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文本写作上,作为蓝皮书主编李栋要求所有研究者均能做到将专业化内容转化为朴素准确的语言,使之最大化通俗易懂。从标题制作到摘要提炼,再到序言写作……处处充满了浓郁人文情怀。

2021年12月,由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和世界城地组织亚太区委员会联合主办的“文化促进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举办后,蓝皮书据此及时进行了专题研究。在最终斟酌报告标题时,李栋从该会议的中心议程——践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以及该会议在“千年古都”西安首次举行得到启发,拟定出“千千阙歌:千年古都如何践行千年发展目标”的报告标题,巧引香港流行金曲入题,增加了报告的趣味性。

纵览2024版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记者看到了“重塑荣景:以城市更新再造古都核心功能”“此疆尔界:西安市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研究”,以及“天空之城:打造都市工业载体空间新模式”等诸如此类的报告标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虚实结合、别具匠心的标题编排,无疑吸引了更多关心西安、支持西安和热爱西安的人的关注。“我们要让读者们不仅能读懂蓝皮书,还愿意去了解西安国际化的进程,力尽所能地参与西安的国际化伟大实践。”这亦是李栋坚持做蓝皮书的初心。

蓝皮书的另一大特点是开源共享。“蓝皮书发布之后,会将主要内容制作成PDF版,放在公众号平台上供大家免费下载。相关报告文章也会在‘通济智库’公众号上适时推送,供各方参考和使用。我们始终坚持,蓝皮书一旦发布,就天然具备了公众性,不再是通济智库的专有。”李栋说。

多年来,蓝皮书的研究、制作和发布经费均由通济智库自筹解决。智库在这一过程中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包括为参与研究的人员提供必要的激励。“虽然蓝皮书的制作没有盈利,但我们依然选择坚持做下去,因为这是我们智库自我加压的一种公益行为。”李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李栋看来,资金的筹措算不上最大的困难,而每一次的制作与发布,才是智库全员都要经历的一轮炼狱式的煎熬。

首先,最大的技术性难题是指标数据往往无法及时全部获得。蓝皮书共涉及60多类指标,20多个目标城市,共计1200多项数据。作为数理模型的重要参数,所有数据都必须具有相当权威性,且有具体的出处备查。“但每年,总有部分城市的部分指标会技术性迟滞,导致主题报告测评进程受到掣肘,进而影响蓝皮书整体研究进程的推进。”李栋说。

另一个挑战在于,参研团队的研究强度极大。由于每年均会选择一个全新的主题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因此每一次的研究都是从零开始的“长征”,几乎没有驾轻就熟的“舒适区”。“今年研究科创创新、明年可能就变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后年又可能涉及国际地缘问题……城市的复杂性决定了研究的多元化,客观上倒逼团队必须不断切换研究领域和赛道。”李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七年里,蓝皮书的主题聚焦年度城市发展热议话题,先后发布了《复兴中的世界城市》《韧性城市》《回归制造》《奔向零碳》《产业强市》《科创第四城》《精明增长》等七个主题系列丛书,成为全面了解西安城市发展的一个权威平台与窗口。

李栋说,类似蓝皮书这样的实证性研究工作,必须坚持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要见万种人。”为了做好研究,除案头数据的获取之外,蓝皮书团队还要走访各级各类市场主体、开发区、创新平台、中介组织等研究对象,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作量。“在确定研究思路和框架大纲后,每个研究者都有任务分工,有的主持研究全局,有的司职配合协作,但最终统稿工作由我负责。”李栋说。

每年的研究工作都会遇到不同的挑战。“有一年,在版式设计上出了比例不当问题。当时已经接近印刷环节了,发现版面设计不合理,最后,我们不得不通宵达旦地重新设计和排版,险些导致报告无法按时发布。”回忆起这段惊险的“事故”,李栋仍心有余悸。

“整个过程压力无处不在。我们既要面对时间的压力,又要保证报告的质量。而且,有时我们可能会面临部分报告因质量内控上不了蓝皮书的情况。即使这些报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如果质量不过关,我们也只能忍痛割爱。”李栋说,对报告研究撰写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为了公众的信任,我们必须刀刃向内、追求精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一个西安人写给城市的“情书”

有一年,在给蓝皮书写序言时,李栋引用了深圳作家南存辉的一句话——我把我的居住地当作世界的中心来理解。李栋说,这句话让他深有感触,作为西安市民,尤其从事这项工作,缘于我对西安有着深沉的热爱。

作为主编,李栋的责任比责编要大,最终所有的报告都汇集到他的案前,逐字逐句反复推敲、审阅,一些报告的综述性文字需要他亲自提炼和撰写。“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既兴奋又痛苦。每当到了最后的阶段,我既想把事情尽快完成,又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整个人几乎处于濒临崩溃的状态。”

“我受过正规媒体的训练,深知要对印刷的每一个字都负责,尤其是我们编写蓝皮书,尤其是在涉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时,每一句话都要言有所出,不能草率结论,反复交叉印证又平添了更多任务和耗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涉足城市规划领域之前,李栋是一名资深的财经记者,曾在国内一流专业媒体供职,采写过多篇“爆炸性”的舆论监督报道。那段经历,让他感到既荣耀又伤感。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派往甘肃东部地区报道一个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这是一个在甘肃省实施的中国小流域治理参与式管理项目,中英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由世界银行实施项目管理。在陇东黄土高原腹地平凉、庆阳两市的四县(区),分别遴选一条典型的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通过发动流域内原住民众,借助项目赋权赋能,主动参与流域综合治理,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当时,甘肃省东部的四条小流域被选中,分别是庆阳市的环县和华池县,以及平凉市的静宁县和崆峒区。跟随着专家团队一起在当地考察时,李栋震撼于中国西北欠发达地区“三农”问题的迫切性和严峻性,“当地人靠窖水生活,就是下雨时收集地表径流,再储存在窖里,日常饮用水极其困难。即使是请我们吃一顿简单的饭,也非常艰难。我记得那里产的萝卜因为缺水,味道像辣椒一样。”

由于前期全程参与了流域踏勘、入户调查,作为一名资深记者,李栋敏锐地发现:横亘于村落前的季节性河流是制约流域发展的核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修建一座支持村民生产生活的桥梁。

李栋的判断得到了村民的踊跃响应,更为关键的是得到了项目的强大支撑。一年后,一座斥资55万元的桥梁由提议化为现实。

桥修好了。李栋在项目回访时,站在桥头上,看到村里的人来来往往,很是感慨。“当时,有一位妇女认出了我,她知道是我在村民大会上发言,提出要修桥。村民们听说我来了,纷纷从村里跑到桥边,热情地把我围在中间,我当时感到很震撼。作为一个外来者,和这个项目并没有多大关联,但他们却认为我为他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李栋感慨地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件事之后,李栋逐渐意识到,修桥不仅是在物理上连接两地,也是通过实际行动搭建起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在我看来,这比单纯的舆论监督更加精准,更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许,这也是他毅然转型投身智库研究的原因之一。此后,他参与西安多个开发区的规划方案,成果斐然。

许多年后,当李栋再次回想起那个遥远的午后,仍然忍不住心潮澎湃。此时的他,成立了通济智库,已创业逾十年。在《桥的故事:一家社会智库的初心与使命》一文中,他深情地写道:作为成长于西安厚土的社会智库,自创立迄今我们秉持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创业创新宗旨,不忘“耕深、察微、明道、知远”的理念初心,恪守“咨政、启民、伐谋、孕才”的智库使命,致力于在西安融入全球化的历史征途中奉献绵薄之力。

2024年,李栋年逾天命之年,他无意于做形式上的总结或展望,而以曾国藩的“既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当作人生信条。他说,对于过去的事,无论是荣誉还是屈辱,都已经过去了,不需要再留恋。而未来,也不要过多设想和规划,“尤其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加速演变让未来变得很难把握,所以,重要的是做好当下的事情。”

(李栋: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国际化大都市发展蓝皮书主编,现任西安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商会西安商会监事长。近年来,主持陕西、广东、山东、内蒙等省(区)地方政府,以及国家级开发区重大规划编制和课题研究两百余项。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公开出版有《千年古都 常来长安》《沣河时代:重返历史中心的城市历史与愿景》《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等城市发展、区域经济、历史文化类著作。)

原标题:《用蓝皮书“建证”一座城市再次伟大————专访西安通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栋》

本文刊登于《秦智》杂志2024年11月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监制 | 薛晓燕李志维

审核| 钟一 碧晗

排版 | 若琦